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园抗疫进行时......(致敬每一位置身疫情中的平凡人)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笼罩下的小城奥兰,只要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至于吞噬人心”——阿尔贝•加缪《鼠疫》</p> <p class="ql-block">  人类总有一种力量打破看不清的黑暗,找到一种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呼唤。谁也没有想到历史的轮回总有着惊人的相似,2019年在武汉肆虐的新冠病毒COVID-19以一种全新的变种奥密克戎再次侵袭上海,这种病毒变异株具有传染性更强、隐匿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等特点。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上海从2022年3月9日公布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4例、无症状感染者76例上升到 2022年4月12日新增确诊病例1189例,无症状感染者25141例。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以一种无法想象的速度飚升。一个有着2500万人口的亚洲大都市被迫实行边防边控的模式用来阻止疫情向外省市更大的蔓延。浦东、浦西两岸市民足不出户,频繁的核酸和抗原检测一次次考验着上海人民!</p> <p class="ql-block">  松江的月亮河桂园只是上海众多居民住宅小区中的沧海一粟,从2022年4月1日3点开始小区居民就过上了足不出户的封控生活,这里有年迈苍苍的老人、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有身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家属……725户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置、快递包裹消毒分派、有序的核酸检测等等繁琐、细微的杂事压在了每个业委会成员的肩膀上。为了配合居委会的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感染,在小区居民核酸检测时,业委会主任顾飚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扫码简易装置,使扫码过程即高效又充满了科技感!</p> 核酸检测点最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为了防止病毒感染,小区的业委会成员和志愿者采取按照楼栋一户一户有序叫号的模式通知居民做核酸,避免了人群聚集所带来的风险。 <p class="ql-block">  上海的4月天气本就有这着“昨日三逢赤背人,今朝棉袄裹其身。春风乱点时令谱,冷热无常扰庶民”的特点,小区的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冒着4月近30度的高温在户外对大量团购物资进行分类以及商品外包装的消杀。清晨他们踏着第一缕阳光为小区居民挨家挨户分发抗原检测包;傍晚伴着夕阳余晖他们又开始了为社区的家家户户配送消杀完成后的团购物资。</p> <p class="ql-block">  在疫情之前,小区居民与居民之间并不相识,大家只是同住一个社区的陌生人而已,邻里之间有和谐温馨也有琐事纷争,有着最撩凡人心的人间烟火气。时代的一粒沙压在每个普通人身上都是一座山,在封控之初很多家庭因为储备不足存在缺少生活物资的情况,大家在微信里面组建了共享群,各家各户拿出了物资无偿的与他人进行分享。为了服务好700多户居民,小区的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的庞大,除了党员以外还有精神矍铄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温文尔雅的中年人。在清晨第一缕阳光的映衬下,身穿白色防护服,脚踩滑板车意气风发的青年、步履缓慢却坚定的老者、从容坚毅的壮年……开始了一天繁琐而艰苦的志愿者工作,阳光强烈而热情、微风轻拂却带不走那一丝丝的炙热,本是四月花开烂漫的季节,却无人再醉心这春日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小区居民毛先生主动报名参加松江区隔离点的志愿者,业委会主任顾飚不仅自己亲历亲为担任志愿者并帮助居委会协调志愿者队伍的分工和组织安排,配合物业展开对团购物资外包装的消杀工作。业委会副主任张莉多方奔走联系到文景苑业委会主任宋书伟,从宋主任处争取到了近4吨的福建永安对口援助的蔬菜。捐助物资是凌晨一点多到的桂园小区门口,志愿者和业委会成员搬运、消毒物资外包装忙到凌晨两点半左右。第二天早上业委会和志愿者成员又挨家挨户的送菜,确保桂园的每一户小区居民都能得到福建援助物资。另外还有小区各位团长发起的一个个团购补充并丰富着社区居民的一日三餐,他们联系供应商,催促发货方,送错货物会被催,发错货物会被找,物资出现质量问题秒变“售后”…… </p> <p class="ql-block">  月亮河桂园只是一个小小的社区,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很平凡,但是在这平凡中却夹杂着人与人之间真情、温馨和感动。这又何尝不是上海的一个小小缩影!2022年注定让人难忘,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人生中的意想不到,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如果把这个社会比作一台全力运转的发动机,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平凡的螺丝钉,不起眼却很重要,平凡而又伟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