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九六0年,我考上了漳州第一中学,初一下学期,我入了团,初二就当上校团委组织委员,一直到高二,团委书记是任明生老师。我们常和各班级团支书在一起研究发展团员之事,讨论怎样做同学政治思想工作,怎样去支农,搞军训,在班级建立读书角等等。记得一次去参加入团积极分子座谈会,会上有人说有个积极分子表现太过分了,有点假积极。几个支书要我发言,我就说了,我当入团积极分子时的表现比这位同学更兴奋,更上进,这是好事,是正常的,希望其他积极分子也这样。话声一落,大家都给我鼓掌。当团委干部,培养了我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带头的好作风,锻炼了我的工作组织能力。</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漳州一中校门。</p> <p class="ql-block"> 记得初三时,漳州一中师生开始排练话剧《年轻的一代》,有老师找我去演剧中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大概是因为我普通话好,个子小的原因吧。后来是唐挺欣同学演了。当年那一台戏,演了两年多,轰动漳州,不仅校内师生看,校外各界都组织来看。那时,柯朝章,简在根等老师嗓音是那么动听,形象有多英俊帅气!我们年段还组织了几次校外活动,去天宝大水港参观,去林下91师部队营地军训,去云洞岩比赛爬山。那次去云洞岩,于福田找了家住新华东路的曾同学借了辆三枪牌自行车载我,他骑快了我跳不上后座,骑慢了又稳不住,只好坐在前面横杠上,福田刚往前蹬,就撞到一块石头上,咣当一声,两个人都摔在地上。我大喊:"再不要你载了!"可下回,还是找他载我出去。</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三年,我 又考上漳州一中高中。高一时,同学们就常谈将来的理想,憧憬着读什么大学。我的理想目标是哈工大或中央政法学院。但高中的课程对我来说难度太大,有几门功课尤其是数学我总是学不好。物理老师马锦钟有时会拿教研室老师做的题到班上考大家,我们班学霸多多,张梓萍,翁明龙,洪素琴,汤金笔,陈荣翰,张森,林重欣,林荣华……等同学总是能解出答案,而且还不止用一种方法,真是化学脑袋,我太羡慕他们了。真的,要不是后来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耽误了我们这一代人,同学们一定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一定更有作为,说不定在中国科学院还会有我们院士同学。</p><p class="ql-block"> 我们六六届高中二班是一个团结的班级,是一个有智慧的班级,老师为同学们着想,同学们敬重老师。哪个同学遇见困难了,团支书或班长就会叫上几位同学一起去家访,谈心,我们还会帮老师出主意来管理班级。67年我在部队,接到红卫兵司令部来信,让我揭发老师排挤革命家庭子弟,我回信:我当兵是自願的,班主任卢龙波老师在班里还保留了我的座位,说如果参不了军再回来读书。教导主任李受麟老师还给我写了一篇极好的学校评语,给带兵领导留下很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至今,我离开学校近六十年,同学们也都是古稀老人,我们班的同学们仍常在一起相聚聊大天,逢年过节一起去看望八九十岁的老师,在一起的感觉,纯真又快乐。</p> <p class="ql-block">初三时的我</p> <p class="ql-block">作者:老孙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