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村看电影(原创)

淡然(李中尧)

<p class="ql-block">  说起看电影,现在的年轻人首先想到的是买上价值五十元的电影票,走进不上三百人的微型放映厅里,戴起三D纸质眼镜,观看一时间炒作得最火的大片,要么是贺岁强档大片,要么就像《长津湖》之类的极其震撼世人的国际大片。</p><p class="ql-block"> 而本文要写的内容恰恰不是这些,而是文革前后我们这些小屁孩看电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里,除了村里一年一度的唱大戏之外,就只能把文化娱乐的落脚点寄托在看电影上了。那时候文化娱乐生活极其贫乏,所放的电影随口都能表述下来,也无非就是如下的电影了,它们分别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鸡毛信》、《上甘岭》、《打击侵略者》、《烈火中永生》、《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看不见的战线》、《原型毕露》、《乔老爷上轿》、《刘三姐》、《阿诗玛》。还有八个样板戏的电影。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接近红卫兵》的电影,是老师带领我们敲锣打鼓到村外进行“接片”的</p><p class="ql-block"> 在村里看电影,不用说,喝过黑来饭,天还不黑的时候就去占座位了。今天就单单说说出村看电影的故事吧。</p><p class="ql-block"> 出村看电影,不用说都是晚上干的事。父母亲多多少少有些担心,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候很有狼吃人的故事,我琢磨不止那时候的人是食不果腹,就是食肉动物也饥饿到了极点,经常有羊圈丢羊猪圈丢猪的恐怖事情发生。所以在我们出村看电影的时候母亲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多相跟几个小伙伴,这样会更安全一点。</p><p class="ql-block"> 要说看的电影孩子们都是倒背如流,但是每次看电影都有新鲜感,大有乐此不疲的感觉。有的电影里的台词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 ,例如:“高家庄,实在是高”;“别看你今天闹的欢,就怕将来拉清单”;“这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 出村看电影几乎有不约而同之感,临近村耍电影,两三天前孩子们就都知道了。晚上六点多就出发了。我们院南面一院的东屋,男主家是公社手工业社的会计,家里的生活水平很是不错,况且她老伴不会生养,包养了一个儿子,可谓是家里的宝贝疙瘩,老会计给儿子买了手电筒,儿子的妈妈还给手电筒织了花花的手电筒套子,套子的两端缝了漂亮的背带,这样显得手电筒就更上档次了。我们十几个小屁孩出了村不约而同地凑在了桑家独生子的身旁,这是标准的“借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独生子的手电筒不是一直开着,而是时晃时灭,给我们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打心里说,在这样一支有手电筒的队伍里行走,的确安全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南征北战》的黑白片一个半小时很快就演完了,从邻村出来的时候,整个脑子还沉浸在电影的故事情节里,感叹解放军的战无不胜,感叹国民党军的愚蠢无能。</p><p class="ql-block"> 时下已进入了深秋,道路两边的玉茭都已成熟,在夜里秋风的吹拂下,发出了玉米叶呲呲啦啦的摩擦声。此时此刻,孩子们都有心照不宣的感觉,都三三两两走散了,都在路两边的玉米地里摸到了个头最大的玉米穗,插在自己的裤腰里,用上衣一捂,若无其事地哼着《公社是棵常青藤》的小曲心神不宁地回到了家里。</p><p class="ql-block"> 出村看电影是我们那个年代最最开心的事。关键是电影已经演过好几天了,孩子们都还在围绕电影的故事情节争论不休。</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打倒“四人帮”之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农村演电影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了:莘莘学子考上中专、考上大学要耍电影;添人进口要耍电影;牲畜下崽要耍电影,最后到了有耍电影的没有看电影的地步了。</p><p class="ql-block"> 出村看电影的故事讲到此为止。不知道其他村的孩子们那个年代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出村看过电影。感觉很能回忆起此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