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申城有温度,建筑能阅读。</p><p class="ql-block">能够说出近现代人文故事的老建筑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瑰宝和骄傲!</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5日,风和日丽,经过华山路639~643号上海儿童艺术剧院,不由得被那一排白墙红瓦建筑吸引住了。原来的围墙拆除了,一目了然能够看清楚两处于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先后建造的房子。</p><p class="ql-block">华山路,旧名“海格路”,原是旧上海名流和外国人聚居地,也是上海为数不多、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静安区华山路639号</p><p class="ql-block">位于上戏对街的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建筑始建于1920年,已经超过一百年了。原为面向英国来沪的官员商人子女为主的寄宿制女子学校。</p> <p class="ql-block">静安区华山路643号</p><p class="ql-block">1930年在原来建筑西翼又扩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楼房,由新马海 洋行设计,开办美童学校;1937年加盖第三层,就是现在的模样。</p><p class="ql-block">1952年,中福会上海儿童艺术剧院迁入使用至今。也有七十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为何对这建筑有兴趣呢?只因为我曾经和不少年轻人喜欢话剧表演艺术,在1987年春节后,报名参加儿艺业余艺校举办的话剧表演训练班。</p><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87年2月报名后颁发的学员证。</p> <p class="ql-block">以下十一张当年的珍贵照片由傅建群先生(四人照中站立者,在《雷雨》饰演鲁大海一角)提供,深表谢意!</p><p class="ql-block">下图拍摄于1987年9月15日儿艺排练厅。</p> <p class="ql-block">儿童艺术剧院外的大草坪占地面积3000平米,露天草坪可与室内剧场进行互动,组织各类活动等。</p><p class="ql-block">学员们与儿艺负责人蒋院长合影,拍摄于1987年4月12日儿艺大草坪。</p> <p class="ql-block">当年年轻的男女学员都以穿红色衣服为时尚。</p> <p class="ql-block">1987年4月12日,来沪的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先生受邀来儿艺给我们学员讲解话剧表演的体会。英若诚先生曾经在北京人艺表演过多部话剧。改开后,他翻译了美国话剧剧本《推销员之死》,此话剧曾在国内公演过。</p> <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后,儿艺部分老师、我们艺校两个表演班学员与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先生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学员们与上戏授课老师魏淑娴女士合影留念。魏老师是学表演、教表演,把我们这些非专业学员都当成正规学员来认真传授。当年给我们授课的还有上戏的发音、形体等老师。</p> <p class="ql-block">现在看看白发苍苍的魏淑娴教授如何谈演员。</p> <p class="ql-block">1987年9月15日,我们艺校表演班部分学员在导演任德耀先生指导下,与蒋院长、奚纹老师在儿艺礼堂演出了话剧《雷雨》第四幕。</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演出后的合影。中间戴眼镜老者是任德耀先生。</p> <p class="ql-block">1987年10月9日,我们在上海青年话剧团表演厅再次演出了《雷雨》第四幕。前来观看的有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赵启正先生(最后排右一)、上海青年话剧团团长陈少泽先生(二排右一)等。</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演出结束后,演员和部分学员与领导们合影。我正式出演剧中老爷周朴园形象。</p> <p class="ql-block">1987年10月31日,我们学员汇报演出搞大了!在锦江饭店小礼堂(那可是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再次演出了《雷雨》第四幕。前来观看的有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先生(右五坐者)、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王荣璚先生(右四坐者)、锦江集团副总经理侯敏先生(右三坐者)、著名指挥家曹鹏先生(右二坐者)、复旦大学电教部主任徐通瑞先生(左一坐者)以及部分外宾。</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演出后演员和部分学员在台上与各位领导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88年3月18日,美国驻沪总领事暨其他官员前来观看英语话剧《雷雨》和英语古装剧《柜中缘》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话剧《雷雨》和古装剧《柜中缘》主要年轻演员合影,拍摄于1988年3月18日。</p> <p class="ql-block">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是由宋庆龄女士于1947年4月10日亲手创办的。</p><p class="ql-block">长久以来,剧院创作出《马兰花》等近300个题材各异的优秀剧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p> <p class="ql-block">1946年秋,宋庆龄对著名戏剧导演黄佐临表示,对于贫苦儿童,不能只给他们吃饭和穿衣,还要给他们精神食粮,要使他们看到未来,因此想请他帮助创办儿童剧团。黄佐临通过在上海文艺界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刘厚生的介绍,找到从事戏剧工作的张石流和任德耀着手筹建剧团,并决定将鲁迅翻译的苏联小说《表》改编成儿童剧。1947年4月10日,《表》在兰心大戏院举行公演,宋庆龄请来许多小观众,其中有不少是福利站的孩子,宋庆龄坐在孩子们中间,看到这些孩子陶醉的神情,既高兴,又感慨。后来,儿童剧团从贫民窟中挑选出一些少年进行训练。</p> <p class="ql-block">上海解放后,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宋庆龄工作繁忙,却仍将儿童剧团挂在心头。1952年9月3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三周年,她亲自带领儿童剧团赴北京演出。</p><p class="ql-block">1957年1月,宋庆龄得到一些少数民族服装后,专门写信给中国福利会秘书长李云,要她安排将这些服装转赠给少年宫或儿童剧团。</p> <p class="ql-block">1957年4月10日,儿童剧团经宋庆龄批准改名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p><p class="ql-block">1958年2月1日晚7时,新改建的儿童艺术剧场(当年是位于延安中路近陕西路口。改开后,因建造延安路高架拆除了)正式开幕。首演剧目为儿童剧《马兰花》和《枪》。</p> <p class="ql-block">马兰花剧场</p> <p class="ql-block">以上五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6月12日。</p><p class="ql-block">以下二张照片拍摄于2022年3月15日。</p> <p class="ql-block">上海儿童艺术剧院从2004年开始,积极筹备建筑起一座专演儿童剧的排演厅——马兰花排演厅。分为两个剧场:一个460座位的剧场,还有一个120座位的亲子空间。</p><p class="ql-block">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马兰花剧场位于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址内,剧场有二个剧场组成,大剧场为“马兰花剧场”,马兰花微剧场为“多功能小剧场(又名黑匣子)”。</p> <p class="ql-block">马兰花剧场设二层观众席,阶梯排座,座椅477个,使整体观众厅的视线视点与听觉都能达到最佳的效果。</p><p class="ql-block">现代年轻人已经将看话剧作为一种时尚了。儿艺也不短上演新编剧,吸引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培养未来新一代话剧观众;说不定以后的影视剧演员也会从他们中诞生。</p> <p class="ql-block">现代年轻人已经将看话剧作为一种时尚了。儿艺也不短上演新编剧,吸引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培养未来新一代话剧观众;说不定以后的影视剧演员也会从他们中诞生。</p> <p class="ql-block">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东面隔壁是中福会托儿所。</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亲手创办的中福会少年宫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全国第一家少年宫,我们从小就称它为“市少年宫”。</p><p class="ql-block">地址:静安区延安西路64号。</p><p class="ql-block">电话:021-62494074;021-62481850</p> <p class="ql-block">徐汇区五原路314号</p> <p class="ql-block">中国福利会简介</p> <p class="ql-block">此建于1932年的独立式三层花园住宅,宋庆龄于1949年在此创设了中福会托儿所。</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五原路314号花园住宅的立体建筑模型,由徐汇区图书馆制作,现陈列在武康路393号甲“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大厅内。</p> <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阅览和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