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文本,刍议主旨

木铎金声

<p class="ql-block">回溯文本,刍议主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更羸是个大坏蛋”说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视频课《惊弓之鸟》正在上演,授课老师貌似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对于更羸这样一个善于观察、分析问题准确的历史人物,你们敬佩吗?”</p><p class="ql-block"> 老师的潜台词当然是“非常佩服” !</p><p class="ql-block"> 哪知一个孩子冒出来回答,他的观点是,非但不佩服,反而认为更羸是一个十足的大坏蛋!</p><p class="ql-block"> 小跳同学振振有词:更羸精通射雁之道,打猎经验如此丰富,说明他喜好杀生,不爱护小动物。因为他漠视生命,所以他是个十足的大坏蛋。</p><p class="ql-block"> 此论一出,教室瞬间哗然。而上课的老师呢,显得像是很机智。她充分肯定了小跳同学视角新颖,观点独到,讲得有道理。老师还“因势利导”,由生成的这个教育场景,引发出尊重生命的教育大义来。</p><p class="ql-block"> 于是,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 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就这抹过去了。但是,坐在电脑前的我,却陷入了沉思。诚然,孩子有孩子的思维以及价值判断,从他儿童的视角来看待猎雁问题,由“杀生”、“残忍”,从而推导出"大坏蛋"这个结论,乍一看也算有理有据。但是,执教老师的即时引导与处理是否妥当,对学生观点的一味顺应是否符合文本主旨、编者意图?只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声音需要耐心聆听,不同的观点、见解也需要尊重,这是民主课堂的应有之义。但是,这位老师是否细读了文本,对寓言主旨有一个清晰、全面的把握?如果没有细读文本,而老师个人知识储备不足,则很可能走"片面迎合,简单化处理"的教学路线了。</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让我们对应文本,回溯这位老师的“因势利导”,同时,也追问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第一,老师的“因势利导”是否脱离了时代背景?</p><p class="ql-block"> 这则寓言所指的时代是群雄争霸的战国,那个时代弱肉强食,强者生存;那个时代列国“尚武”。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对于“更羸”这样射术高强的的射手,人们只会奉为英雄,根本不会追究他曾射杀过多少只大雁,杀害过多少只小动物。 </p><p class="ql-block"> 第二,老师的“因势利导”是否脱离了文本语境?</p><p class="ql-block"> 这则寓言来源于《战国策》,而课文只节选了篇目中用来打比方的中间部分。换言之,这篇课文是断章而取义。发言的同学根据断章去理解故事,又置身于当下的和平环境,从而推导出更羸的“残忍”,得出"大坏蛋"结论,确实有认知局限所在,老师可以尝试性理解儿童思维,但是,老师是否应该偏向性顺应孩子的价值观呢?</p><p class="ql-block"> "更羸究竟是不是大坏蛋?" 为了深入探究文本主旨,为了给学生更正确的价值引领,我们只有一次次打回文本。因为,只有深入思考、深入思辩,才能去伪存真。还是让我们还原到文本中,请看原文(完整版):</p> 完整版原文 <p class="ql-block">  战国时,六国合纵,并力拒秦,赵国遣魏加往楚国谒春申君。加问曰:“君已有将乎?”春申君答曰:“有矣,吾命临武君为将。”加曰:“吾少时好射,今以射为喻,可乎?”春申君曰:“无妨。”加曰:“一日,更羸与魏王在高台之下,仰首而见飞鸟。</p><p class="ql-block"> 更羸语魏王曰:『吾可引弓虚射,令飞鸟下坠。』魏王惑而问曰:『射术可至此乎?』更羸曰:“可也。”须臾,一雁自东飞来,更羸便引弓虚射,雁果下坠于地。魏王惊曰:『射术竟可如斯也!』更羸解之曰:『此乃伤雁也。』魏王奇之曰:『汝何以知之?』更羸答曰:『其飞缓而声凄。飞缓乃旧伤未愈;声凄乃失群伶仃,内心惊恐,一闻弦音,便振翅高飞,致旧创迸裂,下坠落于地也。』</p><p class="ql-block"> 今临武君尝为秦军所败,若惊弓之鸟,不可命之为拒秦之将也。”</p> <p class="ql-block"> 品读了这篇完整版的原文,我们是否可以作出如下判断:</p><p class="ql-block"> 第一,寓言故事节选于《战国策·楚策四》 其中的一部分,在编入课文时,编者将介绍故事起因与结果的重要信息省略了。 </p><p class="ql-block"> 第二,联系首尾部全面理解,我们可以获得更完整的信息--魏加之所以引用这个寓言故事,目的无非是要说服楚国的春申君:你所推荐的临武君曾经败在秦军手下,如果再让他去抵抗秦兵,他已是惊弓之鸟,怎么能当担重用呢?</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更羸”其人,只是为了引出寓言,为了说服春申君弃用临武君而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而已,就像司马相如笔下的“子虚先生”、“乌有先生”。所以说,连这个人物都不存在的,连那受过箭伤的“大雁”也是虚构的。我们怎么能评说“更羸”究竟是大英雄,抑或是个伤害野生动物的“大坏蛋”呢?</p><p class="ql-block"> “寓”者借也,借虚构的故事,去阐释深刻的人生道理,这是文体特点所在。显而易见的是,课堂上老师对“寓言”这种文体的学习与引导,做得远远不够。 </p><p class="ql-block"> 第三,老师的“因势利导”脱离了文本主旨。这则寓言的主旨是什么?其核心价值定位究竟在于“更羸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分析问题的人,他这一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还是“更赢是一个不讲环境保护,破坏生态平衡的十足的‘大坏蛋’”?</p><p class="ql-block"> 如前所述,执教老师的价值取向盲从了后者。乍一看是尊重个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际上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作了一个很大的误导。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的文本价值多元,并造成理解上的分歧,这更要引起老师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比如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当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一样俯冲下来,挡在猎狗与小麻雀之间,最后拯救了小麻雀。这时候老师边板书边说:“这真是母子情深啊!”可是,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反驳。学生说课文中并没有讲这只老麻雀是公的还母的,凭什么说这是“母子情深”,说不定还是“父子情深”呢。老师愣了一下,但非常机智,顺势启发---那么依同学们之见,用怎样的四字词语来概括老麻雀刚才的举动才算准确呢?孩子们叽叽喳喳,马上想出了“亲情无限”、“爱子情深”这样的词语。这时候适当的模糊,更广义的概括,使师生认识上达到了统一。 但是,也有一类课文的讨论事涉原则性问题,关乎到价值观的取向,老师的态度就来不得半点含糊了。</p><p class="ql-block"> 比如有学生说武松打死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老虎,他是该判刑的;</p><p class="ql-block"> 比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一课,花生的用途之争辩。师生分歧最大的地方莫过于父亲说的那段话:</p><p class="ql-block">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讲读这一段时,老师一般会设问:“学了这一课让我们明后了做人的道理,在生活中同学们是愿意做“花生”这样的人呢,还是做“桃子、石榴、苹果”这一类光鲜闪亮的人呢?”好多孩子的真实回答会让老师很尴尬,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认为做“桃子、石榴、苹果”最爽,比如某某影星、世界首富……有钱且风光!</p><p class="ql-block"> 老师认同这一类孩子的观点吧,违背了文章主旨;片面否决吧,有对孩子独特见解缺乏必要尊重之嫌。因为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及当代的生活视角,孩子们价值倾向似乎蛮有道理的。</p><p class="ql-block"> 站在物质发达的当下,学生的价值观该如何正确引导?是做苹果、石榴,还是做落花生,究竟如何选择?面对这样的命题拷问,假若执教者是我,或许会这样与孩子们对话:</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既需要"比尔·盖茨”、"乔布斯"式的业界领袖推动,同时也离不开千千万万像落花生一样的平凡之辈、无名英雄,比如说环卫工人、农民工、社区保安、快递小哥” ,是他们的竭诚服务,默默奉献构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上都是闲话,让我们再回溯到原文。 --当有学生发出质疑之声:"更赢是一个大坏蛋。"如果执教者是我,可能会这样处理:先大大表扬小跳同学会读书,善于动脑筋,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勇气可嘉!然后,话锋一转,引导大家深入思考:</p><p class="ql-block"> “ 更羸究竟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分析问题的人,还是一个不讲环境保护,破坏生态平衡的的大坏蛋,我们暂时不要妄下评论,我强烈推荐大家一起读读原文,读读完整版的《战国策·楚策四》,仔细读完之后,说不定同学们会有一些新的理解与发现,所以,我非常欢迎同学们课下或者下节课的时候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处理决不是什么“拖刀计”,更不是不了了之,而是针对争论不休的辩论现场适当画上休止符。通过进一步的延伸,将问题引向深入思考的内核,从而寻求最佳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说白了,老师的职责不在于照本宣科传授教条知识,而在于不断的激疑、质疑,引领学生探究真理本义。由课堂疑惑引发更大更深的思考,让思想涟漪一圈圈向外扩展,激起更绚丽的思想火花-一这,或许是课堂的价值所在,语文课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而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知识草原上的牧马人,把“马儿”引向水草丰茂的地方,让其甄别、分辨,然后主动性地猎食,并从中汲取营养……</p><p class="ql-block"><br></p>

老师

大坏蛋

文本

主旨

孩子

同学

课文

寓言

因势利导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