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闲暇业余时间,怀着一颗敬仰的心,阅读由万卷出版社出版,孙宝义、刘春增、邹桂兰编著《毛泽东家风》一书。以《毛主席的话儿记心间》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制作此读后感美篇,来记录分享我的一份阅读心得。</p><p class="ql-block"> 透过历史的尘封,穿过时空的界限,翻开记录领袖伟人的风范的点点滴滴事例,通过一件件具体而生动的故事讲述,从这位伟大领袖和像作为千千万万普通家庭成员一样的人身上,感悟他一生一心为国为民、艰苦朴素生活、无私关爱他人、始终无我的精神,寻找我们人生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封页</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封底</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封底</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目录</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序言</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序言</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文章</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文章</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一书——毛氏家族优良传统一文</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用秃了的牙刷与用惯的牙粉一文</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吃粗米、苦菜大概是为了不忘过去苦一文</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补一补还可以穿一文</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风》一书——穿带补丁的衣服一文</p> <p class="ql-block">通过阅读《毛泽东家风》一书学会的生僻字</p> <p class="ql-block">通过阅读《毛泽东家风》一书学会的生僻字</p> <p class="ql-block">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活在人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她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一代伟人毛泽东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子女和家庭成员,不仅开创了廉洁好家风,也滋养了廉政为民的党风政风。现如今新风正气扑面而来,对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具有现实的教育和启迪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和平盛世正如您所愿</p> <p class="ql-block">家风家训</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诗词</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图为纪念馆广场。</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图为纪念馆展览前言。</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图为纪念馆展览毛主席讲话摘录。</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图为纪念馆一楼大厅。</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图为纪念馆展览厅。</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图为纪念馆二楼展厅。</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图为仿制毛主席当年乘坐车辆模型。</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枣园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图为毛主席当年种过的菜地。</p> <p class="ql-block">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图为毛主席等领导人当等住过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图为毛主席等领导人当年住过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杨家岭革命纪念旧址,图为召开七大的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图为毛主席等领导人住过的小院。</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枣园革命纪念旧址纪念群雕。</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枣园革命纪念旧址。</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枣园革命纪念旧址,图为毛主席当年所住窑洞。</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枣园革命纪念旧址,图为毛主席当年所住窑洞。</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陕西延安枣园革命纪念旧址,图为毛主席当年所住窑洞。</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艰苦奋斗是物质匮乏年代没有选择的生存方式。但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而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他一惯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对家庭成员和亲戚们的一惯要求。</p><p class="ql-block"> 1921年前,毛泽东的家庭较为富裕。作为长子,他原本可以继承家业,但用毛泽东弟媳王淑兰的话来说:家业是泽东同志一夜搞垮的。1921年,毛泽东毁家纾难,带领全家人主动走上了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常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没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员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p><p class="ql-block"> 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几年,打了73个补丁;一双皮拖鞋,外巡时被宾馆服务员当作垃圾扔掉,却又被捡回来继续穿,连修鞋匠都不愿意缝补;接见英国前首相艾德礼时穿的裤子打满了罗纹补丁……</p><p class="ql-block"> 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的数千件毛泽东遗物是他俭朴生活的最好见证。一件件物品,折射出一代伟人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彰显出这个家庭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家风。</p><p class="ql-block"> 他住在中南海,每个月要交水费、电费等等。到人民大会堂开会,主动交茶水费;到各地出差,要求必须交粮票。国内外有很多人给他送礼,他一一上交国库。曾有工作人员劝他:反正这些礼品是送给您的,您吃了用了都应该。毛泽东却说:“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国家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检点,随随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县长们都可以了,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呢?” </p><p class="ql-block"> 1960年,正是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卫士得知李讷在学校吃不饱饭,肚子很饿,悄悄地送了一包饼干给她。毛泽东知道后,非常生气,批评卫士和李讷:“三令五申,为什么还要搞特殊化?”卫士解释说:“别的家长也给孩子送东西……”。毛泽东生气地说:“别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许送!”事后,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卫士说:“她是学生,按规定不该享受的就不能享受。还是那句话,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还是恪守本份的好!”</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从毛泽东家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中国第一家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就是人民的利益至上。</span></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为了人民,教育弟妹舍小家为大家,教育亲人“一切按规矩办理”,他以身作则,培育了廉洁好家风。这种家风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他的亲人,大弟毛泽民被军阀活活勒死,却不肯改口背弃共产主义,小弟毛泽覃血染红林,温婉柔和的妻子杨开慧在敌人的皮鞭木棍下说“我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还有那在监牢中生下孩子就毅然走向断头台的堂妹毛泽建,新婚才几个月就奔赴战场的儿子毛岸英,年仅19岁被敌人活埋的侄子毛楚雄,他们为革命英勇献身,他们用鲜血生动诠释了“为人民利益”的家风。</p><p class="ql-block"> 伟人风范,永世长存。毛泽东的廉洁家风为社会做出了表率,牵动着中国的千家万户。</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所有人正在安享这幸福和谐的盛世,正如毛主席老人家他们那代人的所愿。</p><p class="ql-block"> 要倍加感恩,珍惜这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幸福生活!<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刻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凤凰涅槃、浴火重生;</span>有幸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平安健康生活、工作!</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本书后,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span>是那么触动心灵深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