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四月天,春光烂漫绽新颜。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疫情又一次席卷而来。我们不能外出欣赏阳春四月的美景,却依然可以相约在云端,感受教研的拂面轻柔。怀着对教研的热忱,在教务处的安排下,4月14日早上,同心县特殊教育学校听障语文组的老师们如约参加“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线上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接到群里的通知,大家都在积极地同备《赵州桥》这节课。</p> <p class="ql-block"> 《赵州桥》说课稿</p><p class="ql-block"> 一、说教材</p><p class="ql-block">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它从雄伟、坚固、美观这三个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p><p class="ql-block"> 结合单元主题,依据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要求、我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定位在:</p><p class="ql-block"> 1.知道赵州桥的特点以及修建原理。</p><p class="ql-block">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p><p class="ql-block"> 二、说教法学法</p><p class="ql-block"> “学贵有法,而教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谈话法、图文结合法、品读感悟法。学生则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在“读-思-议-想-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p><p class="ql-block"> 三、说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 (一)直接导入</p><p class="ql-block">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语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赵州桥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桥,今天我们继续赵州桥的神游之旅。</p><p class="ql-block"> (二)读中感悟,合作探究</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本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第二自然段。</p><p class="ql-block"> 1.找出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我针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出示投影片并采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引导学生知道第一句是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具体的描写。今后,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再通过指导朗读感受赵州桥的雄伟。</p><p class="ql-block"> 2.体会赵州桥的坚固,理解赵州桥巧妙的设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我让学生找出设计巧妙的句子,并画出来,然后议一议这种设计的巧妙和好处。(重点理解“创举”)。出示文字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对于第三段的学习,让学生默读找出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认识过渡句,讨论归纳出它“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找出重点词——美观。结合课文和图片感受栏板上精美的图案,最后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p><p class="ql-block"> 为了梳理课堂所得,加深学生记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作业。1.查阅有关桥的资料,了解过去、现在有些什么样的桥。再想象一下,未来的桥将会是什么样的,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2.收集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3.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p><p class="ql-block"> (四)说板书设计</p><p class="ql-block"> 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我的板书简洁、重点突出,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以上仅是我对这节课的初步设想,当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会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设与生成共精彩。</p>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的老师对周老师的《赵州桥》课程设计进行了教研和探讨。每位老师都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各抒己见,纷纷指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小结,这让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把自己的启发和感想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这是一种极好的状态,有交流就会有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就会有进步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水平越高的课堂,艺术成分越多,创造性要求也越高,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与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哲学上说,理想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而这却需要我们从实践中获取。相信在各位语文老师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追寻理想课堂教学中,我们能看到更多同心特校老师语文教育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一场教研活动就是一次精彩思维的碰撞,一场线上教研之约实现了智慧的分享。疫情无情但教育暖心,疫情限制了我们的活动空间,却阻断不了我们共研同长的步伐。在这特殊的时期,我们将继续怀揣对教育的热情,做实做优线上教研,一起努力,走向语文教育的诗意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