《聊斋志异•夏雪》作者:蒲松龄 赏读:老石头

老石头的美篇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世风之变也,下者益谄,上者益骄。 称谓之不古,甚可笑也。——请听赏读音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聊斋志异《夏雪》原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苏州大雪。百姓皇骇,共祷诸大王之庙。大王忽附人而言曰:“如今称老爷者,皆增一大字;其以我神为小,消不得一大字耶?” 众悚然,齐呼“大老爷”,雪立止。由此观之,神亦喜谄,宜乎治下部者之得车多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异史氏曰:“世风之变也,下者益谄,上者益骄。即康熙四十馀年中, 称谓之不古,甚可笑也。举人称爷,二十年始; 进士称老爷,三十年始; 司、院称大老爷,二十五年始。昔者大令谒中丞,亦不过老大人而止; 今则此称久废矣。即有君子,亦素谄媚行乎谄媚,莫敢有异词也。若缙绅之妻呼太太,裁数年耳。昔惟缙绅之母,始有此称; 以妻而得此称者,惟淫史中有乔林耳,他未之见也。唐时,上欲加张说大学士。说辞曰:‘学士从无大名,臣不敢称。’今之大,谁大之? 初由于小人之谄,而因得贵倨者之悦,居之不疑,而纷纷者遂遍天下矣。窃意数年以后,称爷者必进而老, 称老爷者必进而大,但不知大上造何尊称?匪夷所思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馀,禾皆冻死,惜乎其未知媚大王之术也。悲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初由于小人之谄,而因得贵倨者之悦,居之不疑,而纷纷者遂遍天下矣!</b></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丁亥年七月初六,苏州下了大雪。百姓吓得了不得,一齐到大王庙去祈祷。大王忽然附在一人身上说话了:“现如今叫谁老爷,前面都加了‘大’字;难道因为我这个神小,担不得一个‘大’字吗?”众人惊得赶忙喊:“大老爷!”雪立刻住了。由此看来,神也喜欢有人奉承。怪不得当官的门前车马多呢。</p><p class="ql-block">  异史氏说:“世上的风气在变化呀!在下的人越是谄媚,在上的人就越是骄横。就在这康熙朝四十多年里,人们的称呼而不遵古代的礼法,是非常可笑的。举人被称为‘爷’,是康熙二十年开始的;进士被称为‘老爷’,是康熙三十年开始的;各省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巡抚被称为‘大老爷’,是康熙二十五年开始的。过去,县令去拜见巡抚,也不过叫一声‘老大人’就行了。如今这个称呼已经早就废弃了。即使有那么个君子,也是平常就谄媚,干什么都谄媚,而不敢说二话了。至于绅士的妻子被称‘太太’,只不过几年的时间。过去绅士的母亲,才有这个称呼,把妻子用太太这个称呼的,唯有淫书《金瓶梅》里有乔太太、林太太罢了,其他的书中还没有见过呢。唐代的时候,皇上想要给张说加一大学士的头衔。张说辞谢说:“学士从来没有‘大’的名称,臣子我不敢这样称呼。’今天的‘大’,是谁称为‘大’的?当初是出于小人的谄媚,从而得到显贵而傲慢的人的高兴,处在这种地位而一点不疑虑,这样就乱糟糟地行遍天下了。我个人私下的意思是,几年之后,称‘爷’的一定要再加上一个‘老’字,称‘老爷’的一定要再加上一个‘大’字,只是不知道‘大’字上面再创造一个什么尊贵的称呼?这真不是用常理所能思议的事情啊!”</p><p class="ql-block"> 夏历丁亥年六月初三那一天,河南归德府下了一尺多厚的大雪,庄稼都冻死了,可惜的是他们不知道谄媚大王神的办法呀。可悲呀!</p> <p class="ql-block">图片除署名者外均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p><p class="ql-block">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老石头小照 洪英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赏读者简介: </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本名石晶,微信名老石头,QQ名老癔人。哈尔滨人,与李克强同龄,比欧阳修小942岁。从事新闻工作近四十年,资深报人,高级编辑。为人率真正直 ,热情豪放,博闻强记,情趣广泛。尤好古诗文欣赏与诵读。现已赋闲简居,安享桑榆末景,不忘庙堂俗俚。衔杯赋诗,优哉游哉,聊以卒岁。</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