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尧教育】—五尧乡中心幼儿园三宽教育《幼儿常见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巴啦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什么是不良行为?看到“不良”两个字,就意味着这种行为不是普遍认为的“好”行为。如果一个孩子让人感到厌恶,作为家长,要能够判断出孩子行为的性质,是这个年纪固有的发展行为,还是孩子特有的不良行为。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课程就由三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专家 陈艳老师主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界定不良行为,可以参考三个标准:</p><ul class="ql-block"><li class="ql-indent-1"> 妨碍了自己的成长</li><li class="ql-indent-1">影响了别人</li><li class="ql-indent-1">破坏了公共环境</li></ul><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幼儿常见的不良行为有打人、爱哭、插话和“十喊九不应”等。下面就逐一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了解正确的对应策略。</p><p class="ql-block"><br></p> 幼儿常见不良行为—打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原因分析</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ul class="ql-block"><li class="ql-indent-1">缺乏安全感</li><li class="ql-indent-1">排除不利因素</li><li class="ql-indent-1">榜样示范</li></u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些孩子自身缺乏安全感,每当别人靠近自己,或者做出搂抱的亲昵举动,孩子就认为这种身体接触是在打自己,出于自保,他也会先出手打别人。这种错误认知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小时候肌肤接触太少,亲密感的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些孩子打人是因为口头表达能力弱,于是为了减少表达不清的挫败感,采用了打人这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与孩子不正确的互动方式也是孩子打人的原因之一。有的家长把打孩子屁股或者把孩子扛在肩膀上作为表达亲密的方式,结果在家长榜样作用的影响下,孩子错误的把这些过大的动作当成亲密行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对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现孩子有打人的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做才好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要在日常增强安全感,增加演练。孩子的妈妈平时可以多搂搂孩子,抱抱孩子,告诉孩子靠近自己的人并不是要伤害自己,帮助孩子掌握好与人接触的分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增强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往往有一个特别“懂”自己的家长,孩子想说什么做什么,家长一看就明白,立刻替代孩子说了做了。这样其实限制了孩子正常表达的能力。家长就要改变自己的互动方式,孩子想说什么就让孩子把话说完,哪怕一开始词不达意,也要鼓励孩子继续说,以此增强孩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严格要求自己。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6岁之前都特别渴望和爸爸做一些有力量感的游戏。那么在做这些游戏的时候,家长要和孩子讲清楚,这是游戏,不是正常的人际交往的方式,以此给孩子建立起打闹与正常交往的界限。</p><p class="ql-block"><br></p> 幼儿常见不良行为—爱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原因分析</b>:</p><ul class="ql-block"><li class="ql-indent-1">哭是一种内在情绪的结果</li><li class="ql-indent-1">想获得安慰和同情</li><li class="ql-indent-1">胆怯、害怕</li><li class="ql-indent-1">遇到困难</li></u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是哭还是笑,都只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哭不等于怂、软弱、无能,但很多家长把“哭”当做是一个问题行为,这是一种对“哭”的偏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爱哭,尤其是在父母面前哭,很多时候是因为遇到了什么困难,胆怯、害怕,并渴望在家长那里获得安慰,家长要找出孩子哭的深层原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对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里有一个爱哭的孩子该怎么办?家长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简单粗暴地制止,对孩子说什么“再哭就把你扔出去!”在找到哭的原因之前,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心、放松、可以哭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哭,可能有很多原因,疼痛、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哭。家长要找出孩子哭的诱因,共情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想要帮助你,缓解孩子悲伤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 幼儿常见不良行为—插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原因分析</b>:</p><ul class="ql-block"><li class="ql-indent-1">对内容感到好奇</li><li class="ql-indent-1">存在疑问</li><li class="ql-indent-1">寻求帮助</li><li class="ql-indent-1">过于自我</li></u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别人说话的时候孩子总爱插一嘴,插话这种行为普遍被认为是没礼貌、不懂规矩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孩子为什么要插话呢?孩子爱插话,可能是对别人谈话的内容感到好奇,因为感兴趣,所以忍不住就想参与其中;还可能是对别人聊到的话题有疑问,谁?什么事?孩子忍不住想要了解;有时候,孩子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打断别人的谈话;另外,一些过于自我,以为所有人都得围着自己转的孩子也容易插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对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爱插话,家长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要因事制宜,如果是比较轻松的场合,孩子又对聊天的话题感兴趣,那就让孩子跟着听一听,也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是相机诱导,及时解答孩子的问题,如果家长赶时间,不妨让孩子先等几分钟,等自己忙完再去回答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是言传身教,如果孩子过于自我,最好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规则,比如想要打断家长谈话的时候,采用拽衣角的方式提醒家长。</p><p class="ql-block"><br></p> 幼儿常见不良行为“十喊九不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原因分析</b>:</p><ul class="ql-block"><li class="ql-indent-1">没听见</li><li class="ql-indent-1">没听懂</li><li class="ql-indent-1">故意的</li></u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5岁的孩子,当投入精力做一件事的时候,几乎可以完全不受外界干扰,所以可能是没听见家长的召唤。有时候家长说话语速太快,口齿不清,孩子也有可能没听懂家长的话。当然,也有孩子是故意不理不睬,假装听不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对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孩子没听见、没听懂、故意为之的这三种情况,家长可以采用统一的方式应对: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距离不要太远,最好近距离大点声说;对孩子的指令应该简洁明了,不夹杂“我都说多少遍了!”这种抱怨的话;不啰嗦重复;变个声调或者模仿动画片里人物的声音也是吸引孩子注意的好办法;说话的时候最好能和孩子眼神相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总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这节课讲了四种常见的不良行为,家长要清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会有各种问题如影随形,没有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完全按照家长期待的模样长大。其实任何一种所谓的不良行为都能够用智慧的方式化解,作为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了解这些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才能够准确判断,合理应对,及时纠正。</p><p class="ql-block"><br></p> 家长学习

孩子

家长

不良行为

插话

原因

幼儿

打人

自己

常见

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