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学的故事我们慢慢读

🐎小马哒

<p class="ql-block">  4月14日,宗泽小学享·学课堂项目组全体成员相聚在学校三楼教师书吧,开展了读书分享会,享·学的故事我们慢慢读,每位成员都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p> <p class="ql-block">  楼雪佩老师分享了书中第十章《像一般人一样自然地思考》,按一般人的思维去做教育,让学生像一般人一样自然地思考。好的教育教学要“知时节”、“细无声”,在“随风”、“潜入”上做文章。我们时刻要关注:学生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自己思考,分享他们的想法,看一看别人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因为孩子们的思考没有刻意的雕琢,而是自然状态下的生发和延展。</p> <p class="ql-block">  分享式教学操作中的问题,金玲玲老师指出让学生先学,并不是放任不管,学什么,载体要清楚,思考什么,问题要明确。比如六年级目前正在总复习阶段,让学生自主整理,没有载体,学生就会漫无目的,没有效果,课堂上先问学生关于数的认识,你最陌生的是哪块知识?你觉得在自己最擅长的是哪块内容?小组分享、交流、记录、展示。借助这个载体让知识问题化。</p> <p class="ql-block"> 赵文静老师分享了他在课堂中,学生不积极参与造成课堂“冷场”怎么办?很多老师都会从课堂本身、环节本身、问题本身出发寻找原因。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呢?会不会孩子不敢呢?我们的课堂能让孩子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吗?任景业老师在《分享孩子的智慧——改进教学的建议》中提到宜昌天问小学走廊贴着小卡片,主题是“我心中的好老师”,大部分孩子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点——“老师的笑”。孩子们不喜欢不笑的老师,老师笑了,学生也笑了,舒心、灵动的课堂也出现了。教育界大咖们上课时都会“笑”,发自内心的笑,微笑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孩子也会大胆的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在常规教学中,常出现“排队现象”,这里的“排队”主要指的是“思维排队”,常出现于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程度不一,或者思维角度不一的时候,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在等候中度过宝贵的课堂时间,甚至因此注意力悄悄分散。那么在一个大班级中,吴照老师在分享会上提出一些切实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避免或者减少“排队现象”?减少“排队现象”即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获得自己最大的发展,如果把一个班分成小组,该如何帮助组内较弱的同学也勇于提出问题,做到真正的“余雷清除”?</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刘辰安老师结合自身课堂情况,针对吴照老师提出的课堂回答问题如何减少“排队现象”呢?她指出她们班是这样做的:同学们根据座位分为ABCD四个大组,老师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经过几分钟个人思考后,想说的自己站立,回答时按照组的顺序和你所在前后方位按顺序回答,如果别人说的观点也是你想说的,那就坐下表示同意;如果还有补充,则继续按顺序轮流。这过程中所有同学都可以自由站立,坐下和回答,当所有人都坐下时,这个问题也就在讨论中解决了。这样也就给更多的学生创造机会,让课堂更高效。</p> <p class="ql-block">  余校长在老师们的读书分享中,特别强调了以育人为导向的课堂文化的架构,当今的课堂不再单单以知识技能为导向,更侧重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值得在座的每一位享·学成员思考。</p> <p class="ql-block">  读书分享属于我们每一个人,享·学的故事需要我们慢慢读…….</p>

课堂

老师

分享

享学

学生

孩子

思考

排队

问题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