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珏在网上晒他的湖北钟祥显陵照片,其中说到显陵是由“王墓”改造而来。这里就有了许多故事,也就有了许多“陵问”(套屈原《天问》句式)。<div> 明朝的皇帝陵墓通常说只在南京、北京,南京实际只有一个帝陵:朱元璋的孝陵。他的继位者是他皇孙朱允炆,后来被他叔叔推翻,不知所踪。这几天北京卫视正在演这一段故事,所以朱允炆没墓。从明成祖、朱元璋的老四朱棣迁都北京,明陵都在北京,也就是十三陵。十三陵之外 ,香山前面林科院后面还有一陵,是当年英宗被蒙古俘虏,北京由于谦一伙扶上台的景泰帝陵墓,后来英宗复辟,不承认景泰帝,把他葬在了皇陵区外面。</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可怜兮兮孤零零的景泰陵</font></h3><div><br></div><div> 就连吊死煤山(今景山)的末代皇帝崇祯,在十三陵也有一个小小陵园。</div> 怎么远在湖北的钟祥又有一个帝陵呢?<div> 帝陵就是帝陵,为什么又是由“王”墓改造的呢?这里埋葬的是哪个“王”,又是谁改造成皇帝陵的呢?</div><div> 按照皇家规制,贵族是不能随便“死”的。皇帝、皇后之死叫作“崩”,别的任何人不能随便“崩”。亲王、公主、封了爵位的贵族之死叫作“薨”(hōng),一般人之死才叫死。当然,还有一些忌讳的隐语,譬如皇帝之死也叫“大行”“龙驭”;一般人也可以说“殁”,或者文雅一点“西行”,土一点“走了”“没了”,等等。他们的归宿地,也就又有不同的名称。皇帝的墓叫“陵”,亲王的墓叫“园寝”,一般贵族的墓可以叫“坟”,北京就有“公主坟”“八王坟”之类。老百姓的也就叫墓,叫坟,再落魄的只能去“乱葬岗”了。这个“显陵”到底是陵还是园寝呢,需要墓主出来“显灵”吗?<br></div><div><br></div><div> 原来,这里埋葬的是明世宗朱厚熜(cōng,他们这一辈是厚字辈,名字取火字旁)的父母,兴王朱祐杬(“祐”字辈,名字取木字旁)夫妇。因为兴王薨的时候由当朝武宗正德皇帝赐谥号“献”,所以也称为“兴献王”。但是他的儿子后来做了皇帝,就追尊父亲为皇帝,于是就有了改造坟墓,改称“显陵”一说,也就有了这个皇帝的奇葩故事。这个皇帝就是嘉靖皇帝。<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馅饼砸到头上的皇帝</b></h1><div> 嘉靖(中国古代的皇帝常常在位要换好几个年号,从明朝开始,基本上一个皇帝就用一个年号,不再常变,所以人们就习惯了以年号称皇帝。本文为朋友们阅读方便,一般也就以年号称皇帝吧。)本来是轮不着他当皇帝的。他的父亲是成化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而且是庶出。所以,成化皇帝的嫡长子继承皇位(前面也有两个哥哥,早夭),是为弘治皇帝。弘治的长子正德再继承皇位。若无意外,按照中国的宗法制度,就这么一代代传下去了。<br></div><div> 那些成化皇帝的庶出儿子或幼子,虽然不能当皇帝,老皇帝也不能亏了他们,都封了王。朱厚熜的父亲就被封为兴王,王国就在安陆州(即今湖北钟祥)。于是老父亲高高兴兴地在安陆州兴建王府(当然按惯例,也早早地看好“吉地”,修建园寝)。朱厚熜就在安陆州王府里出生。从小过着小王子的优哉悠哉的生活。正常情况下,他们兴王这一支在安陆也就一代代住下去了。<br></div><div> 朱厚熜12岁上,他的父亲,老兴王薨了(其实也算不上多“老”,40多岁)。第二年,当朝正德皇帝把老王爷的爵位袭封给了只有13岁的朱厚熜。这时候这个小“王爷”还在家读书呢。不过这孩子读书倒还是比较认真的,念得不错。<br></div><div> 15岁上,京城传来凶信,皇帝崩了。15岁的小兴王也不知道这个“凶信”与自已有多大相干。但是朝廷里却慌了:正德皇帝无后!<br></div><div><br></div><div> 中国帝制中继承人选择的原则有三,曰:立嫡、立长、立贤。也就是说,首选是立嫡,也即皇后所生的儿子;其次是立长,在皇后有多个儿子,或皇后无子,嫔妃有子的情况下,选年龄较大的一个;如果虽有嫡或长,此人却实在不成器,能力、品格都有问题的情况下,就选一个德才兼备的儿子。但是这三原则中的前提,却是皇帝必须有儿子。然而正德皇帝的皇后和妃子们却没有任何一个给他生下一儿半女。<br></div><div> 皇帝没有子嗣,也有办法,依宗法制,大宗无子,就从小宗中选。这个宗法制度,是从西周确定下来,实行了两千五百年的规矩。帝、王的直系子孙称为大宗,依“嫡、长、贤”原则传代。没有被立为继承人的其余儿子,在各自成家,繁衍后代时,就成为小宗。小宗也依这个原则立嫡、立长,所立继承人为自已宗室里是大宗,其余兄弟是小宗,以此类推……<br></div><div> 《明史》正德皇帝的“武帝纪”这样记载:皇帝自知不行了,说“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所谓“天下事重”就是指继承人问题。也就是说,他弥留之际,托太后和内阁重臣共同商议继承人问题。<br></div><div> </div><div> 于是内阁大臣就和皇太后商量了。正德的爷爷儿子甚多,正德的父亲是老大。也就是说,正德的父亲还有很多弟弟,这都是小宗。小宗中以分封在安陆州的兴王最为年长。兴王刚薨不久,小兴王才十几岁,比较好控制。于是决定,以刚刚崩逝的正德皇帝的遗诏的形式发布,由正德皇帝的叔叔的儿子,也就是小兴王、正德的堂弟朱厚熜为皇位的继承人。<br></div><div> 大位不可久虚。朝廷立马派出一个公爵、一个侯爵、一个大学士组成的庞大迎帝队伍,捧着遗诏和金符,从京师长途跋涉11天,来到今天湖北省的钟祥县。北京到今天钟祥,高速公路是1187.5千米。如果走11天,平均每天要走108千米。以当时没有高速公路,王爷、侯爷、文官、随从们只能乘轿、骑马和步行,这也真是难为了。</div><div> 一个天大的馅饼砸到了偏远地方一个15岁的少年头上。<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爸是我爸</b></h1><div> 这个少年朱厚熜,可不是一般的15岁孩子,读书读得精明得很。从哭拜父亲的园寝北上,连头带尾走了21天,到了良乡,他不走了。</div><div> 礼部的官员赶快赶到良乡,向候任皇帝呈上了准备好的皇帝即位礼仪程序。这孩子仔细一看,不干了。他说:这份礼仪让我按皇太子即位的礼仪行事。可是遗诏是让我即皇帝位,不是让我来当太子的。大臣们可没想到,一个15岁的小孩,居然在字里行间这么细抠,赶快劝说:先进城,先进城。<br></div><div> 到了城门口,正阳门外,礼部官员请他从东安门(今东华门)进宫,先到文华殿休息,择日登基。他却无论如何不走了。他说,东安门是皇宫的旁门,我既是来当皇帝的,凭什么让我走旁门?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只好向皇太后汇报。皇太后出了个主意:就在郊外(当时的北京,还没有建造外城,即东西便门、左安、右安诸门还不存在,前门外就是郊区),让大臣们上表劝进。</div><div> 按照历史传统,新皇帝劝进,要三劝三让,候任皇帝说什么“小子何德何能,当不了皇帝”,大臣们再劝,如此折腾表演一番,候任皇帝表示勉为其难,这就算是承认了当皇帝。这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从大明门正门进入皇宫,当天朝见太后,正式登基,定明年为嘉靖元年,才算了了一桩大事。<br></div><div><br></div><div> 大臣们了了一桩大事,皇帝可没有“了”。他总觉得,大臣们没有把他看作从正枝上位的皇帝,心里有障碍。于是他提出,要尊自已的父亲为皇帝。要说他的意见也不是没有先例。明朝的老祖朱元璋,爸爸当然不是皇帝。可是他当了皇帝以后,就把老家凤阳建为“中都”,把自已的爸爸、爷爷、老祖儿都尊为皇帝。为他们修建皇帝陵园。所以他命令群臣讨论对自已父亲的尊称。结果让他大吃一惊。</div><div> 群臣上表的大意是说,您是正德皇帝的堂弟,既嗣了正德的位,就应该称正德的父亲弘治皇帝为自已的父亲,称自已的生父兴献王为皇叔父。</div><div> 管伯父叫爸爸,管爸爸叫叔叔,嘉靖大怒,坚决不干。<br></div><div> 接着,嘉靖决定把老娘接来京师享福。老娘走到通州,礼部议定进京礼仪,说走东安门进宫。嘉靖不同意,发回重议。重议的结果是如果走正阳门进城,那就走大明门的左门(大明门位于正阳门后面,相当今纪念堂的位置,1959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其间另有故事,此处不提。)</div> 大明门是皇城的大门,有三个门洞。通常只有皇帝可以走正门。走左门是旁门。皇帝还是不干。又争执许久,群臣不得已,只得让皇帝老娘从大明门正门进了皇宫。<div> 这类“我爸是我爸”的问题,皇帝和群臣争争吵吵闹了三年,史称“大礼议”。到嘉靖三年,事情终于闹大了。<br></div><div> <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左顺门血案</b><br></h1><div> 嘉靖三年七月的一天,有朝臣200多人,来到皇宫左顺门(清朝改称协和门)外。左顺门是外朝的东门,就在午门后面的广场东墙。大臣上朝一般都是从东安门进宫,走左顺门进三大殿。左顺门外是紫禁城东路,直接挨着文华殿。</div> 文华殿是皇帝上课的地方,由大学士们给皇帝讲授古代经典和帝王之学。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事情,所以殿内设有祭祀和斋戒之所。嘉靖笃信道教,常常要斋戒祭祀。这一天,下了朝,嘉靖就到文华殿斋戒。忽听门外闹闹哄哄,就派太监出去看看。太监报告说200多大臣们聚会在这里,争论皇帝的父母应该如何尊称。嘉靖让大臣们赶快散去,大臣们不肯,大多数都不赞成皇帝尊自已的父母是“皇考”“圣母”。官员们不但不散,还越闹越凶,伏地不起。有人大声呼喊口号,“撼门大哭”,“声闻阙廷”。嘉靖大怒,命令“廷杖”。<div><div><br></div><div> 廷杖就是打屁股。锦衣卫围拢上来,当场把二百多体面大臣拖倒在地,扒下裤子打屁股。一时左顺门外血肉横飞,地上血迹斑斑。结果打死18个(包括当场没死,回去因伤致死的),下狱100多人,其余或是免官,或是充军,成为一件从古未见的宫廷奇案。<br></div><div><br></div><div> 百官到底闹不过皇帝,从此以后,皇帝确立了自已的权威,嘉靖的父亲终于被尊为“皇考”,追尊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母亲尊为“圣母”,称“章圣慈仁皇太后”,而正德的父亲弘治皇帝则称为“皇伯考”(已故父亲称考、母亲称妣)。<br></div><div> 当然,父亲既然是皇考,父亲的园寝也就不再称园寝,而要改为皇陵了。安陆州大兴土木,终于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一座不是皇帝的“帝陵”:“显陵”。<br></div></div>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宫婢之变</b><br></h1><div> 嘉靖看到了自已权威的力量。一方面,他利用自已的权力,力图励精图治。他整顿吏治,惩治贪腐,减轻赋税,整肃科举,一时呈现出清明景象。但另一方面,他也把自已的权威用在个人的欲望上,固执己见,为所欲为。</div><div> 嘉靖信道,做了皇帝更想长命百岁,于是崇信道士。道士向他进言献长命方剂,他也深信不疑。这些方剂是要做成药丸。这种药丸要采用十几岁女孩初潮的经水,称为“红丸”。</div><div> 为制红丸,嘉靖选召了一批十几岁的女孩当宫女,就为采女孩们的经水。 <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唐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宫里对待这些女孩太苛刻了,实在有难于忍受的时候。终于,嘉靖二十一年十月的一天,一帮宫女决心杀死皇帝。杀死皇帝!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们的后果是可以想见的。但是她们不管不顾了。夜晚,趁嘉靖熟睡中,16个宫女溜进皇帝寝宫。她们做好了分工,谁管蒙住皇帝的脸,谁管按信皇帝的脚,谁管栓绳子,谁管拉绳套……毕竟,都是十几岁的女孩,谁也没杀过人。管系绳套的杨金英在拴绳套的时候,拴成个死结。绳子是套上了,两边死劲拽绳子,嘉靖两眼翻白,绳套却却怎么也拽不紧。赶到警卫们跑来,皇帝已经是半死不活,却还在气喘不停。<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br></div><div> 这16个宫女是都被砍了头,但是这事的具体起因是什么,到底有没有幕后主使,史书一直语焉不详。而此后的嘉靖皇帝,虽是活了过来,却性情大变。从此他不再上朝,成为一个二十年不上朝的皇帝。虽然二十年不上朝,可嘉靖却牢牢控制着大明的最终决策权。他只在后宫修炼道术,国家大事的日常处理,交由内阁办理。内阁的阁员和首辅大臣必须到宫中向他请示汇报。<br></div><div><br></div><div>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嘉靖后期的精神状态。<br></div> <h5> <font color="#9b9b9b">别误会,这不是《山河月明》的朱皇帝,也是陈宝国扮演的《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皇帝。</font></h5><div><br></div><div>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嘉靖皇帝崩于乾清宫,年六十岁。</div><div><br></div><div> 嘉靖的陵在昌平十三陵,名永陵。1999年,北京市钱币学会在地处十三陵的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培训中心开会,我受邀与会。会间闲遐时在乡间散步,也曾经走到过永陵,只见已经颓圯荒凉。只是不能入内。<br></div> 据说永陵规制不小,近年已在修复,不知道现在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