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研明方向,专家引领促成长”—龚健梅名师工作室典型课例研究活动走进二小

F

<p class="ql-block">  “打造生·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为了让学生的生长在行动中有主观能动性,<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提高课堂效率,</span>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龚健梅名师工作室“同研一节课,第二轮磨课”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充分发挥了我市小学数学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促成长等方面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4月12日上午,龚健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龚健梅,导师张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占雅君</span>和部分学员走进二小。本次执教的是项佳老师和李飘老师。</p> 教师磨课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项老师带来的《圆柱的体积》,项老师从“体积”引入,带着学生复习体积的相关知识并猜测出圆柱体的体积,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发现中经历了假设、猜想、验证的全过程。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学生“乐在其中,悟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李飘老师带来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李飘老师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建立1/10米和0.1米的联系上,她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她的课堂激情洋溢、轻松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p> 导师精彩点评 <p class="ql-block">  课后主持人龚健梅,导师张雳,导师占雅君,工作室的学员以及二小学校的数学老师们激情辩课,亳无保留地对这两节课肯定亮点并提出改进建议!争的面红耳赤却丝毫不损情谊。情到深处自然浓,课研实处自然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占雅君导师:项老师导入恰到好处,通过“体积”一词让学生回忆跟体积有关的知识。在体积公式的探索与推导过程中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对比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后“什么不变,什么变了”,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思想,在对比中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不急不躁,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  张雳导师:教师一定要做到两点,心中有“数”,眼中有人,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基于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 1.时间</p><p class="ql-block"> 给整块的时间让学生去摸索,去讨论。</p><p class="ql-block"> 2.内容</p><p class="ql-block"> 设计一定的内容给学生,让学生有事可干,无事就会生非。</p><p class="ql-block"> 3.指导</p><p class="ql-block"> 孩子小组合作时,教师一定要下去指导,教师对孩子的个别指导能让他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 4.对比</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们在对比中去发现学习,在对比中先求异再去求同,从而得出规律。</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龚健梅: 项老师很大气,有气场,能hold住学生。数学思想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可见项老师和其背后团体的用心。但这节课在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处,到底是圆柱体的哪部分转化成了长方体的哪部分?没有听到学生的质疑声,那说明这节课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师始终紧紧抓住学生,不愿相信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探索。老师要学会“笨”一点儿,这样才能让你的学生更聪明。</p> <p class="ql-block">  “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大家深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定水到渠成。这样的研究、思考和实践,让教师从一节课的研究迁移到一类课,磨一人带一群,研一课通一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人:胡梦诚</p>

学生

老师

龚健梅

体积

课堂

导师

教师

名师

工作室

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