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员播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三)——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大兴二幼融汇园中四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 解放思想和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8年全国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冲破“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禁锢,揭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随着拨乱反正的全面开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走上了正确的、健康发展的轨道,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新的气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拨乱反正,最重要的是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20世纪70年代末,无论是中国共产党内还是社会上都出现了一些政治上、思想上的不安定因素,尤其是极少数人极端夸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犯发错误,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党的领导、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针对这些错误倾向,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江湖啊,指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讲话澄清了党史全党工作特别是思想理论展现的一些根本性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重要讲话</span></p> 改革开放的起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和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1979年3月,邓小平强调,为了有效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很快扬起风帆,并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和成功。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农村的问题尤为突出,当时有2.5亿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共中央在改革开放酝酿过程中,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就有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改革内容。在开展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中共中央把政治体制改革也提上了工作日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外开放的启动与创办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是吸收各种形式的外资,兴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项目)。1979年2月,邓小平在一份简报上批示:“合资经营企业可以办。”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允许外国投资者与国内企业组建合资企业,这是我国第一部涉外经济法,为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提供了法律依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于1979年7月在深圳蛇口破土开建,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炮”</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基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以及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变化,作出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判断,对外交政策进行重要调整,努力争取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共中央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使中国可以有效地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集中精力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实践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为实现这一纲领,党进一步加强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制定全面经济改革纲领和“七五”计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二宪法”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总的指导思想,重新阐明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国家机构和内外基本政策。宪法恢复“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并赋予新的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肯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宪法增加了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道德建设、思想建设等。宪法对国家机构设置作了许多新规定,包括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国家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等。宪法强调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为通过“一国两制”方式正式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提供法律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2年12月4日,出席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投票表决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span></p>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和各项事业发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迅速掀起全面改革开放的热潮。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科教文卫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开展,国防、外交等领域进行战略性转变并形成新的格局。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并推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进程,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城巿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围绕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改革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价格体制等环节,陆续开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提上日程。1983年,国务院成立科技领导小组,领导科技改革试点。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部署科技体制改革。此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主要包括进一步放开技术市场、扩大科研机构的自主权、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等。这一时期国家启动实施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不仅使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产生了银河计算机系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而且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6年3月联名向中央提出“863计划”建议的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就要求其他一切工作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展开。1981年9月,邓小平指出,我国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由此,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实现祖国统一,始终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新途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基本完成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外交显示出向全方位发展的新特点。这一时期,美苏、中苏关系都有所改善,国际形势明显趋于缓和。1985年3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1986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明确把中国外交政策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p>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念,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改革开放的步伐大为加快。针对经济领域在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中共中央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以利于更好地推进改革和建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span></p> 在严峻考验中推进改革开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党和政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平息政治风波,捍卫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沉着应对风云变幻,在国际上站稳脚跟;继续改革开放,完成治理整顿任务。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沉着应对国际风云变幻,1989年政治风波平息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向中国施压,实行“制裁”。6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中国采取5项“制裁”措施,包括中止一切中美政府间军售和商业性武器出口,中断中美两国军事领导人之间的互访活动等。6月20日,美国政府声明对中国采取新的“制裁”措施,包括停止与中国政府官员的所有高层接触、要求国际金融机构推迟考虑向中国提供新的贷款等。7月,西方七国首脑和欧洲共同体会议宣布对中国采取中止高层政治接触、延缓世界银行贷款等“制裁”措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1992年1月23日,邓小平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抓改革开放的同时,要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说到底关键是共产党内部要搞好。邓小平告诫人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正是在邓小平的倡导和支持下,改革大潮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p> 我思我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决领导下,中国民族历史上哪怕经受再多坎坷磨难,也绝不会倒下,决不会丧失信念和信仰。作为新一代青年教师,要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始终不灰心、不气馁,坚持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方法,不断解决新问题,探寻新路子,做到与时代同步,把幼儿引领好,爱护好,陪伴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