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画派之:京津画派 百花齐放(一)

火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京津画派主要指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画家。基本上沿袭了清代正统派的画学思想,标榜清代“四王”,强调继承古法。1919 年以金城、周肇祥为首,组织了着名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以“精研古法,博取新知”为宗旨,开展研究与培养青年活动。以后,金城又成立了“湖社画会”,聚徒讲授,从学甚多,以造就新国画人才。民国时期代表画家有金城、陈师曾、溥儒、齐白石、于非闇、董寿平、李苦禅、周怀民、吴作人等。新中国成立后代表画家有李可染、田世光、白雪石、启功、杨延文等。京津画派的特点与海上画派大致相同,没有统一的艺术模式,创作自由,其影响不如海上画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金城、陈师曾、溥儒、齐白石、于非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金城(1878~1926年),字巩北,号北楼,祖籍浙江省吴兴县,生于北京,中国近现代画家。近代画坛的中国画学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便是金城,他不但组织其它老师来评议学生们的画作,自己还亲自授课,中国画学研究会门下培养出的名家众多,耳熟能详的有胡佩衡、陈少梅、刘子久等,因此,金城曾被喻为“北平广大教主”,在近现代画坛可谓举足轻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字师曾,号朽者、朽道人、槐堂,晚年得唐代志石,颜其斋为安阳石室、唐石簃,因仰慕海派巨匠吴昌硕,又有染仓室之名。江西义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任江苏南通师范学校教员、长沙第一师范教员,1913年入京任教育部编审,先后兼任女子高级师范、北京女子师范博物教员,北京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修科教员,北京美术学校、美术专门学校国画教授等,后长期从事于中日书画艺术交流活动,1923年病逝于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陈师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金石篆刻家、诗人,同时又是民国时期北京艺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出身名门,为清季维新运动风云人物陈宝箴之孙、同光诗人陈三立之子,历史学家陈寅恪之兄。1913年入京后,即定居于此,这也是他人生最后的十年,同时也是其艺术发展上的黄金期。他的成就,用其自己的话讲,当为“画第一,兰竹为尤;刻印次之,诗词又次之”,潘天寿对陈师曾有“天赋高、人品好、学识渊博、国学基础深厚,金石书画无所不能,可惜死得太早,否则,他的艺术成就定在吴昌硕之上”之评,此论似是精当。居京期间,陈师曾热衷于艺术的交流和推广,广交天下名士。他与鲁迅、姚华、王梦白、胡适、梁启超、黄节、黄宾虹、蔡元培、余绍宋、金城、陈衍、杨潜庵、周肇祥、齐白石、萧愻、陈半丁、溥心畬、徐悲鸿、罗瘿公、罗复堪、汤定之、陈宝琛、林纾、吴镜汀、徐操、徐宗浩、郑锦、胡佩衡等名流均有来往,其中与姚华、齐白石、鲁迅最为莫逆。他还热衷于美术教育事业,北京几乎所有与美术相关的大学、师范、专科院校均对他争相延请。他又是北京几乎所有的新兴重要金石书画社团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此外还是中日美术交流活动推动者,京城琉璃厂一带各大南纸店均挂有他的笔单。其门人、弟子更是尽一时之盛,成就较大者有李苦禅、王雪涛、江南苹、俞剑华、高希舜、刘开渠、王子云、王道远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溥儒(1896~1963年),满族,爱新觉罗氏,正红旗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字辈溥,光绪帝赐名儒(全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斋号寒玉堂。生于北京。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鸟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与黄君璧、张大千以“渡海三家”齐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于非闇(1889.3.22—1959.7.3),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枢、非厂、名照,别号闲人,别署非闇,又号闲人、闻人、老非,近现代中国画家。原籍山东蓬莱,出生于北京,自幼得书画家传,擅长中国画。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于非闇46岁左右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从学清代陈洪绶入手,后学宋、元花鸟画,并着意研究赵佶手法。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摹顾恺之女史人物卷全图绢本397x28</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