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抓好幼小衔接阶段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完成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书面语言有着极重要的作用。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的目标要求,从"培养倾听","语言表达","阅读理解"这三个维度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进行有效的幼小衔接。</p> <p class="ql-block"> 一、“培养倾听”</p><p class="ql-block"> 倾听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一种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孩子升入小学后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它不仅能促进孩子健康品格的形成,也对以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此,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p><p class="ql-block">1.每周五下午的绘本分享活动</p><p class="ql-block"> 教师作为分享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相应适合的绘本,比如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小衔接的需要,我们选择了情绪管理,社会交往,社会规则相关的绘本内容,以集体绘本分享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p> <p class="ql-block">2.离园前的阅读分享活动</p><p class="ql-block"> 分享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以一人说为主,其他幼儿倾听的形式进行。</p> <p class="ql-block"> 二、“语言表达”</p><p class="ql-block"> 新《纲要》也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充分显示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对此,我们开展了下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1.餐前播报</p><p class="ql-block"> 每天一名幼儿轮流在餐前进行新闻播报,经过长期不断的坚持,一些起初声音较小的幼儿在经过几轮播报以后都逐渐变得落落大方,同时一些幼儿还加入了自己的表演在播报里,全方位的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p> <p class="ql-block">2.班级每周的小小朗读者</p><p class="ql-block"> 每周一名幼儿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展示好的绘本故事,能力较强的孩子也可以自己进行绘本的讲述。</p> <p class="ql-block">3.每晚的亲子共读活动</p><p class="ql-block"> 3-5岁孩子认识的字并不多,能够独立读完一本故事书的少之又少。父母陪伴孩子读书,教师的有效指导,孩子的独立表达,既锻炼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读书习惯,也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不在朝夕,每天的坚持才会有所收获。</p> <p class="ql-block"> 阅读是心理与思维的成长,孩子在其中合作交流,审辨思维,自由创造。阅读是游戏的延伸,是发展与愉悦的种子,从而为孩子幼小衔接打下基础,在幼小衔接的路上,我们一路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