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和六六的哀嚎,上海何时迎来拐点

老爷车

<p class="ql-block">以下文章来源于燕梳时评 ,作者梳子姐。</p> <p class="ql-block">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生命,是人类最顽强的本能;所有生死,都不是小事。让人活不下去的,似乎不只有新冠。</p> <p class="ql-block">4月11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94,无症状感染22348。感染人数会毫无悬念地突破20万。也就是说,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将有1%人口感染新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的上海奉行精准防控,因把一家奶茶店划为高风险区而赢得美誉。如今的上海疫情蔓延扩散,范围和规模都远超武汉开创新的纪录。颇为诡异的是,迄今为止上海全域居然没有一处高风险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绝大多数上海人连门都出不去,就算侥幸能够离开上海,也逃不掉各地防疫大军的盘查堵截。淮安涟水正式悬赏,举报一个上海人奖2000元,一个苏州人奖500元,其他地区人200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举报对象是针对那些不主动报备、隐瞒行程信息人员。不同身价,代表着不同的风险级别。上海的风险等级,已无标注必要。</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有人开玩笑说,买不到菜、吃不上饭,只剩下空气是免费的了。可是面对复杂的世界,到一定程度连空气都珍贵得足以救命。近日,上海申威医用气体公司由于发现充装工厂员工阳性,公司全面停产,暂停浦西地区的氧气配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天凌晨2点,经过消杀的1300瓶10升装家用氧气瓶发出后,该款产品库存为零,并且尚未接到复产通知。全上海90%以上家用氧气瓶都是由申威供应,氧气断供意味着什么?家里断菜、断粮,喝凉水也能维持两天生存,可是对那些靠氧气瓶存活的病人来说,断氧一分钟都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人命关天,大抵就是这样。目前还没有看到这家制氧公司复产的消息,也没有看到外地氧气紧急进沪的消息,再耽误下去肯定会出大事。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在于,诸多因素之间具有深度融合的相互关联性,顾此必然失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对新冠爆发3个月内武汉及国内其他地区人口死亡情况对比,发现一个惊人数据:疫情爆发后糖尿病死亡率增加83%,自杀率增加66%。这个比例叫“额外死亡率”,或者叫“附带死亡”。目前上海地区没有相关数据统计,但是公开报道的附带死亡不必赘述。</p> <p class="ql-block">今天,郎咸平正式公布了其母去世的消息。他母亲已98岁高龄,肾脏出现衰竭,按照过去办法,打一针就能转好。由于上海严格规定必须核酸后才能就医,老人家在三甲医院做完核酸4个小时没出结果,最终病逝于急诊室门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4日,郎咸平在微博上说:今天上海2500万全民核酸,各地驰援,全国一盘棋,这就是中国力量。没过一周,当他想尽千方百计从封闭的小区出来时,却因为封城叫不到滴滴,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留下终生遗憾。曾经呼风唤雨的郎教授救不了自己的母亲,普通人摊上这种事也只能听天由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台有位读者留言说,他母亲今年94岁,独居,耳朵不好,从4月1日起一直被封控在杨浦区殷行街道开鲁四村23号,饮食无着,生死未卜,多次与街道、居委会联系,不是电话打不通,就是互相推诿。自己也70多岁高龄,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去救母亲,只是恳切希望上海市相关领导在动态清零的同时,抽空关注一下高龄独居老人。在这里也插播一下,如有居住在杨浦区殷行街道附近的读者,若有余力盼望能够探望帮助一下这位老妈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代的尘埃每一粒都非常公平,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作家六六也在朋友圈发出一个女儿的绝望,声称其父母在家闭门不出17天后阳了,症状虽较轻,但其母因被居委会吓唬要拖到方舱,导致心脏病发作,打120无回应,一个75岁的老人,整天活在无限恐惧和绝望中,有病得不到救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年前,六六奔赴武汉为写抗疫剧本寻找素材,她曾大言不惭地说:“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都没了。”现在活生生的素材又在自己父母身上重演,不知这位大作家会有何感想。千万不要把别人的苦难和痛苦当成笑话看,说不准哪天就会发生在自己或者亲人身上。</p> <p class="ql-block">据说新闻发布会上,有位记者对领导说,你们别念稿子了,这样没任何意义,拿出自己的手机现场买个菜,以证明物资供应充足。这位记者的提问让人生出由衷敬意。宏大叙事固然值得称颂,可是小民生死也须臾不可忽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有利于抗击疫情、只要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就应该放下成见,多听听疾苦之声,多听听逆耳之言。怕就怕扣帽子,上纲上线。现在最大的帽子就是“躺平”,凡是对封控有看法就斥为躺平的投降主义。那么,究竟什么是“躺平”呢?从字面上理解,与躺平无限接近的同义词应该是不担当。人心都是称,能称出轻重是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大的躺平是那些不负责任的一封了之,是层层加码的一刀切,是不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盲目服从。把人封在家里不让出门,把卡车司机关在驾驶室中,一层层封条成了至高无上的封印,这不就是典型的躺平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吃饭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的出现,不是病毒造成的,而是防疫政策躺平、应对措施躺平的结果。固执己见,墨守成规,必然会制造人为灾难。</p> <p class="ql-block">昨天,上海各区划定了第一批“三区”名单,其中封控区7624个、管控区2460个、防范区7565个。管控区每户每天可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分时有序、分区限流到小区指定区域无接触式领取配送物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防范区人员原则上在所在街镇范围内适当活动。合理分区,上海早就该这么做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员分区流动,既让一线工作人员适当解脱,也让市民补充物资喘喘气,将极大缓解整个社会防疫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否则,不可预料的次生灾害和额外死亡率,将成为这个城市难以承受之重。上海是经济的心脏,这颗心脏需要跳动起来。如果长时间暂停,大量毛细血管都将坏死,这并非危言耸听。大家都非常关心上海的拐点什么时候到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8日,吉林市新增本土46例,无症状66例,仍然宣布社会面清零。参照吉林的经验,相信上海距离这一天也并不遥远。当我们需要胜利的时候,胜利一定会如期而至。只盼望在这个过程中,少有无辜的牺牲。因为,有些牺牲确实可以避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