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路街道杨习武小学】送教到家【六】——@学生、家长、教师心理调适指南

渤海路街道杨习武小学

<p class="ql-block">近期,</p><p class="ql-block">不少孩子焦虑、懒散、逃避学习……</p><p class="ql-block">老师家长别紧张,</p><p class="ql-block">这份“心理调适指南”</p><p class="ql-block">帮助你一起破解难题!</p> <p class="ql-block"> 学生篇</p> <p class="ql-block">1.调整你的生物钟</p><p class="ql-block">入校学习,同学们要开始从“线上模式”转换为“线下模式”,早上需要提早起床时间,晚上要按时入睡。</p><p class="ql-block">可能仍有部分同学暂时没有调整过来,导致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也是很正常的,需要继续坚持学校的生活节奏和规律,课后及时回顾当天知识点,查缺补漏,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充沛精力,清醒头脑,有条不紊地帮助自己恢复到良好的学习状态。</p> <p class="ql-block">2.制定你的新规划</p><p class="ql-block">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个评估:是否跟上了老师安排的整体进度?有哪些没掌握好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现状,及早确定学习方向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计划,并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的具体任务,让自己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p><p class="ql-block"> 线上学习以来,大家对网络、手机、移动设备的使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依赖,学习的方式也与线下课程完全不同,是时候逐步调整:客观上减少设备的使用,必要时可采取“隔离法”;主观上通过“冥想法”让自己回到积极发言、互动频繁的教室里,帮助自己尽快调整。</p> <p class="ql-block">3.必要时善求助</p><p class="ql-block"> 学会适时寻求支持,充分利用资源,是一种智慧。</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自己难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时,可以向身边的小伙伴倾诉表达,在分享喜悦、分担压力的过程中,会让你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也可以与老师交流探讨,让老师更充分了解你面临的困惑与问题,给予你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还可以和家人沟通交流,让他们有机会走近你的内心,给予陪伴与鼓励。</p><p class="ql-block"> 当然,学校的心理老师也是你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可以帮助你更顺利地度过疫情后的学习适应期,走出困境与迷茫。</p> <p class="ql-block"> 家长篇</p> <p class="ql-block"> 提供收心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1.榜样示范,规律作息助过渡 </p><p class="ql-block"> 家长自己可以有意识地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生活作息表,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按时用餐、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等等。</p> <p class="ql-block">2.开个家庭会议,帮助孩子复盘总结</p><p class="ql-block"> 通过一起复盘,可以帮助孩子总结最近居家时间里的成就事件,提升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时发现一些问题,制定改善计划,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行动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个心理暗示,让他们明白要和居家学习生活说再见了。</p> <p class="ql-block"> 要引导而不是唠叨</p> <p class="ql-block">1.平和心态,学会自我减压</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情绪轻松的父母,保持平常心,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包容孩子内心的紧张不安。这会使孩子降低“防御”心理,孩子会更愿意主动和父母分享交流并听从合理的建议。</p><p class="ql-block">2.耐心倾听,抛弃想当然的思维 </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跟你的看法不一样时,不要认为你的想法就是孩子的想法,少说话,不急于劝说孩子,也不急于发表意见,先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想法,避免误会和冲突,创造沟通空间。</p><p class="ql-block">3.温柔沟通,让孩子敞开心扉</p><p class="ql-block"> 温柔地对待孩子,可以更好地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在与孩子沟通时,温柔的言语,可以让孩子卸下防备,愿意接受,愿意和你聊聊自己的内心感受。</p> <p class="ql-block"> 教师篇</p> <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收心”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状态。教师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p> <p class="ql-block">1.以身作则,率先“收心”</p><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精神抖擞,给同学们做榜样。教师自身要提前“收心”,率先从居家的状态中调整过来,这样才能带领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新学段有一个良好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2. 开展活动助力心态调适</p><p class="ql-block"> 学校可以通过班会、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心态调适等教育,让学生了解收心的意义与方法,重申所在学校、班级、团队的奋斗目标,使学生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p><p class="ql-block">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居家收获汇报会、励志故事会、即兴演讲赛、心理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校集体生活中来。</p> <p class="ql-block">3. 精彩课堂巧妙引导</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课堂教学”最为关键,教师要精心备课,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把握教学质量,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和竞赛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把他们迅速吸引过来,尽快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p>

孩子

学习

学生

收心

教师

自己

调适

可以

老师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