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梦江南 风情瘦西湖

桃园结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江南行(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图文/陶生元</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间四月芳菲盛,踏青赏花正当时。选在这个季节出行,一是缘于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二是缘于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三是缘于在张家港工作的宗亲盛情邀请。“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江南不仅有“粉墙、黛瓦、民居”的建筑艺术,还有清丽婉约的水乡风貌,有古朴甜美的吴侬软语,更有让人馋涎欲滴的江南小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站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诗让扬州蜚声海内外。扬州瘦西湖被誉为“园林之圣,甲于天下”,其名源于清代诗人汪沆诗作:“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郊,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览面积2.5平方公里。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湖上园林群,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风景幽美,构思浪漫,充满诗情画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从西门进入,沿着湖畔走上五亭桥。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这座桥极具特色,是清代扬州两淮盐运使为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现已成为扬州市的旅游标志。桥的造型典雅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具有南方建筑的精巧。桥下则是具有北方建筑特色的厚实桥墩,和谐地把南北方建筑艺术、园林设计和桥梁工艺结合起来。五亭桥有15个桥洞,每到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越,晃若仙境。站在五亭桥上向东看,远处的湖光水色就是一幅典型的江南山水图景——烟花三月,风轻云淡,整个湖面幻化出无穷的奇趣。湖畔两侧,几步一柳,叶绿透光,垂丝如帘,舒卷飘逸,似绿雾般柔美动人,万般风情媚意尽在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湖心钓鱼台有一清幽别致的小亭,是演奏丝竹乐器的所在。相传当年乾隆皇帝逛到这里,忽然来了钓鱼的兴趣,立即有人送上了鱼竿,可是瘦西湖里的鱼却偏偏不听话,平日里一呼百应的乾隆皇帝钓了半天,楞是没有一条鱼上钩。这下陪同的扬州盐商着急了,当即悄悄选了几个水性好的水手带着活鱼潜到水下,举着荷叶靠荷茎来换气,岸上的乾隆鱼竿一落,下面的活鱼就被挂上了钩,这下乾隆爷自然是龙颜大悦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钓鱼台三面临水,各有一孔圆门,从钓鱼台前右侧看去,正中圆洞恰好收入“五亭桥”之景,左面圆洞正好嵌入“白塔”之景,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俨然两张透窗画面,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叹为观止。月观是临湖建筑的厅堂,四面皆为格扇,堂后是桂园,当八月桂花盛开之际,推窗赏月,清香四溢,天上水下两月同收眼底,此情此景,堪称绝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过钓鱼台,前面就是小金山。小金山四周环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顶有“风亭”一座,是全园最高点。我好奇地问导游:“杭州有西湖,扬州有瘦西湖;镇江有金山,扬州有小金山,一个是'瘦’,一个是'小’,为什么扬州人总这么谦虚呢?”导游幽默地调侃说:“湖瘦是苗条,山小是精巧。”接着又给我讲起小金山这个名字的由来,说是有一回,扬州和镇江的两个和尚闲聊,镇江的和尚说:“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扬州的和尚当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于是两人就下棋打赌,结果扬州的和尚棋高一着,将此景定名“小金山”,并在庭中挂了这样一副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只用了一个“小”字,就把镇江的“金山”引渡过来了。我听后不禁感叹:西湖虽“瘦”,金山虽“小”,却饱含着古人的情感和智慧。正所谓:“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宽,妙在曲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知不觉中拍了半个园区,我有点累了,于是改乘画舫。画舫轻轻棹动,碧波涟漪荡漾,两岸杨柳依依,远山含翠迷蒙,近岸花香阵阵。隐匿在浓绿丛中的楼台亭阁,古色古香,飞檐翘角,隐隐若有香烟缭绕,幽静神秘。这一切的一切,令人如入方外玄境,禅意十足,忘情物外,心醉神迷。画舫的终点是在二十四桥,这是一座由山涧栈道、单曲拱桥、三折平桥和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桥长24米,宽2.4米,栏杆24根,上下24级台阶,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相对应。二十四桥得名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弃舟登桥,回眸湖光水色,瘦西湖不仅在于她的景色入诗入画,更在于她空灵的气质,优雅而又婉约,水润而妩媚。较之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更有一种清瘦窈窕的神韵——游不尽的小桥曲水,赏不尽的叠翠烟柳,看不尽的名园胜景,读不尽的诗词歌赋。感慨间,一个穿着汉服的年轻女子从我身边悄然而过,只见她身材修长、五官精致、皮肤白晳,盘发插簪,腰束官绦,手拿苏绣绢扇,脚穿花色小绣鞋,绦带飘飘,香风阵阵。飘忽的背影,行走在这古色古香的桥面上,坦然却又略带古典含蓄的韵味,本身也是瘦西湖的一份性情。在这里不必苦苦寻觅历史的足迹,只要站在这里,就会身临这古色古香的画卷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瘦西湖,犹如一位芳华绝代的佳人,又恰似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咏颂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诗句,用它来形容瘦西湖一点都不为过。这份栖息的诗意,渗入到她的骨髓和灵魂里,让每一个倾慕她的人都想做一个诗人,写出品味瘦西湖的风情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