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几天读《左传》,它是我国很早的一部历史书,写成于战国时期,记载的史实距今超过2500多年了。现代人读起来,有些人物和事件,感觉很怪异,事件的前因后果不合情理、超梦幻、甚至说是神经病也不为过。</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今天就和朋友们分享《成公二年》“鞌之战”中的不合情理、超梦幻、甚至说是神经病也不为过的人物和事件。</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开讲之前,先向朋友们普及一个历史知识。现在说一个国家的大小,往往看“骑蹄屁”的数值,数值大的是大国,可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骑蹄屁”,人们用“乘”来判定国家的大小,这个“乘”不读乘,而要读成“胜”。《论语》中就有“千乘之国”来描述大国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乘,是春秋战国时期军队的组织单位,“一乘”是四匹马拉一辆战车,战车上戴盔甲的战士有三人,战车后有步卒(步兵)七十二人。战车上的三人位置有讲究,古人以左为尊,所以左边的战士的级别最高,但如果是三军统帅或一国之君上战场指挥打仗,则要位居中间。这些是规矩,是礼节,马虎不得的。战车上应该还有旗帜和一面大鼓,后面的步卒要听从旗帜和鼓声去冲锋厮杀。除了旗帜和大鼓,还有没有其他的配置,不清楚,这个问题就交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鞌之战”是一场战役,发生于公元前589年,鞌就是现代汉语中的鞍,读音一样,它是个地名,大致位于现在山东济南的西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朋友们急于知道有那些“不合情理、超梦幻、甚至说是神经病也不为过的人物和事件”,可请再稍等片刻,必须交待这场战役的双方是谁,不要猴急哈。</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一方是齐国,它的统帅是齐顷公,是的,是国君亲征,他在战车上站在中间,他的左边是邴夏,右边是逢丑父,朋友们要记住这个人,如果这个事件拍成电影,逢丑父绝对是主角之一。注意,这里的“逢”不能读逢,要读为“庞”。</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另一方是晋国及“盟军”鲁国、卫国、狄人(北方少数民族部落),统帅是晋国的郤克,他在战车上的位置居中,左边是解张,右边是郑丘缓。这一方的人物中要记住一个人,他叫韩厥,他在晋军中的职务是“司马”,负责军法、祭祀等,但他在战争中骁勇善战,是个厉害的角色。他不是统帅,所以上战车应该在左边,但就在前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的爸爸,他爸爸告诉他要站在战车的中间,所以他决定站在中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好了,所有的铺垫都交待完毕,现在就说说“不合情理、超梦幻、甚至说是神经病也不为过的人物和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要说的是齐顷公。战役打响后,齐军溃败了,那齐顷公怎么办?——还能咋办呢,跑呗,逃命呗。他的战车在前面跑,后面有战车追,追他战车的就是韩厥,这个韩厥了不起,死死的咬着齐顷公的战车。《左传》上是如何描写这个场景的,只用了七个字:“逐之,三周华不注。”这里的“华不注”是一座山的名字,那溃败的齐军绕着这座山逃命,晋军在后面追,已经绕了这座山三圈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此时,还没有出现“不合情理、超梦幻、甚至是说神经病也不为过”的事。好,重点来了,眼见那韩厥要追上齐顷公,这时给齐顷公驾战车的邴夏说:“用弓箭射中间驾战车的人,那个人看起来像个君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邴夏说这个话合情合理,敌人追赶我们,用箭射驾车的人,这样做没有一点儿毛病,但齐顷公却立马阻止,说了一句话,《左传》记录下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当我读到这句话,无论如何脑子是转不过弯的,那个拼了命追赶上来的人,是来取你性命的,仅仅认定是个君子,你就网开一面不用箭射他,这事放到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哪个年代、哪个文化,都会认定是不合逻辑、不合情理、超级梦幻的,所以我判定齐顷公是个神经病,至少也够得上“无症状神经病”吧。朋友们说我的话有没有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逢丑父的军事素质那是杠杠的,第一箭射中韩厥左边的战士,那人坠于车下,第二箭射中右边的,那战士扑倒在车中,这么个“神枪手”奈何不了韩厥。韩厥一定在感谢他的爸爸,是他在冥冥之中保佑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能射杀韩厥,齐顷公还得逃命,在混乱之中,齐顷公却做了“卑鄙小人”的行为:他与逢丑父换了位置。我每次读到这里,对齐顷公这个人真是哭笑不得,对要杀他的人讲仁义道德,自己却做无耻小人。2611年前的场景无法再现,但齐顷公的这个小动作,却让我回忆起影视作品中,战败的国民党将领与士兵互换衣服的情景,丢人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齐顷公的所作所为,可以认定脑子严重进水,是个彻彻底底的神经病。下面说一个“不合情理、超梦幻”的事。这个事的主角是韩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厥的官职是“司马”,在军队中负责军法、祭祀,按照现在的说法,韩厥是个“文职军官”,他冲到一线去打仗,这事说的通没毛病。战场上他的运气不错,他追上齐顷公的战车,俘虏了齐顷公。前面已经说了,齐顷公和逢丑父换了位置,韩厥抓了齐顷公,其实是逢丑父。齐顷公说渴了去取水,趁机逃跑了。这些都无关紧要,重点是韩厥抓了假的齐顷公后的所言所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般在我们的认知中,抓住敌人的统帅或君主,要么绑起来,要么派人押住,最多给予相当大的体面,不去做侮辱他的事。我们的这些想象,多半来自文艺作品。但韩厥不这样做,我们来看《左传》中的原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们一字一句做个解释,“执絷马前”的意思是“手里拿着绊马的绳索,站在齐顷公的战车前”,显然韩厥俘虏了齐顷公,接下来“再拜稽首”,读到这里,我一开始有些迷糊,以为是被俘虏的人向胜利者“再拜稽首”,求拜饶命,可细细体会,根据上下文意思的连贯性,是韩厥向齐顷公“再拜稽首”,这就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是获得胜利的人,怎么向俘虏“再拜稽首”呢?!这里的“拜”就是平常“拜菩萨”的“拜”,“再拜”是说拜了二次,“稽首”,这里的“稽”要读做“起”,“稽首”是啥意思?朋友们可以查百度,就这么说吧,古代到今天,这个“稽首”,是过程最复杂,仪式最隆重,等级排第一的跪拜方式,韩厥向俘虏齐顷公“再拜稽首”之后,还不够,他还要“奉觞加璧以进”,这个“觞”是盛酒的器皿,“奉觞”应该是韩厥向齐顷公敬酒的意思吧,觞里面有没有酒,不知道,书里没有说,除了“奉觞”,韩厥还“加璧”,是向齐顷公献上玉器,“璧”指的是圆形有孔的玉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个细节的描写,真够神奇、梦幻啊。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的词汇来代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对于韩厥的这个行为,周及徐主编的《新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9年第一版,这本书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它是这样注解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韩厥的动作是臣下对君主所行之礼,韩厥对敌国之君也行臣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个注解我不满意,它没有说明为什么对敌国之君要行臣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这本书大大有名,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的统一教材,我阅读的是中华书局1998年校订重排本,书中对韩厥的行为作如下注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韩厥对齐侯(齐顷公)修“殒命”之礼(即俘获敌国国君时的礼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个解释比前一个具体,感觉上有些道理。但我读书,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如果韩厥不这样做,可不可以?比如绑起来?比如直接拿刀砍死?打仗不就是杀死敌人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做这些思考,不是没有一点意义。《左传》应该是最早记载“吴越之战”的史书,它发生在鲁定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96年,地点在一个叫“檇李”的古地方,“檇李”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今天的地图上有个“檇李村”,是不是“吴越之战”的古战场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次战役,双方的国君都参加了,吴王叫阖庐,越王叫勾践。战争一打响,双方管它国君还是士兵,都拼命要杀死对方,吴王阖庐就在这次战役中挂了。他的命不好,没有遇上像韩厥这样的敌人,《左传》上这样记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灵姑浮以戈击阖庐,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屦。还,卒于陉,去檇李七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灵姑浮是越军的一个将领,他遇到吴王阖庐,就用戈拼命戳,吴王阖庐躲闪不及,被戳到大脚趾头,鞋子被扯下,灵姑浮把鞋子当成战利品拿回去了。吴军败退,到离檇李七里的一个叫“陉”的地方,吴王阖庐一命呜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从这个记载看,战场上遇上敌国国君,不必行礼,甚至可以直接杀死对方,所以说像韩厥的这种做法,我只能用“超梦幻”来形容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把“鞌之战”与“吴越之战”放在一起,只是想说明韩厥向敌国国君行礼,这件事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十分罕见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文章的最后,还要说一下齐顷公,齐顷公这个人还算有良心,他“金蝉脱壳”后没有直接逃回去,而是组织兵力去营救逢丑父,虽然不成功,但这种精神值得点赞。《左传》中对这个情节描写的非常简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求丑父,三入三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冲入敌阵中营救,不成功,逃出来。再冲入敌阵去营救,还不成功,又逃出来,如此三次。可就在齐顷公营救逢丑父的“三入三出”中,又出现了“不合情理、超梦幻、甚至是说神经病也不为过的人物和事件”,非常奇葩,不可思议,匪夷所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护齐顷公去营救的,应该是齐军,但当他冲入敌阵中时,晋军的盟军狄人和卫国人却拼死保护齐顷公,《左传》里这样描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皆抽戈楯冒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句话的意思是,都抽出戈和盾来保护齐顷公。这明显违反常理,要知道不久前齐国还攻打卫国呢。那么在战场上怎么又不肯加害齐顷公呢?想不通!真想不通啊!总是怀疑《左传》的作者是不是写反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左传》是我最喜欢读的书之一,阅读后,也喜欢“胡思乱想”,有一些心得,写出来与朋友们分享。希望朋友们能喜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2年4月12日于夹塘路寓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