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深研学思并进  线上深磨赋能相长——中心教研一组数学课题线上教研活动

历下区中心教研一组

<p class="ql-block">  勤学善思乐于研,力行细悟共分享。2022年4月12日,历下区中心教研一组、数学课题组全体成员相约云端,开展“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创新实践研究”主题教研。历下区教体局学前科负责人金迪、学前教研员王明辉参与本次活动。本次线上教研活动由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承担,业务主任孙雅坤主持。</p> 小游戏 大道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很多时候人们不愿改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因为改变会感觉不习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然而当你决定开始改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切将会成为自然……</p> <p>  心理游戏《握握手》,通过简单双手相握的动作,让我们感知习惯成自然的道理。</p> 小运动 大能量 <p>  手部运动,让身体放松。元气满满,开启教研之旅。</p> 梳理提升 扎实推进 <p class="ql-block">  教研员王明辉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下一步工作三个方面对课题推进情况进行梳理和分享。自2014年1月,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组依托历下区学前教育中心教研一组和数学课题组,自下而上,聚焦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的难点痛点,以主体性教育思想变革为突破口,开展“三纵七横”立体化研究,逐步形成了幼儿园数学主体性教育理论观点,建构了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一二三四五”实践模式,即贯彻一个理念、实现双重目标、依托三条路径、实施四大步骤、建设五大资源体系。</p> 小组展示 彰显成效 <p class="ql-block">  四个子课题园依次进行课题推进情况汇报分享,聚焦问题,研讨策略,彰显成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5px;">济南市历下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李雪莲</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5px;">《物体的分类和排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研究问题</b></p><p class="ql-block"> 1.课题组的教师对有关数学的专业理论欠缺,尤其缺乏数学游戏化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2.细化、筛选研磨一批更优质的教学活动等,凸显数学课题成果的物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指导策略</b></p><p class="ql-block"> 1.研究过程中及时推进幼儿数学教育理论的补习,让教师有理论做支撑,更好地指导实践研究。依托中心教研组教研专家引领,对课题的研究内容、价值、思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梳理,园本教研理论联系实践。本学期更加深入的进行数学课题研究,并将数学研究融入到我们园本教研之中,分AB组分别进行自主游戏和数学内容的教研。对学前教育数学的概述、目标和内容、途径和方法、教育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学习。</p><p class="ql-block"> 2.对教师研究的成果再进行梳理,对成果的物化形式进一步研磨,通过同课异构、集体磨课、反思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对《指南》领域目标、师幼的有效互动、优质活动的组织、幼儿的全方位评估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真正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研究成效</b></p><p class="ql-block"> 丰富了教师数学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对数学教育游戏化的教育思考和实践探索的总结和梳理,初步将五大资源体系修改完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卢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10以内的加减法》</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研究问题</b></p><p class="ql-block"> 1.数学教育活动“10以内加减法”如何生活化。</p><p class="ql-block"> 2.数学教育活动“10以内加减法”怎样进行游戏设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指导策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b>(一)生活化组织策略</p><p class="ql-block"> 1.挖掘有价值的数学生活经验。</p><p class="ql-block"> 依据《指南》中的目标、内容,结合教学计划生成数学活动。如超市购物、采摘活动等,帮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p><p class="ql-block"> 2.将幼儿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到教学中。</p><p class="ql-block"> 通过动手操作,利用真实、具体的物体提高幼儿感性认识,而这些物品在生活中随手可得。</p><p class="ql-block"> 3.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可以唤起幼儿相关知识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p><p class="ql-block"> (二)游戏化游戏类型</p><p class="ql-block"> 1.操作性数学游戏。</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如掷骰子游戏,游戏时幼儿同时掷出两个骰子,记下两个数字,相加或相减算出得数。通过操作,发挥了幼儿主体性,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p><p class="ql-block"> 2.竞赛性数学游戏。</p><p class="ql-block"> 幼儿喜欢竞赛性游戏。教师可提供适宜材料,如圆圈,通过套圈、摆圈、站圈等闯关游戏,引导幼儿运用10以内的加减总结发现规律,解决闯关中的实际问题,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研究成效</b></p><p class="ql-block"> 通过实施以上策略,教师把数学教育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和游戏情境,使幼儿自然而然地与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由境生情,由情促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幼儿园 法玉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集体教学活动《5的加法》</b></p><p class="ql-block"><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研究问题</b></p><p> 1.如何培养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p><p> 2.如何利用前期经验获得新的经验。</p><p> 3.如何在验证环节更加直观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指导策略</b></p><p class="ql-block"> 1.以闯关游戏为主线,分成了三个环节,即经验的复习(碰球大挑战)、探索的过程(限时大抢购)和经验的巩固(车轮大作战)。</p><p class="ql-block"> 2.准备很多贴近幼儿生活、游戏的物品,比如:彩泥、纸杯、画笔、玩具等。利用前期掌握的4以内加法运算和教研时共同商定的游戏记录表让幼儿可以更自由自主地进行游戏。</p><p class="ql-block"> 3.将废旧的纸板进行二次利用,将做成十字形隔板按照从左往右依次放置抢购物品,下面贴上幼儿的记录表。</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研究成效</b></p><p> 在轻松有趣的闯关游戏中,幼儿能够愉快自主地掌握5的加法并列出加法算式,将贴近生活的游戏和数学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幼儿根据自己抢购的物品,运用组成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主动探索,轻松掌握了新的知识经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幼儿园 张作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7, 181, 74);">《好玩的长方体和正方体》</b></p><p class="ql-block"><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研究问题</b></p><p> 1.教师高控、幼儿自主探究不足。</p><p> 2.游戏材料单一、缺少游戏趣味性和生活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指导策略</b></p><p class="ql-block"> 1.重温《指南》,从指南中找到数学领域核心目标,寻找理论依据。</p><p class="ql-block"> 2.贴近生活,回归幼儿已有经验,增加生活化的游戏材料。</p><p class="ql-block"> 3.幼儿为主体,教师退后,提供适宜可操作的游戏材料,在幼儿遇到问题时,通过幼儿间的辩论、冲突,教师以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和幼儿共探索、共学习。</p><p class="ql-block"> 4.巧用多媒体,用课件视频欣赏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发现生活中更多更美的长方体和正方体。</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研究成效</b></p><p class="ql-block"> 1.幼儿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活动中,更加自主、愉悦的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2.构建了师幼学习共同体,教师更加关注、追随和发现幼儿,有效实现教师教和幼儿学的双重目标。</p> 交流研讨 智慧共享 <p>  教师善思善学、各抒己见,在思维碰撞中感受数学教育活动的别样风采,体验教与研的快乐。</p> 启思笃行 引领提升 <p class="ql-block">  中心教研一组组长、历下区第三实验幼教集团园长王玫以“砥砺研数,创玩求真”为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四点思考:一是时刻牢记领域的核心概念;二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幼儿的学习路径是怎样的;三是我们可以使用怎样的策略有效推进;四是怎样的专业发展指导对教师更加有效。希望大家敢于思想碰撞、善于分析求真、勇于倾听意见、乐于合作探究,形成幼儿园数学教育可复制、可推广的策略和经验,真正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助力幼儿成长。</p> <p class="ql-block">  课题主持人、历下区教体局学前科负责人金迪做点评指导。金主任对各课题研究小组的开展情况表示肯定,并以提高教科研实效“四法”为主题进行专业引领。</p><p class="ql-block"> 一是保持节奏做加法,老师们在组长及教研员带领下,参与制定每次的教研学习计划,问题基于自下而上,也可以让自己孩子一起参与演示,有张有弛,保持良好的居家教研状态。</p><p class="ql-block"> 二是顺应变化做减法,教师要用包容和淡定的心态去面对此次疫情居家的工作状态,少一点急躁,冷静地调整适应学习工作状态。</p><p class="ql-block"> 三是教研互动做乘法,组长教研员做好引领和示范——研磨出教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营造出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互动交流破解问题,职业幸福感才能够加倍。</p><p class="ql-block"> 四是提升效率做除法,在和谐轻松的教研氛围下,老师们的主动性和实操力就越强,教研效率也就越高。</p> <p class="ql-block">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本次教研活动既对前期子课题开展情况进行研讨与反思,也对后续研究重点进行精准把脉。教研无终点,学习无止境,课题组将继续用专业和热情为师幼成长赋能。</p>

幼儿

教研

数学

游戏

历下区

生活化

教师

教育

幼儿园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