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事-溯源谈根

禺草号汉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汉阳柏泉三甲张氏三修《张氏家谱》</p><p class="ql-block">听得春花秋月话,识得如云似水心。以前常有人问:“柏泉三甲张氏,三甲指的什么?”当初只能泛泛回答:“以往保甲制度的划分,柏泉有三甲张、六甲张之分。按清河堂《张氏宗谱》和盘龙城《张氏宗谱》记载看:从挥公起到第80代张子房(张良)至宋代第122代张九皋、第124代八兄弟中的汉荣传六甲张、汉良传三甲张,其中第139代张德远(张浚)传至汉阳柏泉三甲张氏的昌字辈(三甲张第19世孙),已传了第163代。”</p><p class="ql-block">上述保甲制度从宋朝时期开始,是一种带有军事管理目的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管理,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 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是种具有连坐性质,互相制约,监督管理的一种手段。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有保长。各保由该管区域内的原乡镇界编址定,或合并数乡镇为一保,但不得分割本乡镇的编入他乡镇之保。</p><p class="ql-block">六甲张早于三甲张近百年大约三代或四代人,来到汉阳县丰乐里(柏泉)。六甲张来自江西余姚,三甲张来自江西南昌,据作者判断,元末明初时期,三甲张家族投亲靠友,来到汉阳丰乐里下柏泉时,六甲张已在此根深蒂固人口众多,刚刚从黄陂分火山复迁至此的三甲张氏家族,人口及户数均有限,勉强达到三十余户,按照保甲制,只能算作三甲,“三甲张”这名,一直沿用至今。人们还习惯按居住地(域)划分来称谓三甲张为“西湖张”。至于江西婺源“甲道张”之说与保甲制度无关,柏泉三甲、六甲谱系清楚,故不必为此浪费时间。古时还有种系统居住管理方法(保甲制含其中)。“里”“胡同”“坊”是种居住户籍、人口总的管理制度。下面作重谈谈这套管理制度,是如何促使江南里弄诞生,及衍生出其中的诸多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柏泉三甲张氏设在刘嘴的“柏泉张三异家族文化研究中心”</p><p class="ql-block">从唐朝至清•咸丰十年(1860年),这一千余年的时间中,“里”和“坊”随着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多经改造,逐渐达到舒适、合理,交通便捷,购物方便,更符合居住,容纳更多人的一种建筑。石库门联排里弄的出现,基本达到上述目的。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12月9日)太平天国攻打宁波时,长达半年的拉锯战,促使大量难民涌进租界,房价直线上升。洋商、华商纷纷被暴利所吸引,一时间不约而同涉足房地产开发。很快,宁波外滩上涌现出,中国传统“穿斗式”砖木结构早期的西式联排式住宅,又称谓“石库门”,即:因花岗岩砌的门框所致。</p><p class="ql-block">说起石库门,人们极易联想到19世纪五十年代初(1870年)上海出现兴建的一批联排砖木结构的屋子,这种砖木结构二三层楼,就是宁波“穿斗式”联排屋的翻版。这种住宅建造快,成本低,适合涌进大量人口形势的需求。之所以称“石库门”,是因为每一幢房子都有一扇以石料箍着的黑漆木质大门,这种用石条围箍大门的建筑,在宁波就叫作“石箍门”, 在宁波方言和上海方言中“箍”“库”发音相近,久而久之,这种建筑就被称为“石库门”了。促进石库门在武汉三镇的普及和发展,说是时代发展和需求,其实更离不开历史事件发生的综合因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成里内的慧林坊</p><p class="ql-block">1861年之后,帝国主义依据不平等的《天津条约》,特开辟汉口为长江对外通商口岸,英、俄、法、意、日相继建立租界。在下两方趋势逼迫之下,将武汉的居住格局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一是西方的建筑手法与技巧大量传入武汉三镇,冲击本土的建筑文化,许多西方的建筑片断和建筑词汇涌现在古老的中国民居建筑中;二是汉口成为通商口岸,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引发了人口的急增,房地产业也随之应运而生,进入一段飞跃时期,掀起兴建里份建筑行业的第一次热潮(使这一时期提前到来)。据《武汉地方志》记载:当时大量的房地产投资者,在毗邻租界的商业地带大兴土木,建设简易住宅。这些住宅一般为三间两厢或两间一厢,没有厨房和厕所,更不用提细部的环境设计,但是这类建筑因其造价低、建设快,满足房产开发商的经济利益和居民对低层次住宅的大批量需求,因此得以迅猛发展。如1901年前后建成的生成里、德兴里、海寿里、新昌里,1902年1905年建成的长清里,1908年后建成的泰兴里、如寿里、永康里、三分里、四成里等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胡秋原公子胡卜凯伉俪在其祖父创办、父亲任校长的前川中学旧址</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汉口里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崭新整齐划一的里弄,宽敞的弄堂、较舒适新式的据住环境,已成为武汉三镇一张靓丽的风景线。不久便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身份证和名号之一。名片靠的是历史素材的沉淀,靠的是时间的积累,随着时间而不断充实,逐渐闪现出让人瞩目的魅力。就拿武汉众多里弄来说,新成里这位不太出名的小老弟,就是因为名人烘托,造就其厚重的人文故事,浓郁的文化底蕴,使其翘首三镇的里弄文化之中。新成里除由韩惠安、何成浚、齐幼臣、何鹿堂、叶蓬等出资筹建外,还有零星的筹建者,即:王一鸣、喻子和、陈松山等。新成里整体修缮完工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成里小学这一块是最后,大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完成。</p><p class="ql-block">新成里有排“里中套坊”,这就是鹤立鸡群的建筑 -“慧林坊”,说起“慧林坊”不由想起建造者韩惠安年轻时与刘辅堂的一段忘年之交。如宋•晁补之《送会稽关彦远罢官河北》诗中所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君年长我二十五,偶以气同均弟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岁吹沙禹河曲,一身飞艇越云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未缘狗监知才思,端向牛衣无涕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秋月圆时应待我,慧林孤磬澹朝曛。</p><p class="ql-block">想必韩惠安不忘刘辅堂知遇之恩,借用“慧林孤磬澹朝曛,”中“慧林”二字,纪念兄长般的恩师刘辅堂吧!预示智慧之林充斥“大舞台”和新成里;其寓意之美好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慧林坊看新成里主巷道</p><p class="ql-block">说起黄陂县六指乡郑田村家喻户晓的韩六多,在当年武汉三镇名誉显赫。人们背着称他喊六多,即:名号多,朋友多,钞票多,房子多,太太多,善事多。据说,聪明伶俐的韩惠安发迹前与俄商“阜昌洋行”刘辅堂的忘年之交,关系情同父子;麻将桌上他常替刘买办挑土,赢了归己,输了刘付台子。</p><p class="ql-block">韩六多因一次狂赌,输掉了兄弟两辛苦挣来的店铺及家当,还被人送上“喻老四”的雅号。两手空空的韩六多有天在三民路闲逛,得亏遇见青楼女子张翠花的慷慨解囊,这才才东山再起。发财后,第一件事就是履行自己的承诺,从青楼赎回张翠花,让她当上公司经理兼财务总监、首席代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韩菁清和梁秋实夫妇合影</p><p class="ql-block">喜爱戏曲的韩惠安于1914年在友益街上修建大舞台、东方旅社,不久又买下新成里部分里弄,并将2号改建成韩公馆自己居住。为附膻逐秽改建成贵宾楼,恭迎吴佩孚、肖耀兰、何佩蓉、程汉卿等达官要人看戏休息之用。1917年,韩惠安聘请汉口戏剧界知名人士傅心一为经理。他聘请花鼓戏名角江秋屏、朱福全、严少卿等,在汉口大舞台演出,并将“汉口大舞台”更名为“共和升平楼”。从 京、津、沪等地邀请京剧名角来汉演出,使“大舞台”逐渐形成以演京剧为主的演出场所,在国内颇负盛誉。新成里有座鹤立鸡群的“里中里”慧林坊,也是韩惠安的地产,此坊不大,仅有七栋石库门。其式样、用料、做工远在新成里其它建筑之上。青石般的清水墙别具一格,黛瓦翘首红瓦间格外显眼。原系大舞台工作人员及演员名角居住。其中7号(现23号)为文学家、台湾资深立法委员胡秋原①居住,该户的电表,至今仍沿用胡秋原的名字。1946年胡秋原接任黄陂前川中学校长后,腾出楼下堂屋及前后厢房作办事处,聘请其弟胡默然(汉口铁中第二任校长)和胡秋原的秘书,一道由重庆返汉的同乡王崇旺负责(其后人仍住楼上),并请堂弟胡**(邻居称谓胡老头)等成员处理办事处的日常事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名噪一时的韩菁清其新闻常占满报纸。</p><p class="ql-block">名山不乏侣,好景有好诗。莫看新成里的巷子不大,曾住的文人名人颇多:民国政府临时国会非常会议主席范熙壬在42号住过几年,董必武、赵朴初、李哲明、范熙绩、恽代英、范熙申、范熙葆、王运浮等人常因国事在此出入;清•金沙、安丰盐场大使张仁芬的嫡孙,翻译家百岁老人张世模范亚维夫妇、中原电管局高级工程师范廻中、华师大钢琴系主任张昌年俞汝捷夫妇、武汉市一医院主任中医师百岁老人高省身、越剧演员金佩楼、金雅楼、武汉京剧团戈少堂姜云霞夫妇、“湖北电机厂”机电专家、私方创始人张忠裕夫妇,该厂文革后分成三个厂(宜昌开关厂、咸宁电器厂、湖北电机厂)、茅以升后人茅晓林、唐纳的前妻(蓝平后任)陈璐、车站路上的红旗医院眼科主任胡鵠臣夫妇、武汉教育学院资深教师潘良计夫妇、武汉钢铁有限公司高级会计师李弻亮张益琼夫妇等人,均在新成里居住或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胡默然等亲朋合影</p><p class="ql-block">解放后,韩惠安之子(有人说是侄)韩志忠与大舞台姓马的科长,将慧林坊改建成一间间的租住屋。东窗事发马科长受罚,韩志忠除退赔租金外,还被黄陂贫协组,以“还乡团”之罪,拉回乡给镇压了。据说韩惠安女儿韩菁清(上海女子所生)曾回来,挤进一间十平米小房内好几天。</p><p class="ql-block">莫看新成里只有43栋房,原来隶属关系相当复杂:1号至3号隶属文化局(大舞台)、5号私房、8号至10号属新华书店、12号湖北大学、17号私房(一度是马少青医寓,湖北省第一届议员,兴山县长孙文楼,常在此落脚)、18号隶属工商局(后搬到友益街卓娅副食店旁)、19号属长江航道局、21号属安陆驻汉办事处、23号(慧林坊7号)系黄陂前川中学办事处、30号属文化局、31号私房、35至37号公安局司法科、38号新成里小学。上世纪末,房管局进行了一次“房改”又新增添的私房不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成里23号(原慧林坊7号)</p><p class="ql-block">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些老里弄,由于缺乏保养和维修,里弄中的居住条件不断恶化,外加认知上的缺失,一度被高楼大厦外表所蒙蔽,仅因厨、卫生活设施的缺失大放言词,被误认属于陈旧的拆迁范畴。殊不知整旧还旧的意义更深远重大;一叶遮目实用主义者,丝毫没有考虑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及城市文化氛围之功能,以致无法辨识其真正的历史价值。里弄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每个均由自己的背景,同时都是武汉的根及历史见证。在当年筹建时期,不少里弄背后有着洋行、银行、企业或政要的支撑。如何保留这些历史古建筑、保住武汉方言、口味、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守住城市建筑这个活化石,才能保住这个根。只有杜绝民间的大量的腾退,和里弄的肆意拆迁、铲除对三镇文化焚毁之举,方可为保住上述几点。使武汉味道,武汉的文化,武汉的风俗长期保留下去,根据当前武汉老里弄的保存状况,力求留下这残存,为数不多的文化底蕴,看来势在必行,还得下大力!</p><p class="ql-block">借此文一角,特感谢老邻居吴振新、王海文、王志吾、吴卫生等人所提供材料及回忆。本文仅记述新成里的凤毛麟角,现健在,懂得新成里的老人太少,否则该讲的故事会更多,也更详细精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胡秋原故居新成里23号(原慧林坊7号)</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1. 胡秋原(1910年~2004年5月24日),原名胡业崇,又名曾佑,笔名未明、石明、冰禅。湖北省黄陂人(今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下大胡家湾村人,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曾任上海东亚书局编辑,同济大学教授,《文化批判》、《思索月刊》总编辑,福建《民国日报》社长。生平著作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2004年5月4日,94岁的胡秋原荣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范熙壬后裔捐赠古籍善本给湖北图书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