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十年央视的《中华之剑》是一部具有震撼性的优秀记录片,里面有大量的画面都有抖动、摇晃、亮度不足的现象出现,正是这些现象,说明了这部片子的真实性,有些画面是在非常惊险的情况下拍摄的,虽然有些艺术上的不足,但是也刚好反映出拍摄时候的紧张程度。纪录片留给我强烈印象,影片播出后笔者沿央视纪录拍摄地走了一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中华之剑》同步探密中缅边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5年6月,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篇纪实电视片《中华之剑》。此时我亦随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游弋在同一条采访途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进入畹町必须签发三次边境通行证。畹町全国最小的边境袖珍城市为国家级口岸,本地人口仅一万多人。1995年的畹町充满神秘,让人感觉空气中都有海洛因的气味在飘荡。畹町极小,但全国人民都要知道。当年称畹町市时,全国没有象泛滥凭现在那样多的“市”。对我这个“探险家”来说,越神秘越不让常人进入的地盘就越要进入。这样我就在出现在畹町紧跟缅甸的大排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上下榻在在紧按九谷的远征旅社。老板自诉爷爷是远征军。远征军一个陌生的名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清晨闻听军号声音,不远边检进行升旗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军号声惊醒了我,出门见边防军开始升旗,刘少校率边防军人向国旗敬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7年5月30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凌晨3时半通过边防哨卡。由于公路较差汽车在摇晃中于7:50分通过芒市,9:50到达瑞丽。11:00通过姐告囗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瑞丽市三面与缅甸相邻,国境线长达140多公里。在瑞丽坝,中方有瑞丽市,缅方有木姐、南坎二镇,形成了“一个坝子,两个国家,三个县(市)城” 的独特的边境风光。在瑞丽的姐告有条中缅友谊街,这里是陈毅老总写下“共饮一江水”诗篇的地方,中方在此建了一个很美的雕塑:一个肩担水桶的傣家少女和一位头顶水罐的缅甸少妇在井边相会,象征着友谊、和平和安宁。友谊街上只见连片成市的珠宝工艺品商店。刚开放边贸时,主要的商品是来自缅甸的木制品和宝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边贸商品多数来自国内,即使是宝石,也是从缅甸购进玉石矿,在国内(也就是在瑞丽)进行加工后出售或出口,从商品的流向看,已是流出为主了。中缅友谊街同深圳的中英街不同,它不是一路中分而是以路为界,界碑在公路之南,缅方的边关自然也在路南,当地居民可以互相往来,但商店都在中方,旅游者并无必要去对方。当然路南不尽是缅方领土,在这里,犬牙交叉并非个别地方,许多寨子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许多地方出现一井两国、一寨两国、一房两国,据说还有一户人家横跨国境线上的国境线奇观。在瑞丽-——弄岛的公路上,有一个叫芒修的傣寨,边防检查站就设在公路旁边,下了公共汽车走上十步就能出国。当然,我们这种持边境通行证的人是不能随便走出这十步的,而对于边民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国境线,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寨子的乡亲嘛,哪里有什么边境线拦得住“这边”和“那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畹町桥的前身,是一座横跨中缅两岸的木桥,千百年来马帮由此往来贸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当时,我国与国际联系的陆海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军封锁,为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20万同胞踏上筑路征程。1938年,“滇缅公路”全线贯通,成为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同年,木桥被拆除,一座能承载10吨卡车的单孔石拱桥出现在九谷河上,畹町桥登上抗战的历史舞台,成为“滇缅公路”的重要枢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缅甸军方守卫的畹町桥一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听边防军人讲"……边境组毒军人需要半夜去山林围堵毒贩, 第二天就进行突击审问。海关警察在对可疑人物进行检查时, 毒贩打开了随身带的手榴弹, 扬言如果不放他出关, 他就将手榴单投向大厅与人群同归于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十天内综合的消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位缉毒干警在与毒贩搏斗的过程中牺牲了, 家里只剩下未改嫁的妻子和刚满一周岁的女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位缉毒干警追捕罪犯时,跳入河中,几个月后尸体才被找到,他喜欢自己的新婚妻子吹口琴《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最令人难过的是,妻子用哽咽的声音,在采访时对着镜头缓缓念出干警写的情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位缉毒干警妻子独自带着两个女儿,她不接受政府救助,因为丈夫临终前嘱咐了这一条。不得不感慨当时人民崇高的思想觉悟和决绝的行动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位年轻的海关缉毒警察,入关不到一年就牺牲了,他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非常贫困,但当儿子的尸体送回家时,她却对警察说“我给你们添麻烦了,你们太辛苦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位85岁的老母亲,在见到儿子尸体时很愤怒,扇了他一巴掌,对于老人来说,最伤心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尽管如此,她还是给儿子嘴里塞了几颗不知道什么时候存下来的白银,这在当地寓意“生前清贫,死后含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边境缉毒警察的生活极其艰苦,这可能与当时国家经济环境有关,这些警察每天都在与亡命之徒斗争,他们的伙食竟然都没有戒毒所的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九六0年,我国友谊地将约一个安徽省面积的江心坡划给“胞波”缅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周总理从“胞波”缅甸返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中缅边境釆访,土著居民常常英勇的中国远征军,因从小无远征军方面教育故欠缺了这方面知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年没有远征军消息这是以后知晓的信息"中国远征军成立于1941年,同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国远征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人第一次踏出国门、赴海外作战。在盟国和国内统一战线的呼吁声中,中国政府为承担国际义务和自身安全,出兵缅甸。而处在中国远征军最前沿的,则是中国唯一一支摩托化步兵师——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二百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