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适合出门走走。3月3号我们老俩口应儿子邀请出来走走,去到上海他的家里,在上海周边走走。他们最近加班多,常住在公司里,这一次也是被封在公司了,所以家里就我们老俩口和一只宠物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香港爆发生了比德尔塔等以往的变异株都要快的奥密克戎BA.2,但我以为香港离我们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我们已进入到了后疫情时代,像上海这个以精准防疫著称的全国防疫优等生,不会有麻烦,自己平时做好个人防护,就不会有太大关系。但是3月中旬以后上海新冠确诊和无症状感染病例上升的速度让人心跳加速,血脉偾张。看来是我低估了新冠肺炎,思想麻痹了。</p> <p class="ql-block">3月7号我们小区就做了一次核酸检测。中旬开时我所在小区开始封闭,当时通知是封控48小时,其间做两次核酸检测。我以为这是常规防疫措施。业主群里比较安静,只有上班族每天向物业要封闭的正式公告,即加盖了红色公章的公告,他们需要自己填好向所在公司报备,才能居家办公。48小时过去了,小区没有解封,也没有任何公告。居民可以下楼在小区里自由走动。第4天居委会给每户配送了肉类、蔬菜、水果,还挺丰富的。第5天还是没有解封的消息,业主群里就热闹了,大家都在猜测。有人调侃自己被封在公司,好几天都没回家了,公司还买了几十把折叠椅、睡袋,几天没有洗澡,个个油头粉面的,方便面吃的想呕。更有人在群里喊“再不解封又要怀孕了,要破产了唉”,还有的说“还不解封,小区的的绿化带都秃了,野菜要拨光了!”。。。这种<b>自嘲式内涵的幽默</b>让人<b>笑不活</b>了。物业一领导被问到解封时间,他在群里说“只要接到上级解封通知,哪怕是半夜我也立马敲锣打鼓通知大家!”虽然大家有点焦急,但气氛比较轻松,坚信解封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封了6天,后来又陆续封过48小时的。</p> <p class="ql-block">疫情越来越严重,每天早上8点官方公告的数据让人焦急、忧虑。3月28日上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全面进入封控,浦东先行进入为期4天的封控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浦西4月1日也进入更严厉的封控期,事实上浦东99%没有解封。大润发、天猫、京东都下不了单。之前我们经历过6天的封控,所以我知道得多准备点食物的<b>必要性</b>,所以我买的吃的都是大份量的,解封的2天里我迅速去农贸市场买了肥肉,炼了猪油,又买了猪肉,分成若干小份存放冰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网上流传的上海大超市人们疯狂购菜的视频把我吓懵了,所以就没去大润发、山姆超市,而是就近去到一个相对人少又距离不太远的超市,计划买点必须的粮食和菜品。3月31日上午9点去到附近规模还算可以的一家连锁超市,结果人也是超多,特别是结账的队伍延货架象回形针一样绕着排了很长,我犹豫着还是又补充买了大米、面粉、面条、方便面、手抓饼、生抽、蒸鱼油、白糖、盐等调味品,又去钱大妈买了铁棍淮山、肉、韮菜、小白菜、肉丸、皮蛋、西红柿等。午饭后想再去钱大妈补充点菜品,结果钱大妈已经卖空了,于是折回途中只好在小区门口的小店铺里买了点没什么卖相的大葱、胡萝卜、大白菜、小米辣,而且价格已比平时涨了很多。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购物清单是绝对<b>高明、正确</b>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近的农贸市场已关闭,我们没有买到鱼、虾,好在冰箱中还有点虾滑和鱼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封控前3 小时抓紧时间溜狗,顺带着在附近一处荒地(已被征收,暂时未动工,有人种了蔬菜)里挖了满满一大兜野菜。我是仔细对照图片确定这些野菜是可以食用才挖来的,查阅了资料,这些野菜其实都是营养很丰富的,看来在蔬菜荒的日子里我这是<b>大赚</b>了啊。洗净的野菜用开水一灼挤干水分,分成若干份用保鲜袋装好冷冻起来,想吃时或凉拌或炒肉沫都是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1日这一轮严格的封控,要求是足不出户。 每天不是做核酸检测就是做抗原检测,刚开始我很自信,认为 “<b>阳</b>”离我很遥远。除下楼做核酸检测外都不可以出来,垃圾放门口,早上8--9点有人上门收。那时我还是很乐观的,心想不会封多久。后来看到本小区、本栋都陆续检出了“<b>阳</b>”,人们<b>谈“阳”色变</b>,我开始心情变的忐忑,因为“<b>阳</b>”就在我们的身边,它面目狰狞,潜伏在我们的同类身上和你想不到的地方,你<b>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防不胜防,等你被袭击后,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它的帮凶,是它下一目标的载体</b>。每做一次核酸检测我就第一时间查核酸检测报告,做抗原自测时看到那一根红杠杠停在C处才放下心来。原来公告的4月5日5时解封已是不可能的。即使解封我也不敢出去啊。</p> <p class="ql-block">封控的日子里非常安静,小区和微信群都一样安静。安排做核酸时会在群里先通知。住户听到大白叫自己楼号时就快速下楼,以家庭为单位间隔2米安静排队,非常有序。平时窗外除了鸟鸣听不到别的声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6天时,业主群里就有很多人说话了,焦虑情绪在蔓延,有不少人家食物即将见底,没有人能够回答解封的时间。我楼上的住户头天晚上就说断粮了,以为熬一晚上第二天就有救济粮。结果清早我看到他在群里说饿得要“凉凉了”,于是我放了一大包(5小包)方便面在门口,让他自己下来来取,他加了我微信付了红包并说了感谢的话。群里有人说锅坏了,马上有邻居送了新锅。群里很多人都开启了邻居互助模式,比如卫生纸、洗洁精等,似乎是又回到了<b>以物易物</b>的远古年代。下午社区又给每户配送了蔬菜和鸡蛋,暂时缓解了人们焦虑不安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毕竟蔬菜不能当饭吃,封控到第7天时,群里又开始叽叽咋咋的,明显的焦虑在升级,很多人家几乎断粮。群里出了些各种组团购物的攻略,价格较高,各种生鲜团团长应运而生,良莠不齐,甚至有价格欺诈。由于运力不足,在叮咚、盒马上买菜得靠抢,完全是拼手速和运气,最好抢的就是鲜花!居委会提醒大家注意团购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也清理了冰箱,为一日三餐而精打细算。为减少感染源,也体谅志愿者的艰辛,我们尽量不参加团购。每天开始小份量做饭菜,不再象以前那样敞开肚子吃了。变得特别爱惜食物,不敢浪费一点。我家食物准备的足够多,但也不敢放开了吃,因为不知道还要封多长时间。家里有面有肉,却舍不得包包子、包饺子,因为那样吃太奢侈了。我做了一些掺了玉米餷的馒头,也常常煎鸡蛋饼、土豆饼。冰箱里还有从老家带来的腊肉、鲊鱼,都得省着吃。因为我家食物准备的充足,所以饮食可以天天不重样,只是比以前精致了。</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开始,居委会组织保供物资了,有需要的人在群里接龙,大家可以买到<b>平价</b>的米、面、粮、油、肉、蛋了。封控第十二天我参加了米和面的团购,因为我们小区被划为封控区,至少还有14天的封闭。相信政府保供的物资会越来越丰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宅在家里发现自己越来越勤快,眼神越来越好,不戴眼镜也能看见地上一丁点渣渣,清扫地面除用扫地宝,用吸尘器,还用拖把,用抹布。衣服都用手洗,被褥也是每周都洗。外面阳光明媚,玻璃能擦到的地方就要擦的透亮,当然擦到不到的仍然任它起尘、画雨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抹脸乳液也快用完了,幸好还有一支护手霜可以将就着用,早上可以不洗脸,据说这样对皮肤好。有邻居在群里说<b>烟粮</b>没有了,引发群喷。现在所有的<b>讲究就是矫情</b>。</p> <p class="ql-block">我没有看到有些人说的上海排外,每次分发物资都是以户为单位,并没有人盘查你是否有上海户籍、自住房还是租住房而另眼相待。我没有看到网上流传的辱骂志愿者、哄抢菜的行为。我相信官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天早上8点的新闻是我们必看的,逐节攀升的感染人数让我们心情越来越沉重,原本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焦虑煎熬着每一个人,但绝对不会恐惧。因为我们知道疫情防控正处在胶着状态、最关键的时刻,不进则退,否则前功尽弃,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不信谣、不传谣、<b>不添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天与孩子互相微信发送核酸检测报告是我们的<b>必修课</b>,我每天念经般地唠叨注意防护,特别是做好快递的消毒。儿子告诉我他的同事封了20多天,由一个帅小伙变成<b>油腻大叔</b>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闺蜜说我来上海“<b>可真会挑时间</b>”,我尊敬的南通王叔叔也对 我说“<b>丫头,这次你真不该来</b>”,可是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不幸,这是人生中的一次体验,遇上了就安心接受。我甚至还有些小庆幸,我们只是被封在了家里,还可以瑜珈、听书、跑步机上跑步,基本衣食无忧,而且通过网络学习,竟发现自己还有当厨娘的潜质!因为没有上街、网购,还避免了花冤枉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一点点的物资短缺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而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才是最辛苦的!我们想出而出不去的门,却是他们想回却回不了的家。向大白们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相信这是<b>黎明前的黑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