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谁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人认为沈阳第一机床厂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事实果真如此吗?我无意贬低沈一,其和大连机床厂在新中国机床发展历程当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对沈一和大机一样,充满着敬意。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前辈们用青春和奋斗书写的。</p><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 糊涂专家说胡话,涂鸦传媒乱涂鸦。</p><p class="ql-block">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p> <p class="ql-block"> <b>一. 红色的大连工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本统治旅大40年间所建立的统治机构几经演变,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军政时期、关东都督府时期、关东厅时期、关东州厅时期。衙署初设旅顺,1937年6月1日移大连,同年撤销大连民政署。1938年4月实行市制,设大连、旅顺2市,置市役所;另设旅顺、金州、普兰店、貔子窝4管区,各置民政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进驻旅顺、大连、金州地区,并取缔了敌伪政权。 1946年10月23日,旅大金行政联合办事处(后简称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为大连地区临时最高权力机关。办公地址在斯大林广场1号。旅大也因此而成为了苏联军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殊形式的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7年4月3~4日在中国共产党主导下,旅大地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旅顺举行。出席代表321名。大会通过成立关东公署的决议,选举迟子祥为公署主席,乔传珏、刘辛桓为副主席,陈瑞光为秘书长,乔理清为检察官,周旭东为法院院长。大会还选出各厅、局长。宣布撤销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关东公署办公地址设在旅顺,辖大连市、大连县、旅顺市、金县。11月24日,关东公署扩大政民联席会议通过,公署副主席刘辛桓辞职,韩光继任公署副主席。4月9日关东公署任命徐宪斋为大连市市长,免去迟子祥大连市市长职务。5月8日关东公署任命:关永江为关东公署民政厅副厅长;孙耀庭为财政厅副厅长;李健之为商务厅副厅长;张有萱为工业厅副厅长;江清风为教育厅副厅长;王布君为卫生厅副厅长;周明安为农林厅副厅长。5月9日又任命:张致远为关东公署民政厅厅长;宋承章为财政厅厅长;于鹏九为商务厅厅长;陈民立为工业厅厅长;林基永为农林厅厅长;孙延烈为教育厅厅长;庞大海为交通厅厅长;杨凤鸣为卫生厅厅长;周光为公安总局局长,胡忠海(即傅忠海)为副局长。11月29日任命:陈云涛兼公署经济设计委员会主任,陈民立兼副主任;隋芸生任财政厅副厅长兼税务局局长。除民政厅厅长张致远、公安总局局长周光、法院院长乔理清外,各厅厅长都由党外人士担当。公署成立后,主席、副主席办公会议又提出了副职人选,一般都是党内同志。关东公署成立后,为旅大地区最高行政领导机关,统辖大连市、旅顺市、金县和大连县。 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予以撤销。6月3日国民党东北行辕副参谋长董彦平中将率“视察团”一行12人到达旅顺。4~11日,参观旅顺博物馆、大连港、金州等处。12日空手而回,离开大连。10月7日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全国当时最大的兵工厂即关东建新公司(后称大连建新公司)正式成立(1947年1月开始建造)。张有萱任董事长,乔传珏为监事长(实际管理是华东财经委员会主任朱毅,时任建新公司经理)。建新公司的成立才真正开启了大连机床绚丽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7月10日关东公署颁发《关于整编与调整生产企业的指示》。同日,成立工业整编委员会。7月20日整编委员会决定:原关东实业公司重新改组,工业厅副厅长张有萱兼经理,杨思九、沈策为副经理;原关东裕民工业公司、关东造船公司和广源油脂公司重新改组,归关东实业公司领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1日关东公署公布《关东地区1949年至1950年两年经济建设计划大纲》。提出两年计划的总任务、总目标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提高文化,培养干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27日旅大地区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代表335人,列席代表73人。大会决定将关东公署改为旅大行政公署;批准关东公署主席迟子祥辞职;选举韩光为旅大行政公署主席,李一氓、乔传珏为副主席。旅大行政公署辖大连市、旅顺市、大连县、金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12月1日撤销旅大行政公署,改设旅大直辖市。</p> <p class="ql-block"> <b>二. 辉煌的建新公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本占领旅大时,在这里建立了很多的重工业,工业基础雄厚,门类品种齐全,尤其是在化工,钢铁,机械,冶金,机床等行业。旅顺,大连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城市周边遍布大小海港,为生产原料的引进和产品的运输提供了很大方便。另外,这里还有苏军的驻守,安全形势也很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6年国民党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为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党中央十分重视军工生产建设。9月,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肖劲光经过在大连调研筹划,向中央提出在大连进行兵工生产的重要建议,党中央采纳了这一建议。不久,中共中央发出“各解放区向大连派出干部,携带一部分资本,开办兵工厂,大连设厂是为长久计”的指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旅顺,大连各重要工厂都在苏军的控制下,刘亚楼和苏军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沟通,苏军才将大华炼钢厂,满洲化学厂,制罐厂,金属制品厂等六家大型兵工厂移交给了旅大地委(时任地委书记韩光),与此同时,旅大地委还吸收了多家小型兵工厂,这些兵工厂后来都被并入了大连建新公司中。因为生产资金和干部主要都是华东局供给,所以这家企业最开始隶属华东局领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7年1月,华东局出资3.5亿,东北局出资1.5亿,由华东财经委员会主任朱毅亲自带队主管,建造了大连建新公司。其所属工厂主要有炮弹厂(隐蔽一厂,对外称裕华铁工厂,大连五二三厂前身)、引信厂(隐蔽二厂,对外称宏昌铁工厂,后与裕华铁工厂合并)、钢铁厂(大连钢厂前身)、化学厂(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前身)、机械厂(大连重型机器厂前身)、制罐厂(大连橡胶塑料机械厂前身)等。</p> <p class="ql-block"> 1947年11月,国民党加大了对山东解放区的军事进攻,同时派军舰封锁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相关海域,导致华东和大连的联系受阻。因此,在中央的运作下,东北局以生产资料作价入股接手了大连建新公司,生产的炮弹供应东北地区,后来山东半岛海上打通后又大量运往华东地区。孟良崮战役中使用的弹药也多为大连建新公司生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1947年底,大连建新公司已经可以生产合格的弹体,底火,雷管,引信,无烟药,药筒等武器零部件。月产炮弹一万发,一万个引信,三吨火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2月份之后,全国各大战场上的战役规模越打越大,对后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连建新公司不断地改进技术,增添设备,提高生产率。仅裕华铁工厂用废旧仓库组建粗加工车间, 就安装车床近百台, 同时提升车床性能, 将炮弹生产能力进一步增至月产2 万发。1948年,大连建新公司生产炮弹23万发,引信32万个,无烟火药110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底,朱德总司令对参加兵工会议的总经理朱毅说:“你们建新公司做的炮弹,在几个战场都用上了,前方反映很好。”,刘少奇副主席单独接见朱毅时说:“大连建新公司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工作做得很好,中央很满意。”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在总结中指出,“华东地区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1949年初,贺龙到东北参观军工生产,期间到大连参观了炮弹厂、化学厂。贺龙对东北军工评价很高:“我看了你们东北的军工,榴弹炮弹都造出来了,关内没有这么大的工厂、设备,也没有这么大的军工规模。看了你们的军工,我的腰杆也硬了。”建新公司有多少设备能让贺龙元帅这么赞叹不已呢?仅建新公司裕华铁工厂、宏昌铁工厂、机械厂就各自有100台以上的车床。而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各类机床保有量总计才9.5万台左右,1952 年全国各类金属切削机床年产量仅1.37 万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新公司不仅为前线生产了大批武器弹药,为解放战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誉为我党军工史上的一座丰碑,新中国工业的第一块基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0年,完成“支前”任务的建新公司进行了重组,部分主体后改称国营五二三厂,投入我国原子弹、氢弹和第一艘核潜艇关键件研发,部分主体并入其它地区兵工厂,部分主体分化为大钢、大重、大化,以及为其主要提供设备的广和机械发展为大机床,成为大连市九十年代以后十大集团的四大集团,由此可见建新公司的强大实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短短4年,大连建新公司出色完成了“为建立新中国建功立业”的使命。这座“我党军工史上的丰碑”是无数优秀共产党人用生命和理想浇筑而成,烈士吴屏周、安疆,“中国保尔”吴运铎、“党的好女儿”赵桂兰等一批“建新英雄”,也为大连铸起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连建新公司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现代化军工联合企业,生产的弹药,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时期全国各战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三. 幕后的大连机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连建新公司能取得如此成就,一是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大局观和高超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二是旅大地委以及旅大地委领导下的关东公署的强有力的支持。这是我党我军最早军民融合的成功范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建立军工产业,没有设备是万万不行的。所以组建大连建新公司之初,1947年2月,关东公署旅大实业公司就接收了始建于1935年的政记铁工厂(大连机床厂的雏形),并更名为广和铁工厂。1948年8月,为了更好的为大连建新公司提供设备,再次整编东久、芝华等十二家公营铁工厂,以广和铁工厂为基础,成立了广和机械工厂,这是大连机床厂的前身。1951年,广和机械工厂改名为东北机械第十八厂,归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机械局领导。1953年3月,改名为大连机床厂,隶属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工业管理局领导。</p> <p class="ql-block">广和机械工厂(大连机床厂)为大连建新公司提供了三代车床产品:1947年提供的是台式车床,1948年提供的是落地车床,1949年提供的是六尺车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何为六尺车床呢?即车床的长度为六尺,该尺为英尺。六英尺=1.8287999972202米≈1.8288米。英尺,简称ft。(英语foot做名词有两个解释,一是脚,二是英尺。)古英国时期因为没有国际公认的度量单位,所以人们往往使用自己的脚来测量实地的面积,然后一种基于成年男子单脚的长度就被公认为英国等国家认可的标准度量衡。后来,德国人让最早从教堂出来的16个男子量出左脚的长度加在一起,再除以16,商就是一尺,这就是英尺的由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根据各种史料,广和机械工厂(大连机床厂)早在1947年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量产了中国第一批车床(其中一台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中收藏),1949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即批量(八台)制造出来了六尺塔轮式车床。这八台车床的出产是大连机床厂也是中国机床发展的里程碑。一是批量生产,代表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的成熟。二是齿轮传动代替了简单的皮带传动,可以实现更大的切削力。三是验收标准是明确的、系统的,采用了德国 G . Schlesinger 氏标准,即国际最高标准。四是首次量产了六尺普通车床。五是系统的制定了加工工艺,使得质量好,效率高。比如主轴的制造,加工上使用了专用工装,技术上统一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加工基准。</p> <p class="ql-block">1951年,当全国其他机床厂对制造六尺皮带普通车床都可望而不可及的情况下,机械第十八厂(大连机床厂)已经制造出中国第一台112B型8尺全齿轮车床,并于1952年批量生产。</p> <p class="ql-block">而沈阳第一机床厂是什么时候制造出来了第一台普通车床呢?据1952年技校毕业加入原沈阳第一机器厂担任车工的张贵卿前辈回忆:当时工厂里只有一台皮带车床。靠皮带传动的车床加工零部件时,一到“较真碰硬”时,就会打滑而“掉链子”。“这种车床最多只能干干磨皮的活儿,无法深度加工。”张贵卿说,即使这样的简单皮带车床也还是“捡”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原沈阳第一机器厂里可用的东西几乎没有,厂房也几近废弃。工人们靠捡拾零部件,组装了这台皮带车床。1953年,原沈阳第一机器厂更名为沈阳第一机床厂,被列入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项目。“研发制造自己的车床是所有人的梦想。”张贵卿说,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开始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设计,从零开始进行厂房重新规划建设。短短两年后的1955年8月,普通车床研制成功并实现量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段回忆是被认可的史实,证明沈阳第一机床厂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只生产了一台皮带车床(传动一般分:皮带传动,皮带+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是最简单的传动,优点是成本低,最大缺点就是传动的功率小)严格来说,这台车床是沈一前辈们依靠聪明才智利用废旧零部件组装的。这台车床没有装备其他企业,是自用的。沈阳第一机床厂一直到1955年8月,才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研制成功并量产普通车床。</p> <p class="ql-block">1951年,大连机床厂就已经不仅改进并量产了普通车床C620。天津大学2015年向北洋园新校区搬迁该校机械学院金工实习基地的6台机床作为首批搬迁设备落户新校区,其中一台机床因与毛泽东主席的缘分而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台由大连机床厂于1954年生产,编号为1DE26的车床。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到天津大学视察,在该校自办的机械工厂,毛主席看到机械系二年级学生张美珍正在这台车床上进行生产实习。当时,毛泽东走到张美珍身旁问:“你叫什么名字?”“你认为光读书好,还是像这样又劳动又读书好?”“你的同学都赞成这样劳动吗?”“你们能看懂图纸吗?能独立工作吗?”。他问得很细,张美珍一一作了回答。毛泽东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段历史记载说明了:一.天津大学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当时学生实习即使用最新机床。二.大连机床厂此种机床最晚1954年已经非常成熟和普遍应用了,否则不会选用此种机床做为实习机床。</p> <p class="ql-block">在天津大学实习基地更让人叹为观止的发现是,大连机床厂1954年已经研发试制并量产了万能精密螺纹车床,出厂编号为001494。对于普通车床而言,精密螺纹车床是其跨代产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提到螺纹车床,就不得不提“车床之父”,也是英国的“机床之父”(可见车床尤其螺纹车床在机床行业的地位)—亨利·莫兹利。他之于车床,就像瓦特之于蒸汽机。瓦特不是发明了蒸汽机,而是改进了蒸汽机。同样,车床也不是莫兹利发明的,他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车床进行了再创新,让它拥有了自动切削的功能。1797年,莫兹利制成了第一台螺纹切削车床,它带有丝杆和光杆,采用滑动刀架的现代车床,可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此后,莫兹利又不断地对车床加以改进。1800年,他用坚实的铸铁床身代替了三角铁棒机架,用惰轮配合交换齿轮对,代替了更换不同螺距的丝杠来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这就是现代车床的原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刀架车床,对英国工业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亨利·莫兹利才被尊为英国机床之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连机床厂至晚在1954年就已经量产了精密螺纹车床。它的精密度、机械性能都超过了英国最新型的 CVA 万能螺纹车床。她研制成功的意义远超当今国内机床厂能够生产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p> <p class="ql-block"> 此外,我对第三套人民币2元版面中车床原型是沈一制造的说法照样存疑。因为第三套人民币从1955年就开始组织调查,制定方案,此时沈一的普车尚未研制成功,如何能登上人民币版面?众所周知,凡是能够入选钱币图案的一定是历史上已成定论的人或者物,那么1951年已经成熟量产并于1958年8月受到毛泽东主席参观的大连机床厂生产的C620普车理所当然是首选原型机床。1959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第一次向国务院上报关于更换新版人民币的请示,2月14日,又将新版人民币设计画稿的主题思想上报中央政治局各位领导审阅,周恩来总理作了十分详细认真的批示,提出了很多意见。以周总理的缜密,绝无可能忽视毛泽东主席参观过的产品。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家罗工柳、王式廓、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邓澎等主持下,组成由印制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张作栋、石大振、贾鸿勋、刘延年、沈乃镕等参加的设计绘制小组。经过美术专家和印制专业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反复修改,设计出了新方案。1959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再次上报设计修改稿。历史上,沈一和大机老一辈就在这个2元版人民币普通车床原型问题上争持不下。而我认为原型是大连机床厂普通车床更符合历史。</p> <p class="ql-block"> 随后几年,大连机床厂不断的研制成功了很多中国第一台各种机床。中国第一台的自动车床,中国第一台的多刀车床,中国第一台的液压仿型车床,中国第一台的铲齿车床,中国第一台组合机床,中国第一条组合机床生产线等等。</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大连机床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装备我国军工产业的第一家机床厂,是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的制造者。是否认可大连机床厂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并不是简单的厘清历史,而是关系到:</p><p class="ql-block">一. 是否尊重历史,践行我党实事求是的原则;</p><p class="ql-block">二. 是否敬畏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的大智慧;</p><p class="ql-block">三. 是否认可我党对军工产业、新中国工业的开创能力和领导能力。</p><p class="ql-block">四. 是否认可我党领导的机床厂装备军工产业的起始原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心潮彭拜的将要写完这篇文章时,对开创新中国的革命者、对开创中国工业先驱们不由得顿生敬意。在此过程中献身的先烈们永垂不朽!也谨以此篇文章告慰大连机床厂前辈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连机床厂曾经从业者:丁伟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