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念念不忘,必有回音。2022年4月6日,三组32位学友参加线上共学第二周《学记》,其中19位学友接龙恭诵《学记》原文。念兹在兹,起心动念都是圣贤的教诲,二小时都沉浸在圣贤的叮咛之中,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刘因芝老师主持《学记》共学。孙重芬、刘艳、张茂广、陈建军、杨慧、聂丽六位学友分别导读了第一至第六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孙重芬老师导读从介绍《学记》开始:</p><p class="ql-block">《学记》为《礼记》第十八篇,郑玄(汉):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用了“学教”一词,表明郑氏认为教首先在于学。这是《学记》教育教学理论最有价值、最独到之处,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上。此《记》为三代圣王教科之书。先王教化百姓,把教育作为社会政治的起点,而教育以学为本。她从白话、注释、先贤精义等方面进行了导读。</p> <p class="ql-block">《学记》第一章,开宗明义,点出根本。着眼于系统、全局来思考,构实支撑点。分三个层次,每层都是递进的关系。其中重点导读了第三层: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戴岷隐曰:故化民成俗,必由学校,其所及者广,所传者远也。陈澔:“成俗”,成其美俗也。化民成俗就是还是教人成就美好习俗。达到至美至善,“其必由学乎!”必须由“学”为路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艳老师导读第二章:</p><p class="ql-block">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明了大道。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兴办教育放在首位。《尚书·兑命》说:“要恒久无息的学习经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她先对“琢”、“道”、“君”“终始”、“典”做了重点注释。特别是“终始”介绍,让我们耳目一新。生活中我们常说“始终”,是“由始而终”,易引导人以线性思维去看待时间。而“终始”则指向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贯通“终”“始”,即是恒久,学贵有恒,一以贯之。</p><p class="ql-block">最后,通过两个故事,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一块玉璞怎样成为和氏璧、“两个石头命运故事”。说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要精雕细琢才能显现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知识的获得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德行的成就需要长期潜心修养,正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茂广老师导读第三章,情真意切的告诉我们怎么学习圣贤之道。其中对“虽有至道,弗学,不知道其善”做了重点阐述。用举例子方式,理解经义,如“百闻不如一见”。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还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就是说君子的本性,不管是仁、义、礼、智,他都是根植于你的内心,从内心发出来的。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已根植于内心,生发出来的神色是温润和顺的,流露在脸上,充盈在肩背,推及到肢体,肢体的动作,不必言说,就能使人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至圣的大道,是弘传的。不亲自去体悟,去学习,去践行,就见不了道。见不了道,就没有办法去传。只有学了才会明白。只有走过的路,才可以给别人指引方向。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困惑。修道的亲身体会,告诉我们学并行出来,话才会有信服力,才会有感染力。</p><p class="ql-block">我们真学,真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得一步一步的来。每个人的习气、秉性都不一样,知人者智。最后叮咛我们,一定要跟上我们生命中的导师,不掉队、不迷路,直取心源。利他就是利己,觉他也是觉自己,就是自明明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建军老师精细导读第四“古之教者”章。重点针对古代“一年、三年、五年、七年、九年”学习内容做了具体导读,让我们受益匪浅,起到了示范导读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p><p class="ql-block">一年视离经辨志,就是前两年的目标,叫离经辨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会读书。离经就是断句。</p><p class="ql-block">孔颖达说:“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张子曰:离经,离析经之章句也。“离经”就是能够断句分析经书的意思,把文章的句子段落读出来,读清楚,明白含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代教育首先要培养的读书能力。读书最低的层次叫看书,高一点叫诵书,最高的层次是念书。念书不是出声读就叫念书,而是你的念念(念兹在兹)都是书上圣贤所言,你的起心动念都是圣贤的教诲,这叫念书。</p><p class="ql-block">辨志,就是不仅知道说书上说了什么,还能知道书里想说什么。辨志的“志”,现在写作“士心”。古代这个字下部的“心”字,表示与人的心理和思想有关。上面是“之”字,作声符,也有表意作用。“之”来源于表运动、活动之意的“止”。指内心的趋向为志。“之心”,就是到心上。郑玄注:“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p><p class="ql-block">朱子说:“辨志者,自能分别其心所趋向,如为善、为利,为君子、为小人也。”意思是说,辨志就是能分别出他的心意是指向那里,就是文字背后的话。当然包括要立志。王阳明说: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年视敬业乐群,这是第三年第四年要培养的能力。敬业,我们现在也常说(爱岗敬业)。往往用在成人的工作中,而古人对学生就要求敬业,敬什么业?敬他的学业,敬他所做一切事。敬业就是对我们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都有一颗恭敬之心。</p><p class="ql-block">《学记》选自《礼记》,《礼记》开篇就说,礼者,毋不敬也,强调的是敬。孔颖达曰:““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朱子曰: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论语》子夏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敬业乐群,敬业,并不是从三年才开始培养,其实是一入校就开始培养了。为什么三年才视敬业乐群呢?因为敬业不是一二年就培养成的,需要长期培养。但到第三年第四年一定要培养成,为一辈子的事业成就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敬业,是敬;乐群是爱。乐群,是和大家相处时能够众乐乐,与人共乐,而不独乐。会与人相处,喜欢与人相处,愿与人相处,才叫乐群。敬业乐群告诉我们:人需要的两种品质,或者说是两种基本能力,敬和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年视博习亲师。博习可以理解为广博的,广泛的,或多次的习,任何能力只有习,才能得。学习学习,学了,必须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氏曰:““博习”,谓广博学习也,“亲师”,谓亲爱其师。</p><p class="ql-block">朱子曰:博习者,积累精专,次第该遍也。亲师者,道同德合,爱敬兼尽也。</p><p class="ql-block">《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强调的就是博习,博习才能真正学到真知,才能拥有真正的能力。亲师,可以理解为亲近老师,但是大家想,亲近老师不会到五年后才去培养,是一入学就要学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段,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就是要亲近老师。这里说的亲师,应该理解为亲自为师。通过博习,学到了,明白了,清楚了,就要去讲习,可以做老师。就跟我们做导读人、分享人一样。五年视博习亲师,就是看我们的所学能不能变成自己的,能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传不习乎?习不传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相当于初高中毕业。初高中毕业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论学取友。</p><p class="ql-block">孔氏曰:““论学”,谓学问向成,论说学之是非;“取友”,谓选择好人,取之为友。</p><p class="ql-block">张子曰:论学取友,能讲论其学,而取友必端也。(孔子“益者三友”)</p><p class="ql-block">朱子曰:论学者,知言而能论学之是非。取友者,知人而能识人之贤否也。论学是谈论自己的学说,就是有了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认知,而且能够有条理的说出来,写出来。取友就是能够辨别贤与不肖,正确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论学取友,就是自己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论。这在古代,称之为小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信述》知类通达: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说文》:“类,种类相似,惟犬最甚。”立:《说文》:“住也。从大立一之上。”铉曰:“大,人也。一,地也。”此处指因其学问扎实通达,向道之心坚定,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人。</p><p class="ql-block">补充注意,和“三十而立”的立贯通起来学习,可以是立定,站住,更应该是能够践行运用,是笃行。因为孔子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办学当教授当校长了。郑氏曰:知类,知事义之比也。强立,临事不惑也。不反,不违失师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孔氏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者,谓九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言知义理事类,通达无疑。“强立”,谓专强独立,不有疑滞。“而不反”,谓不违失师教之道。谓之大成。</p><p class="ql-block">张子曰:知类通达,比物丑类是也。......强立而不反,可与立也。朱子曰:知类通达,闻一知十,而触类贯通也。强立不反,知止有定,而物不能移也。知类就是可以知道所有的类。如果你知道一类,其他类都通,这叫知类。知一,就可以知二、知三、知所有,叫通达。古人说,一经通,经经通,就是要具备知类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强立而不反”的“反”,既可以理解为返回的“返”的通假字,也可以理解为违反的“反”。立也可以理解为“力”,就是说当我们具备了知类通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就会伴随我们终身,即使遇到外界干扰,也不会遗忘,不会丢失,是我们终身的财富、终身的智慧。人到了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就可以称之为大成。</p><p class="ql-block">《学记》把学校教育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前一段为七年四级,完成后谓之“小成”。后一段为二年一级,完成后谓之“大成”。从这些分段中,可以领略到最早的关于年级制的设想。最后,鼓励我们,学习也好、教育也好,要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像蚂蚁衔土堆山一样,一点一点地坚持不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慧老师结合《学记》精义,将<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五章</span>逐句导读,阐述大学开学典礼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即是学生学习的方向,也是成长的方向,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志向和责任。作为老师,观察学生的状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琢磨,心有所思,才有所得。学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觉者也就是学者。学者们明白了,然后去教这些年幼的学生,这也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聂丽老师导读第六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平常在经典诵读中我能感觉到读着读着就领会文章的意思了。第六章讲的是教育要尊重规律,张弛有度,宽缓优柔。古代的教育家们,他们懂得教育的规律,懂得安排学生的作息,既有正课的紧张学习,又有课外作业和游乐的一些学习,孩子劳逸结合,不仅学知识本事,也学立志修身之本。这样的安排让学生松弛有度,非常地愉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建军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今晚诸位师友的诵读都特别有节奏感、有仪式感,能够把《学记》所要讲的话,通过听、通过读,把内容读清楚、读出来。但有一点,读经典,一是要慢,关键是要慢,重点是要慢,但是不能为了慢而慢,而是心到、眼到、口到,把经典的内涵涵咏出来,个别的字词,我们也要注意读音、断句。</p><p class="ql-block">总体来讲,咱们六位老师的导读,我觉得刘艳老师的导读,这个讲解比较符合咱们导读的要求,是咱们大家共同学习的榜样。她从这个诵读、到经典的白话、重点关键字词的解释,以及先贤精义,都是有理有事,以理为主用事来印证,最后,又有总结有升华,当然其他几位老师导读得也非常好,由于时间关系,我就先不赘述,咱们后续可继续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念就常思。陈建军老师给大家留了思考题:为什么一年三年五年七年都有个“视”,而九年没有“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瞧!课后,师友们在群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如夫子所说“好学”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辑:葉巧娣 </p><p class="ql-block">文字:梁钰萍 葉巧娣 周青竹 </p><p class="ql-block">审核:孙重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