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研聚合力,不忘初心绽芳华

<p class="ql-block">  时光不语,踏春而来,桃花艳,柳丝垂,莺声娇,在人间四月, 听见生长的喜悦,静候思考的芬芳。4月13日下午,实验小学教务处杨静主任和二年语文组全体教师再次齐聚云端,针对第五单元教学进行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有幸邀请到了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语文教研员刘壮老师莅临指导。</p><p class="ql-block"> 会议由二年组教研组长马立志老师主持。她提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今天,我们再一次隔空相聚,开展教研活动,就“如何让线上教学更有实效”这一研修主题对第五单元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p><p class="ql-block"><br></p> 王燕老师从单元整体建构入手,解读单元说明,单元学习重点,线上教学辅导重点内容及辅导形式。 <p class="ql-block">单元说明</p><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3篇课文。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有人物,也有动物,毎个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启示。</p><p class="ql-block">单元学习重点: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重构,有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人阅读素养的基本体现,也是读者能从文本中获得熏陶和启迪的基本保证。本单元3篇课文中的人物和角色,在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时,有的对,有的错;有的先糊涂后清醒,有的先迷惑后醒悟,学生读后应该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本单元引导学生从故事的不同侧面谈看法,或联系实际,谈生活中类似于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加深理解,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或从故事中的不同侧面发散思考,获得不同的感受。“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是继二年级上册“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p><p class="ql-block">线上教学辅导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识字</p><p class="ql-block">指导目标:1认识5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7个词语。</p><p class="ql-block">  辅导方式:</p><p class="ql-block">要通过课件展示,线上交流,讲解,汇报,运用多种方法识记会认字,强调重点字的字音字形,提醒学生注意会写字中重点生字的个别笔画,在线上辅导课堂上当堂完成生字书写,然后通过钉钉家校本逐一批改学生作业,关注重点学生重点生字的书写,因材施教,及时纠正个别同学的小错误,同时鼓励提倡孩子查字典,主动了解生字的含义,积累词语,扩大识字量。在钉钉群中进行优秀作业评选,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p><p class="ql-block">朗读</p><p class="ql-block">指导重点:</p><p class="ql-block">本单元人物对话较多,朗读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这不仅有助于字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也为后面“有感情地朗读课义奠定基础。教材在《画杨桃》课后提出“注意对话的语气”,在《小马过河》课后提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恰当的语气”的要求,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角色体验,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p><p class="ql-block">辅导方式:</p><p class="ql-block">线上辅导针对不同课文的教学重点,对重点句子范读,在线上辅导课上自由练读,连麦指名读,赛读,及时评价,及时指导。之后在钉钉群中上传朗读视频,学生自由选择观看,模仿,练习,鼓励感兴趣的同学自愿通过出口成章平台练习朗读,获得及时评价,然后教师根据平台反馈数字:比如易错字音,在下一次辅导课上再次进行强调,重点指导。</p><p class="ql-block">实践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1、 亲子共读,和父母或兄弟姐妹分角色朗读课文《小马过河》。</p><p class="ql-block">2、 讲故事《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3、 背诵从《弟子规》中节选的内容。</p><p class="ql-block">4、 美化设计班级《图书借阅公约》。</p><p class="ql-block">5、 收集寓言故事,做一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p> 安光辉老师解读《寓言二则》线上教学辅导重点 第12课《寓言二则》包括《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中,故事条理清楚,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br>本节课教学目标:<br>1、要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br>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br>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br>线下辅导:<br>《亡羊补牢》在线上直播课观看的基础上,主要带领孩子们巩固会认的字,检查识字情况,在线上随机抽查学生进行认读,掌握学生识字情况,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字,利用熟字识记、结合语境识字、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等。再将要求会写的字带着孩子们书写,强调笔顺,并进行组词,在本上当堂完成,来巩固字音,字形和字义。<br>《揠苗助长》以揠苗为线,通过弄清那个人为什么揠苗,怎样揠苗,明白揠苗的结果来逐步引导学生读悟课文,从中体会种田人的急切、兴奋、得意、后悔的心理变化,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在朗读指导时,要读好人物对话,读好表示动作的词语。在线上课堂进行实时指导,学生在出口成章平台进行朗读。<br> 董宝祥老师解读《画杨桃》线上朗读教学辅导重点 一、《画杨桃》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br>二、课文分为四部分<br>第三部分老师说的一段话,是理解全文的难点。这段话讲了两点意思。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br>可从下列角度进行引导:<br>1.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br>2.是如果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与我们想的不一致,我们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也许别人想的、说的、做的是正确的,我们不能随便嘲笑别人。<br>然后可以把本文说明的道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可相机提问:"这个道理仅适用于画画吗?"让学生理解老师话中的道理:不仅适用于画画,而且适用于做任何事情。<br>线上时间比较短,可以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让其他学生课下和家人进行适度讨论,谈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说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br>三、朗读指导<br>本文细致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展现出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本课人物对话较多、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加强学生的朗读实践,发展学生语感。<br>如:“我”的画交出去的时候。几个同学“哈哈大笑”,嘲笑“我”:“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朗读时要带着反问、指责的语气,与后文同学们的态度形成对比。老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反复读文中对话部分,掌握对话的语气,体会同学们态度前后的变化。<br>四、北方的孩子对杨桃可能不太熟悉,可以布置孩子们先了解一下杨桃。 赵丹老师解读《画杨桃》线上识字教学辅导重点 <p class="ql-block">13课《画杨桃》要求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图画 老师”等11个词语。</p><p class="ql-block">会认字需要重点掌握多音字“倒”dǎo和dào的两个读音,并会组词:摔倒 倒车</p><p class="ql-block">读准“诲、晌”的音节</p><p class="ql-block">会写字10个,首先从结构上进行区分</p><p class="ql-block">全包围:图 半包围:座 独体字:页</p><p class="ql-block">上下结构:室、交</p><p class="ql-block">左右结构:课、摆、哈、抢、嘻</p><p class="ql-block">需要重点强调的“图”字的笔顺先外后里再封口。“座”字上边有一点别丢掉。“页”字最后一笔是一点。“抢”字右半部分“仓”字,不要写成“仑”。“哈 嘻”两个字的口字旁要写得小且靠上,左短右长</p><p class="ql-block">语文预习课堂上没有写生字的时间,所以下午辅导课重点关注生字,对上午教学进行有效补充。</p><p class="ql-block">带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联系生活识字、动作识字、偏旁归类识字、看图识字、联想识字等,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进而爱上生字。</p><p class="ql-block">在字词教学中 ,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旁表义的规律来识记生字、了解字义 ,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语境等方法,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以便更好的让学生加深理解。</p><p class="ql-block">同时也通过幻灯片、小视频等方式同大家分享了几种快速识字方法:如:编儿歌识字法、谜语识字法、故事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等让大家明白了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言生动简洁,表达顺畅自如,大家解决了在字词教学中的困惑。</p> 郭娜老师解读《小马过河》线上识字教学辅导重点 《小马过河》识字 写字线上辅导<br>郭娜<br>第14课《小马过河》是一篇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对故事情节不陌生。线上辅导应该结合孩子上午听课情况,重点放在指导孩子识字、写字和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上。下面我就从识字和写字这两方面说说。<br>一、识字。<br>本课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可指导学生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自主识字,也可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还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br>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读音指导。<br>1、字音:<br>“试”的声母是翘舌音“可以通过组词,如“考试、试验”进一步巩固读音。<br>“棚”的读音跟声旁“朋”完全一样,可利用“朋”来认读“棚”,注意韵母是“ eng ",能误读为“ ong ”。<br>多音字:“坊”,在“磨坊”中读第二声“ fang ",。在“街坊”中读第一声“ fang "。要结合具体词语进行辨析,读准字音。<br>2、字形:<br>(1)联系字义来识记字形。<br>“棚、磨、挡、伯、浅、刻、蹄”等字,可结合图片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字义,再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石慶”是一种粉碎工具,以前是用石头做的,所以“磨”为石字底;“浅”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br>(2)编口诀识记。<br>“駄”可编口诀“大马驮东西”。“突”上部分表示洞穴,下面表示狗,可编口诀:“狗从洞穴中突然钻出”。<br>(3)熟字对比识记。如,浅一钱、刻一该、伯一拍、挡一当。<br>(4)同偏旁归类识记。“叹、唉”,都是口字旁,可相机复习巩固学过的语气词或者表示声音的词。<br>(5)扩词连句复现,整体识记。<br>刻:刻苦、片刻、立刻<br>既:你既然来了,就应该勇敢地试一试。<br>二、写字。<br>本课要求会写8个字。“愿、意、该、刻、突”等字的点画较多,要注意点画的不同方向,还要注意不要漏写。“愿、麦、突”等字,有撤捺的笔画,要注意起笔和收笔的位置和轻重,撤捺写舒展些。注意辨析“该、刻”两字的异同,再指导正确书写。<br><br><br><br> 杨旭红老师解读《小马过河》线上朗读教学辅导重点 《小马过河》一文对话较多,是本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所以教师要重视朗读训练和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角色说话时的不同心情和语气,比如老马说话亲切;老牛说话沉着;松鼠说话急切。小马说话时的心情变化比较复杂,开始是高兴,接着是犯难,然后是犹豫,后来是难为情,最后是毫不犹豫。<br>  1.根据提示语,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比如:“松鼠拦住他大叫”读这句话时语调稍高,语速稍快,要读出十分着急、担心的语气。<br>  2.读好问句。文中有十多个问句,多是疑问句,也有反问句。比如“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既体现礼貌,还要读出疑问语气。<br>  辅导课时老师针对以上指导后进行适当范读,由于时间有限,可以看情况适当进行有效的分角色朗读课文。<br>  有效运用“出口成章”平台布置课文朗读训练,根据后台的统计结果和数据在第二天的辅导课上给予强调纠正。<br>  本篇课文是很好的课后实践活动素材,课后孩子跟爸爸妈妈以及家庭成员进行分角色诵读。 马立志老师解读口语交际课和《语文园地五》线上辅导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是“图书借阅公约”。设计意图是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教给学生运用贴切的口语表达处理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br>首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公约”——指大家一起制定并共同遵守的章程、约定。一旦制定下来,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它。<br>其次,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交际方法<br>1、初次讨论,梳理借阅问题。引导学生按照借书、护书、还书、违规处理四个方面进行问题归类。<br>2、再次讨论,探讨解决办法。<br>分组,每组讨论解决一个问题,最终合成班级图书借阅公约。<br>3、小组讨论公约,学会发表意见。<br>(1)每个组员都要主动发表意见<br>(2)发表意见时,用上“我认为”“我觉得”“我建议”等语言。<br>(3)当一个组员发言时,其他组员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作补充准备。<br>4、集思广益,形成借阅公约。<br>(1)小组推荐代表交流<br>(2)引导评价第一小组的发言<br>评价要点:是否能解决具体问题;意思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br>(3)引导补充:借书管理中还有什么需要大家遵守呢?<br>(4)第二至第四组交流汇报评价补充。<br>(5)补充或修改,合成班级图书借阅公约 语文园地五<br>一、“识字加油站”<br>一类是厂字头的字,一类是穴宝盖的字。<br>1.让学生了解厂和穴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明白带厂字头的字,可能与居住场所有关。穴宝盖的字多与洞穴有关。<br>2.读准字音,记忆字形。<br>3.拓展交流其它带有厂字头和穴宝盖的字。<br><br>二、"字词句运用”帮助学生准确使用词语,并感受读好这些词语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br>第一部分,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读词语,然后理解词语的意思,再联系生活,交流九种笑的情形,可以用造句的形式来说。最后还可以拓展一下,你还知道哪些含有笑的词语。<br>第二部分: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导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br><br>三、"我的发现”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秘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首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再说说这种类型的词语。<br><br>四"日积月累”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自由读,指名读,读准字音。多种形式读,感受韵律美,大致理解内容,最后再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哪些我们做得好,哪些还需要改进<br><br>五"我爱阅读”<br>自由读,读准字音,说说故事大意,启发思考,你同意老爷爷的话吗?最后小结,结合本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懂得:事物的好和坏是相对的,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不一样,甚至可能相反,同时也提醒我们,遇到问题要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总盯着不好的方面,要善于发现每一件事情背后的积极意义。<br>拓展阅读:《塞翁失马》<br>课后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冰波 <p class="ql-block">  线上教研,智慧相连,老师们从不同角度对本单元的教材进行了解读,这对于解决线上教学中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大家交流着线上教学内容值得商榷的地方;交流着语文要素在线上课堂如何落实,交流着线上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处理;也交流着如何在线上课堂落实“双减“,提高课堂效率。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中、在一点点深入的思考后,智慧之花在交流中绽放,真正做到了虽“知易行难”却“渐入佳境”,其乐融融。</p> 刘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二年组的教研是富有实效的,达到了以研促教的目的,同时,对今后的线上教学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第一、教师要结合线上录播课的教学实施情况,紧扣教材教学目标,查缺补漏,有针对性的夯实重点,切实引导孩子预习到位,为线下复课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教师要结合学情,抓住重点,恰当取舍,以识字写字教学重点,抓重点生字训练,不要面面俱到,要有的放矢。第三、教师落实朗读训练目标时一定要重视范读,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身临文境,这个单元的每一篇教材都是朗读的好素材,要深入揣摩,充分利用,引导孩子读有所获。 教务处杨静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总结,对全体一线教师再次提出要求,大家要以提高线上教学质量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重点,结合实际,深入钻研教材,结合本班学情,确定切实可行的线上教学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制定扎实有效的线上教学的措施,为顺利实施本单元教学提供有效保证。<br><br> 线上教研聚合力,不忘初心绽芳华。坚守云端课堂,助力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携手前行,我们坚信:最好的时光永远在路上!

学生

识字

朗读

生字

重点

线上

识记

教学

单元

杨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