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南极、南美33天游(十一)智利圣地亚哥及周边

阳光照耀

12月25日中午,我们搭乘阿根廷国际航班飞行114公里,于下午16点10分左右到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因为是圣诞节机场工作人员减少,又因仅仅等待一位乘客,飞机晚点1个多小时,真让人哭笑不得!<div>我们在圣地亚哥的行程可分两段。第一段:圣地亚哥及周边,即瓦尔帕莱索和维纳德玛。第二段:圣地亚哥~复活节岛。</div><div>今天的第一个景点是:圣地亚哥的圣克里斯托瓦山,俗称圣母山。</div> 出了机场,乘大巴向东22公里到达大都会公园索道站。17点10分在圣母山下乘缆车上山,此时的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div>大都会公园面积712公顷。因其环境优美,公园里建有天文台和动物园等市民活动场所,所以也叫首都公园。又因为山上有座圣母像,当地人又称其为圣母山。</div> 这是位于圣母山东面的南美第一高楼---斯塔内拉商务中心。高300米。花25美元,可以登上62层的观景台,360度俯瞰圣地亚哥。 下了缆车,向上走几十米就看到了竖立在山顶上的巨型圣母像。圣母像建于1903年,是法国著名雕刻家瓦尔多斯内的作品。圣母像高14米,连座基高23米,自重37吨。圣母像是圣地亚哥的重要标志之一。 圣克里斯托瓦尔山海拔860米,是圣地亚哥市的制高点,位于城市的东北部。 站在圣母山上可以俯瞰圣地亚哥城市全景。 山上有许多十字架。 圣母山上的天主教圣母教堂。 教堂右边的圣特雷莎德洛斯安第斯雕像(1900--1920)。 左边的圣阿尔伯特塔多雕像(1901--19952)。 在下山的路上,接连几个十分醒目又有特色的十字架。 <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的第二个景点:圣卢西亚山。这两个景点相距8公里,乘车很快就到了。</p><p class="ql-block">圣卢西亚山位于圣地亚哥市中心,是著名的风景区。如今的圣卢西亚山上红花绿树、古木参天。</p><p class="ql-block">殖民时代的古城堡依然屹立,傲视着脚下的城市。其实圣卢西亚山很小,从山下走大约十几分钟便可以到山顶,站在圣卢西亚山的了望台上,圣地亚哥一览无余。</p> 山顶上有一座七角古堡——伊达尔戈堡。从古堡顶上可俯瞰全市。古堡、雉堞和铜炮年代久远,迄今保存完好。圣卢西亚山满山都是茎干肥硕、形态各异的仙人掌,色彩艳丽的花草点缀其间。 登上古堡举目四望,全城郁郁葱葱,美丽如画。古堡附近有曲径盘旋的假山,景色秀美多姿,有“空中花园”之称。 <p class="ql-block">山顶还建有西班牙殖民者1540年建造的南美洲第一座炮台──克鲁普炮台。每当正午时分,陈设在堡上的古炮发出隆隆声响,回荡在圣地亚哥市上空。</p> <p class="ql-block">圣露西亚山不仅景色秀美,它在智利人心目中还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p><p class="ql-block">由于历史原因,圣露西亚山成为智利人眼中的一座纪念丰碑。公元1541 年,西班牙殖民者瓦尔迪维亚带领150 名骑兵占领了圣卢西亚山,从此开始了圣地亚哥城的历史。瓦尔迪维亚在智利人心中既是殖民者,又是圣地亚哥市的奠基人。因为自从西班牙征服美洲后,大批欧洲人蜂拥而入,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园,而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大批印第安人早已被殖民者残杀所剩无几,这里90%的人口都是西班牙和其他欧洲白种移民的后代。瓦尔迪维亚的功过只有留给后人评说。</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公园里殖民者瓦尔迪维亚的雕像。</p> 这是浴池。 圣卢西亚山南面的古老而美丽的海王波塞东城堡。 今天的第三个景点:武器广场。<div>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武器广场又称为阿马斯广场,这里代表着智利的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圣地亚哥的灵魂和核心所在。</div> 广场西侧是全智利规模最大、气势磅礴的大教堂。今天,广场上人很多,因为安全问题,导游不建议入内参观。这是比较遗憾的事情! 四周汇聚着圣地亚哥城最重要的宗教、政治和文化机构。北侧有国家邮政局、历史博物馆和圣地亚哥市政厅。<div>这是圣地亚哥的市政厅。</div> 位于广场北侧西面的邮局。 广场东侧的圣诞树。 帅气的警察先生。 圣地亚哥的第4个景点:拉莫内达宫—总统府。<div>拉莫内达宫建于1784年,原为国家铸币场。1846年成为政府办公场所。1973年发生政变时曾发生爆炸。1981年修复。</div> 位于宪法广场北端正中的波塔莱斯纪念碑。<div>迭戈波塔莱斯(1793年6月16日—1837年6月6日),是智利的政治家和企业家。作为智利第五位总统的部长,迭戈波塔莱斯在塑造19世纪的国家和政府政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div><div>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圣地亚哥主要景点我们都看到了。丰富而紧凑,不虚此行。</div> 12月26日,今天安排去圣地亚哥西边的海滨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div>沿途是大片的葡萄园。导游介绍说,这里是智利的葡萄酒产区。近年来智利已经是公认的世界顶级葡萄酒产地之一。</div> 下车后,紧跟着导游穿过几条小巷,来到港口。<div>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路边墙上的涂鸦漫画。瓦尔帕莱索是世界游客公认的“涂鸦之城”。</div>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瓦尔帕莱索只是一个小村庄,村庄里只有极少的房子和教堂。1818年当智利从西班牙手中赢得独立后,瓦尔帕莱索曾经是太平洋东岸最繁忙的港口城市,是智利国民议会、智利文化部和智利海军司令部的所在地,及智利海军的主要港口,同时也对国外商船开放。<div><br></div> 瓦尔帕莱索迅速发展成了环绕南美南端麦哲伦海峡和合恩角的船只的补给站。而在1848-185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淘金热中瓦尔帕莱索为前往美国的船只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补充。作为一个重要的海港城市,瓦尔帕莱索吸引了大批来自欧洲的移民,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不列颠、德国、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众多的来自欧洲的移民也改变了城市的文化传统。<div>这是普拉特码头。</div> 瓦尔帕莱索被称为智利文化之都,其老城区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遗会评价说:瓦尔帕莱索殖民城市是19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典范。城市地理位置如同一个圆形露天剧场,布局非常有特色,山腰上到处可见本国的城市建筑,其中还点缀着星罗棋布的教堂尖塔。虽然瓦尔帕莱索城临海,却是一座山城,房屋都是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面对着碧波荡漾、商船云集的港湾,整个城市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 从港口向西看,两栋大楼象一个门,右侧的是海关大楼,左侧的是老火车站(现在是地铁终点站)。 与两栋大楼相对的就是索托马约尔广场。 <p class="ql-block">这是广场中央的伊基克海战英雄纪念碑。以纪念1897年5月21日智利与秘鲁和玻利维亚之间的伊基克海战。</p> <p class="ql-block">伊基克海战是南美太平洋战争(也称硝石战争、鸟粪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879年至1883年间,为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沙漠硝石及鸟粪产地,智利与玻利维亚和秘鲁发生了战争。最终智利获胜,玻利维亚和秘鲁被迫割地(伊基克当时属于秘鲁,今属智利)。此战过后,玻利维亚失去出海口,成为内陆国。</p> 广场北面的维多利亚女王酒店。 这就是索托马约尔广场西面的智利海军司令部。 <p class="ql-block">1905年起,智利将伊基克海战发生日---5月21日定为”海军光荣日“,每年都举行庆祝活动。</p> <p class="ql-block">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国土面积75·66平方公里,其海岸线总厂却有约1万公里。因此,对于智利国防来说,海军显得尤为重要。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太平洋海岸的中部,海军司令部设在这里不无道理。</p> <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周边的第6个景点:海滨城市比尼亚德尔马。导游介绍说:比尼亚德尔马译音就叫“海上葡萄园”。这是一个新型的城市。在这里用完午餐后,就乘车沿着海岸去北边约10公里的康孔,看黑白岩石和野生 海象。</p> <p class="ql-block">到康孔主要看黑白岩。岩石的一部分为黑,一部分为白,所以俗称其为黑白岩。</p><p class="ql-block">导游说:这里曾多次发生岩浆喷发。由于前后喷发的岩浆具有不同的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所以凝结后就成了颜色不同的黑白岩。</p> 这是公路东面的康孔沙丘—黑白岩在公路西面的海边。 在乘车往回开的途中,来到海螺岩(形状象海螺)也叫海豹岩(因为有海豹),看海豹。 懒洋洋的海豹在晒太阳。 继续往回走,来到瑞纳卡海滩。海滩上铺满了绵软的白沙,蓝天碧水。长长的海滩被誉为智利最美的夏季度假圣地。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新型城市,充满了活力。沙滩南面</p> <p class="ql-block">沙滩北面。</p> 海滩上有一个露天的海军武器展。 结束海滨城市的游览乘车返回。12月27日,我们将乘飞机从圣地亚哥飞往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复活节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