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此刻,我正在把最近一项刚做完的课题再审视一遍。人,真得很有意思,七情六欲五谷杂粮,朝三暮四,三心二意!人最想的是什么?就是健康,可是,又想方设法破坏健康。病从口入,过去的含义是吃了不洁食物,可以引起许多疾病,而现在,生活的富裕,实现了多少年来中国老百姓的夙愿:“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这首先是铤而走险的绿林好汉的豪言壮语,为什么是夙愿呢?那是轻易不敢想的事情。而终于实现了,不是么?在过去几乎是割头的事儿,仅仅是把吃做为追求的主要目的——而现在,绿林好汉的梦想正在给我们带来种种麻烦的慢性疾病,给不知所以然的兄弟姐妹们带来了数不尽的风险,哦!实验数据给我了一个重要的启发。</p><p class="ql-block"> 呃,每当我为工作上的一个进展高兴的时候,时常会有一个声音传来,那声音里盛着满满的慈祥和温暖的父爱,从心底——心底有一个宇宙吧,声音从遥远中闪烁的星星那里传来......</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颗星星吧?您一句话引领我走到今天。</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他是一个真正的绅士。他十三岁当军阀吴佩甫的学兵。战乱天灾,家景困难,无以营生。他母亲将儿子送至军队。几年之后,父亲回来,见家境更是衰落,弟弟已然送人,愤然不悦,衣不脱,尘未洗,走数十里路接回弟弟。在军队稍有积蓄,父亲即退伍归乡,带两个弟弟先做卖货郎,自然是走村穿乡,后创下家业,三兄弟已各有一个商铺。父亲说:分家吧!东西你们先挑,剩下是我的。听叔父说,解放前夕,父亲领导的家庭已然有些成就。解放了,父亲未等分田地、打土豪,就把佃户叫来,把不多的地产送给了他们。老家还有房产,他同父异母哥哥的女儿丧夫,带着两个幼儿无依无靠,就把这房屋送给侄女居住。</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直很健康。他是小城市里一个公私合营商店的会计,可是我经常见到他拉着满载货物的人力车,在满是熟人的街道上奋力而行——弓着背,昂着头一一偶尔遇上,我会走上前去,在后边用少年的臂膀助父亲一臂之力。我经常在家听到父亲的自豪:这个月商店营业额的多半,都是他的业绩。</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是父亲的骄傲。父亲总是回家给妈妈说,谁又说了:你小儿子,人样子!我有些懂,从小我就是一个温顺懂事儿的孩子。每天早上,把我从酣睡之中叫醒,他要给我洗脸,一盆洁净的水,脸和脖子都用带水的柔软毛巾擦洗干净,再认真的给我梳头。我头上两个旋,旋起头顶上一缕竖起的头发如何也梳不下去,很多时候他勉强将这竖起的头发打湿压了下去,一离开家门那一缕头发就又站立起来。渐渐长大了,我对父亲的做派存有芥蒂。在街坊我从没有见过一个父辈,春节时节,穿着一尘不染的羊毛衣袄和擦得铮光发亮的皮靴,站在家门口,观望节日的繁华,就是有着风雪,也会任风雪吹拂。街坊的父辈们用些异样的眼光和口气跟他寒暄,我很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说出这样的结论对不:人的健康是偶然的,不健康是必然的。父亲病时,我在上大学,大部分时间我没有服侍在旁,对他的苦痛没有过多的察觉。母亲后来和我一起生活,天冷的时候,她总是怕呼吸凉气,不吃水果,说牙齿不能受凉。当时我真的不可理解,当后来我的一颗牙齿牙根裸露,对冷食冷水冷风真的敏感起来、疼痛起来,我才想起老人们都说“不见棺材,不掉泪”是一句真理,而且是一句需要我们深思检讨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父与子的传承与此相关。都以为要知道梨子的滋味需尝一尝,却不知道许多梨子我们尝不到,滋味只能听前辈或别人的描述。但是能听进前辈们述说的仅仅是小辈们的少数,极少数。等他们也成了老辈,也有了深刻的体验,甚至惨痛的教训,想把它们传给下一代,而新的小辈们仍然会继续我行我素。</p><p class="ql-block"> 人的健康是偶然的,有如下含义:<b>健康如同成功,受机遇的青睐,而机遇则只提供予那些有准备的人。</b>当然存有遗憾,即使有准备,却无机遇,成功与健康失之交臂的必有人在。但是,人应当作争取健康的准备,如同做争取成功的奋斗,否则,健康与成功皆不存在。健康具有暂时性,此时健康不能说未来健康,如同地震,预测极其困难,但预防倒有可能。人最终走向死亡,意味着不健康的必然。然而,在出生和死亡之间,生命的过程中,健康是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算不算对我们的提示:<b>任何事情,享受过程可能比获得结果更有意义?</b></p><p class="ql-block"> 享受过程,不可以没有结果、目标或理想,否则就没有了过程。说享受过程,其实是理想向往中的奋斗,汗珠落在地上摔成八瓣,而迈向理想的人力车却朝着坎坷的目标接近了一步。汗珠,人力车,道路,目标......在所有因素中,没有人的矢志不渝便没有了享受。矢志不渝的奋斗在于战胜自己。佛说:<b>烦恼与般诺在易手之间</b>。不能战胜自己,却又有构成理想的欲望存在,二者的冲突必然是产生烦恼的根源。如此说来,<b>人生的享受,一是不断战胜自己,二是不断降低欲望</b>。阿弥陀佛!不是么?</p><p class="ql-block"> 传统中国人的幸福观构成,勤劳大于欲望。这是我从父亲那里追踪至今的所得。文化大革命前的几年,我家近似一个小康之家,早上小院里有晨光照耀中的晨读,傍晚有淋水净地后的琴声。春天,院内一棵石榴树繁花似火,树下撑一张圆桌——父亲端坐一侧,一壶水,一杯茶,静听灶厨间锅碗瓢勺的声响。他不断告诫:<b>走遍天下喜欢勤快人。</b>言下之意,他一辈子劳碌,终得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父亲读私塾三年,粗通文墨,闲时开卷执笔,总有一些心得和开销记下。当时父亲在贫穷的老百姓中也算一个文化人,尤其喜欢思考,虽然见解十分别类。有几个值得玩味的故事让我至今不忘。</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商店里一位年轻店员,时常晚上到商店里溜达溜达,有一搭没一搭地给父亲提出些问题,言谈举止间有模仿干部的模样。有一回,他困惑的问道:我说老刘啊,人不能熬夜,尤其是过了十二点,一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头重脚轻,不知为何?父亲一边或是加班算账或是翻看报纸,一边慢慢地讲道:地球,一日自转一圈,白天,我们是头朝上站在上面,夜里,便是头朝下了。本当躺下的时候,硬撑着不睡觉,哪能不觉得头重脚轻呢?那青年店员恍然大悟,连连击掌:对!对!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回去睡觉,回去睡觉!</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另一个。中原的雨季,天就像漏了一样,雨下个不停。我家小院房檐下,摆满了各样盆、桶接雨水。一盆接满,倒入做洗涮用水的缸中,然后,重置盆于檐下。倒水是冒雨作业,因此,倒一次水往往把几个盆子都要清理一下。此时,就很有趣了,大滴的房檐水滴入不同的空盆子,发出音调不同的“呯嗙”声,如同敲击乐。大概是周末,父亲坐在堂屋中,眼望雨中,忽然,他果断地告诉妈妈:不能用瓷盆接水!所谓瓷盆是盆面上有一层釉的瓦盆,过去做和面洗碗的厨具。为什么?家人齐问。父亲作如是说:有成语讲“滴水穿石”,古寺院中有千年的石板,都能被檐水滴穿,何况瓷盆乎?</p><p class="ql-block"> 我学会思考大概从这时起。当时八九岁的样子,父亲新奇的解答,给我存留的困惑一直保持很久,最终依靠书本和思考把它解决。前年,我到瑞典隆德大学,世界知名的心胸外科教授Stig Steen给我讲了他六年多的研究成果:InZone,一种自然控制血糖的均衡营养食品。通过百余人的临床观察,InZone能够调整改善人机体代谢,达到降血脂、降血压、减肥、减轻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尤其是数十个中晚期糖尿病病人,服用三个月后,多个人停止用药,多个人减少用药量,血糖恢复了正常。我问机理何在?Stig教授回答:长期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当服用InZone营养全面之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就能恢复正常。我提出异议:解释有点儿笼统了。从隆德大学回来,我着力探讨InZone涉及到的生理学和营养学,明白了Stig、Stig助手秋明老弟的理论体系:<b>营养是人生命和健康的基础</b>。人这种杂食类生物,需要通过多种食物摄取以获得全面营养,尤其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营养素及营养成分(包括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必需维生素、纤维素以及某些矿物质),而现代饮食经过了精细加工之后以及食物品种的不足,导致营养失衡,出现了Stig教授讲的情况。健康,从营养学角度出发,一,人们只能通过食物的多样化,以求达到营养全面的目的;二,可以通过营养素的合理配比,达到血糖吸收的低缓水平(低血糖生成指数),从而减轻胰岛细胞的负荷;三,InZnoe即是在掌握了现代人膳食结构不合理的基础上,配比出的既可和日常膳食结合后达到上述两个目的的食物补充剂,又可作为全营养食物单独食用的营养品。概括一句话:人们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合理膳食结构、适度的运动,辅助机体代谢调节机制维持或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理念或许容易理解,但达到这样的营养目的,养成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然而,上述一切都是在稳定生活条件下身体的需要,而当生活的秩序被打乱,人们之间充满了歧视与暴戾,失望、迷茫⋯⋯是现代慢性疾病的心因性因素。</p><p class="ql-block"> 父亲正是因这失望、迷茫而愁苦多年,突发脑出血而失去了健康。我大学二年级的暑假,他卧病在床,曾指着腰部,很痛苦的想说些什么,但吐字不清,费了很大劲,在我手心里写下一个“示”字和一个“甬”字,我无论如何都不解其意。不久,他出现肾衰,我才意识到他当时是肾区疼痛,写的是一个“痛”字。他去世后。我站在他遗体面前,心想,或许还有痛——那心灵之痛已折磨他很多年了吧?他不过是想做一个以勤奋为荣的体面人,然而,那个时期,却使这样一个勤奋善良的人颜面扫地。他曾有过体面的过去,那时,我也因他而体面。看着他,我想,假如回到那个过去该有多幸福。然而却不能。我眼里涌出泪水,心里却涌出一首歌,一首悲伤的歌:</p><p class="ql-block"> 没有天那有地,没有地那有家,没有家那有你,没有你那有我......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我刚满七岁,第一天放学回家,背着姐姐哥哥用过的书包,书包带子长,上面绾了个结,绉在肩上,蹦蹦跳跳跨过门栏,父亲微笑地看着我说:</p><p class="ql-block"> “大学生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那满满的慈祥与温暖,一直是引领我在探索的黑暗中前行的星光⋯⋯ </p><p class="ql-block"> (2008.7稿,2022.4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