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孩子哭了,为什么你不要对孩子说“别哭”?</span></h2><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在炎热的街角,突然响起了小孩尖锐的哭闹声。一位身穿蓝衣,年龄大概4,5岁的小男孩张大嘴巴在大声哭喊。</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紧接着,一位年轻的妈妈慌慌张张地赶到孩子面前,一边帮孩子擦眼泪,一边焦急地哄着:“别哭……强强好乖……不哭不哭……”</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常见的家庭“止哭法”</b></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哄:“别哭别哭”,“哭闹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你如果不哭,我给你买糖去”;骗:“不哭,你要什么都给你”,“你不哭的话,我等会就给你吃一百个冰淇淋”;恐吓:“你再哭,大灰狼会把你吃掉”,“你还哭?我把你扔路边了”……</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为什么很多父母受不了孩子哭闹?</b></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孩子哭闹时,我感觉很烦躁”,“孩子哭了,我这心跳就加速”,“我受不了孩子哭,一听到孩子哭,我有一种想吐的感觉,不是反感,而是真的有东西想从喉咙吐出来”……</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如果你有孩子,这样的感觉非常正常。为什么会这样?从我们大脑的潜意识来说,“哭”意味着“危险”,是一种警示信号。这种警示,在猛兽出没的原始社会很有效,帮助父母听到孩子的哭叫时,血压升高,驱使自己迅速赶到孩子身边,把孩子从猛兽的爪牙下救出来。所以说,当父母听到孩子的哭叫时的负面情绪,能加速大人采取行动。正如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有一项研究发现,小朋友的哭声,与刀子刮玻璃的声音的频率很接近,同样都能让人类感觉难受,频率介于2000至5000赫兹。</p><p><br></p> <p>难怪我们总是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声!很多父母常常责怪孩子哭,可是他们忘记了,成人哭的原因很多,孩子们也是一样。一刀切地对待孩子哭,是不负责任的。所以,当家里的孩子哭时,父母首先要分清孩子哭的原因</p><p><br></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身体不舒服?</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发烧、肚子痛、皮肤擦伤、头撞出淤包……感觉身体不舒服时,孩子们会哭;小婴儿就更常见了,肚子饿了、拉粑粑了、尿湿了、感觉害怕就会哭。</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当孩子由于身体不适而哭时,父母们除了相应地做处理,生病了吃药、肚子饿了吃饭、拉粑粑了换纸尿片,把孩子们照顾好。另外,有些身体不适不能一下子消除,例如感冒不适,这时妈妈可以尝试转移孩子对不舒服的过度关注,例如陪孩子看看绘本或玩玩具等。</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 为了引起大人注意?</span></p> <p>一见到父母就要哭?这常见于父母不常在家的孩子。由于父母少陪伴,对自己关心不足,见到父母时,孩子可能就通过“哭”表达不满或撒娇,以换取父母更多的关注。</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当然,孩子的这种表现,属于亲子分离后初期或中期的表现,到了后期,即亲子分离的时间过长,孩子就会变得冷漠,更不会对父母哭。“哀莫大于心死”,大概便是这种写照。</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 “要挟”父母?</b></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妈妈说“不准吃糖”,孩子就哭?爸爸“啪”一声关掉动画片,孩子“哇”一声就哭了?奶奶把玩具收起来,要求孩子睡觉,孩子大喊“不要不要”,还边闹边哭?</p><p><br></p> <p>很多大人听不得孩子哭,心一软就退让了。其实一开始,孩子可能只是因为不高兴哭,时间长了,孩子可能便知道,“我哭,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就答应了”,所以,他们会把“哭”变成“工具”。如果你发现孩子通过“哭”要挟大人,怎么办?不给孩子“正反馈”。大人关掉电视,孩子就哭,孩子一哭,大人就给孩子看电视,这就叫正反馈。如何不给孩子“正反馈”?妈妈说“不准吃糖”,孩子就哭,妈妈虽然听到孩子哭难受,但还是忍住不退让,仍旧坚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吃过多的糖。经历多次后,孩子发现“哭”没用,这种哭的“工具”功能就消失了。</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4、 孩子情绪低落?</b></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哭”是人类难过、悲伤、懊悔时常见的外在表现,通过哭,孩子的负面情绪得以发泄,帮助他们回归平静。有研究发现,哭泣时,眼泪中含脑啡肽复合物与催乳素,帮助人缓解压抑感、减轻心理压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记得有一次,我发现4岁的女儿坐在地上抹眼泪。我正想问:“怎么了?”没想到女儿已经说:“别问我,我肚子里的眼泪太多了,需要流掉一些……”虽然有疑问,但孩子这么说,我就没再追问。</p><p><br></p> <p>大概,她已经需要一点点自己的空间了吧,我想。想到这,我想起了一句话。人们说,人生不是一个童话,不会总是美得让人在梦里笑。有时,哭过了,才更懂得笑容的灿烂……</p> <p>文字内容来源于幼儿说公众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