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掠影

云之南

<h1><font color="#010101">阆中古称保宁。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阆中古城建址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的一座城市,被誉为风水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阆中商周时属梁州,春秋时属充国。战国后期(约公元前318年),巴国灭充国并从江州迁都于阆中。</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秦国惠王嬴驷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即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不久灭巴。秦王设立郡、县、郊(乡)、亭、里五级制。置蜀郡、巴郡。宣告蜀、苴、巴三国灭亡。<br>公元前314年,秦灭巴,秦惠王设置阆中县,隶属于巴郡。</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公元201年(东汉献帝建安六年)至公元347年(成汉嘉宁二年),阆中为巴西郡治,辖阆中、安汉、垫江、宕渠、宣汉、汉昌、南充国、西充国等8县。蜀汉名将张飞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公元347年(东晋永和三年)至公元508年(南朝梁天监七年),阆中为北巴西郡治,辖阆中、苍溪、安汉、南国、西国、平周等县。<br>公元509年(天监八年)至公元553年(承圣二年)阆中为南梁北巴州治及北巴西郡治,辖北巴西、白马义阳、南部、木兰、金迁、掌天等郡。<br>公元525年(北魏孝昌元年)至公元535年(大统元年),为魏所据。<br>公元554年(西魏恭帝元年)至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阆中为隆州及盘龙郡治,辖盘龙、新安、南宕渠、金迁、白马、隆城6郡,盘龙郡辖阆中、汉昌、胡原3县。</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隋改阆中为阆内,公元583年(开皇三年)至公元607年(大业三年),为隆州治,辖阆内、南部、苍溪、奉国、仪陇、大寅、西水、晋城、南充、相如10县。大业三年,改隆州为巴西郡,辖区未变。<br>唐仍名阆中,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至公元712年(先天元年)为隆州治。713年(开元元年)避唐玄宗讳,改隆州为阆州,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新井、晋安、新政、奉国、歧坪9县。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至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曾改为阆中郡。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鲁王灵夔都曾封治阆中。</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五代及北宋南宋,阆中均为阆州治。公元929年(五代唐天成四年)于阆州置保宁军,北宋时置安德军。公元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至1912年,阆中一直为保宁府治。<br>明末清初四川设临时省会达17年之久,是历代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br>清顺治时,四川临时省会设在阆中10余年。</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1912年,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br>1913年,改为川北观察使署。<br>1914年,改为川北道署,不久改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川北道(嘉陵道)辖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剑阁、通江、南江、巴中、仪陇、营山、蓬安、邻水、岳池、广安、南充、西充、三台、射洪、中江、盐亭、遂宁、蓬溪、安岳、乐至、潼南26县。</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阆中在唐代出了尹枢、尹极二状元,宋代出了陈尧叟、陈尧咨二状元,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建于清代的贡院,仍完好地坐落于阆中古城的学道街,顺治九年(1652年)全川未靖,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列名,阆中出进士116人,举人404人,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阆中文化的主体是以汉桓侯祠(张飞庙)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云台观、大佛寺、永安寺、巴巴寺、福音堂、天主教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贡院为代表的科举文化,以巴渝舞、皮影、川北灯戏、亮花鞋、剪纸等艺术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抗日战争时期,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巴山警备司令部设于阆中。<br>1933-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阆中相继建立阆南县、苍溪县、阆中县、忠发市4个县级苏维埃政府。<br>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辈无阶级革命家的指挥下,转战阆中三年之久。<br>1949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阆中。<br>1950年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政府。<br>1991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销阆中县,设立阆中市。<br>1993年8月,阆中被列为省直辖市,由南充市代管。<br>2003年,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阆中市政府由阆中市区内东街7号迁至市区巴都大道66号。</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阆中汇集了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东西方宗教流派,其中以佛教、伊斯兰教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尤为突出。</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相传,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有一天突发奇想,让大唐李淳风和袁天罡推算大唐国运。两人便背靠背的干开了,一人推前事(自天地形成以来),一人推后事(唐以后中国大事),推一事画一幅秘象,写几句谶言偈语以记。哪知李淳风推算上了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预言武则天夺权、太平天国起义、火烧园明园。。。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 《推背图》由此得名。<br>袁天罡、李淳风死后,相继埋在阆中,后人为纪念他们,并修建了天宫院。</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阆中既保宁醋是全国四大名醋之一。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福建米醋。</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阆中保宁醋酿制有两个特点:<br>一是,酿醋用的药曲象过去酿酒的酒曲一样,是用五味子、白叩、砂仁、杜仲、枸椐、建曲、荆芥、薄荷等生津开胃,健脾益神的六十多种中药为原料制成的;<br>二是,制醋的用水。保宁醋用流经城南一段的嘉陵江中流冬水酿制。<br>流经城南的嘉陵江水,绿水碧波,特别是冬季,更是碧绿清澄,明澈见底。取冬季之水,用沙缸过滤,储存备用。<br>最终,酿成的醋香味浓郁、酸而微甜,人口生津、久存不腐。</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阆中境内主要河流有嘉陵江,从北向南流经石子乡、保宁镇等13个乡镇,过境全长59.45公里,还有白溪、东河、构溪、西河等4条嘉陵江支流贯穿境内,分别于江南镇、文成镇、河溪镇、南部县定水镇流入嘉陵江。</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夜幕降临,嘉陵江上华灯初放!祝福阆中人民生活幸福!快乐!安康!🌹🌹🌹</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