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幼儿园到小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是翻山越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是跳跃大沟深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虞永平</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主要强调了三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是准确把握入学准备的内涵。针对社会上过度重视知识准备的问题,强调将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有机融合和渗透,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准备,或用小学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是处理好循序渐进与把握重点的关系。既强调将入学准备贯穿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身心基本素质,又强调大班根据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强调用科学的、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不仅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还要帮助幼儿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p>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详细梳理 <p class="ql-block"> 《入学准备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内容由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三部分组成。</p> 身心准备 <p class="ql-block"> 第一方面身心准备。包括向往入学、情绪良好、喜欢运动、动作协调四个发展目标以及初步了解小学,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等7个主要表现,并提出了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等7条主要教育建议。</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在线上一日生活安排中,上午的区域活动中,会出现手工剪纸绘画等活动,而下午,则开展了一个小时的体能活动,同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我们推送了适合的亲子游戏。</p> 生活准备 <p class="ql-block"> 第二方面生活准备。包括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参与劳动等四个发展目标以及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睡眠充足等9个主要表现,并提出了逐步调整一日作息等7条主要教育建议。</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在线上一日生活安排中,结合小班年龄特点,我们给幼儿有安排有计划的作息时间,同时,也希望家长朋友们学会放手,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学会自己穿脱衣服。</p> 社会准备 <p class="ql-block"> 第三方面社会准备。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四个发展目标以及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结交新朋友等10个主要表现,并提出了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等9条主要教育建议。</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在线上一日生活安排中,幼儿能积极打卡,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让幼儿在家就有责任意识,同时进行合作类的亲子游戏,培养合作意识。</p> 学习准备 <p class="ql-block"> 第四方面学习准备。包括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四个发展目标以及对身边的新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等16个主要表现,并提出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等11条主要教育建议。</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在线上一日生活安排中,结合小班年龄特点设置了五大领域活动、科学小实验、益智亲子游戏,以及正在开展的亲子阅读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3-6岁儿童与行为发展指南》中,关于语言和数学的要求,注意⚠️此要求,旨在指导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其本质属性是导向性、引领性的,而不是要对幼儿发展的具体水平或者发展方式、速度等做出统一规定或量化要求。</p> 语言领域 科学领域之数学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作为父母的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独特性,用其优势方面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使孩子能够全面和谐又富有个性地发展。</p> <p class="ql-block">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自小朋友们入园开始,便踏上了“三年一贯式”的幼小衔接培养旅程。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衷心的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携手,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为其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入学准备环境,帮助孩子低坡度入学,高能力进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