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岩下慢节奏,鼓浪屿里静生活

林萧

<p class="ql-block">  隆冬时节的南国仍然草木葱荣,温暖如春。一走出厦门机场一股闽南的温风迎面而来。趁着旅游淡季错峰出行,想着在寂静的时节与厦门鼓浪屿相约,不禁令我怦然心动!</p> <p class="ql-block">  奔向鼓浪屿,遇见不同的历史时空的场景交错,遇见几百年沧海中的日光岩变与不变,遇见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三年多前编制《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节目时就想着如有一天,自己能爬上郑成功起名和练兵的日光岩上头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怎样一种心情。只有1.8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岛,为什么能吸引世人的目光和脚步?</p><p class="ql-block"> 从厦门坐轮渡(35元往返)到鼓浪屿半个多小时,我和北京华策影视的君哥终于踏上了这个全国四大最美城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有1万5千人口,</span>也是中国唯一无公路、无车辆、甚至无自行车且被大海拥抱的孤岛—鼓浪屿,惬意的心情随波浪起伏。</p> <p class="ql-block">  从360多年前的明将郑成功反清失败进尔开始在此屯兵扎寨、操练水师准备攻打台湾,到180多年前的英国舰船力炮打开了大清封闭的大门,1902年开始沦为公共租界各国西方领事馆纷纷进入,到80多年前的日本人占领厦门,再到1945年后国民党占领,之后解放军收复,直至今天,鼓浪屿可谓历经世纪风云,日光岩始终岿然不动,它们已经目睹了世事的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什么地方,什么样山水名胜,只要是人潮涌动,往往味道就变了。来到浪漫的鼓浪屿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疫情没有结束,(当然动身时我们出发地和目的地都没有疫情)加之隆冬到来,昔日人流如织喧闹的鼓浪屿终于慢下了脚步,回到她的宁静和本真,回归到它观海听琴的优雅之中!一街一房,一山一树仿佛都在轻轻地为我诉说着的昨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因岛上不让任何车辆通行,所以傍晚下码头步行20多分钟高低不平的小路,终于来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的住地是一个叫“曼屋”亭院的民宿,听着这名字就感觉浪漫。在门口一块牌子赫然醒目:</span>历史风貌老建筑,建于1920年。听说价值也超过了千万。不过这些昔日门庭若市的客栈,如今也都冷清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客房门竟然也有80多年的历史,锁门的是一把民国时代的老锁头。</p> <p class="ql-block">  所住的民宿院分上下两层,上面一幢二层别墅。我们住下沉一式小院,花草繁茂,还有迷你式泳池。这样的房间,这样的淡季,一天才200块钱。而疫情前最少都800块。</p> <p class="ql-block">在此居住算不算诗意的栖居啊?</p> <p class="ql-block">走上二层平台。</p> <p class="ql-block">  从院内二层楼中就可以眺望到海面那边的厦门 。虽然早上未能赶上日光岩的日出,从曼屋小院儿出来,我和君哥一路漫步,主要目标就是日光岩。</p> <p class="ql-block">  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西方各国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教会,开办洋行、学校和医院。1903年,鼓浪屿进一步沦为“公共租界”。二十世纪上半叶,一些富商、华侨竞相到鼓浪屿建宅置业,兴建了大量西式或中西合壁式民用建筑。</p> <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又是旅游淡季,这上下坡的羊肠小道没有轱辘车,鼓浪屿格外清静。也许这是她几十年以前的本真。街区和房屋都是依山而建,所以所有的小路都是高低起伏,蜿蜒崎岖,纵横交错。许多数民宿客栈院落也都是挂着当地政府颁发的历史风貌牌子的百年老建筑、老别墅。里面也是高低错落,花团锦簇,草木茂盛,枝藤漫布,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奔向鼓浪屿至高点日光岩。</p> <p class="ql-block">  日光岩是一种岩仔山,地处鼓浪屿至高点,海拔90多米。它汲取着天地的能量。本想到这的第二天一早便登上日光岩迎接着鼓浪屿第一缕阳光和日出时的云卷云舒,遗憾可能是我头晚睡的太晚,早上未能起早赶上日出。第三天一早又是多云!大自然的美,没有天气和阳光的加持往往就是减法了。</p> <p class="ql-block">  明代末年,厦门名士池显方在山下建私人住宅,名“晃园”,此山始称“晃岩”。相传当年,母亲是日本人的郑成功来到晃岩,觉得景色远胜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就成了“日光岩”。</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日光岩上手机拍摄的百年鼓浪屿和海峡对面厦门全景。只有1.8平方公里的鼓浪屿近几十年几乎没盖新楼,除了对一些旧楼,危楼进行了一些改造和加固涂色,基本上保留了旧时的样貌。这恰恰是她吸引世人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为鼓浪屿庆幸!而海湾对面则是日新月异,高楼鳞次栉比的现代厦门。</p> <p class="ql-block">这幅是网上日光岩上早晨遥望东方晨曦的和厦门双子塔照片。</p> <p class="ql-block">视频里说的有误,人口不是五万多人,而是1万5千多人。</p> <p class="ql-block">明代天启年间,荷兰殖民者多次驾船前来骚扰鼓浪屿,均被明军凭借大炮击退。</p> <p class="ql-block">  古炮向天,指向百年前的悲怆;鼓浪洞天,鹭江第一天风海涛与日争光,古炮上的脱落的铁皮斑驳的锈迹,日光岩上的摩崖石刻,无不记录着鼓浪屿的历史印记。</p> <p class="ql-block">日光岩下为抗疫的白衣天使写的诗。</p> <p class="ql-block">天风与海涛,四季轮回转。一座小岛变迁的步履缓慢,但却蕴藏着一个地域的肌里,一个城市的文化和一段段历史的文脉。</p> <p class="ql-block">  在日光岩北侧的一片绿阴中,一栋漂亮的别墅成为许多游客流连的地方。这栋1962年为了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而开辟的郑成功纪念馆,原是一幢叫西林别墅的老别墅,建面积达2100平米。是福建泉州的商人黄仲训从越南经商回到福建之后,1927年在鼓浪屿圈地兴建的。为了这幢他准备养老的别墅,他竟然把大半个日光岩建了围墙成为他的私家花园。还到处在日光岩的巨石上题词刻字。他肯定没有想到,因为输掉侵占郑成功操练水师的地盘起的纷争而建的豪华别墅,不但自己一天也没住,几十年之后会成为郑成功纪念馆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在西林别墅的东侧一片茂密的竹林里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日光岩的背后是一片宽阔的沙滩,一座有江南园林风格的蜿蜒的栈桥绕过硕大的枕流巨石延伸到著名的菽庄花园。 </p> <p class="ql-block">  我想象360多年前郑成功曾经在此驻兵操练时金鼓喧天,旌旗蔽空的壮观景象;而90年前弘一法师也曾经在鼓浪屿闭关数月,收获内心的平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刻夕阳西下,我不由得用口琴吹起了弘一法师的《送别》。</p> <p class="ql-block">  如今日光岩远离了炮火的硝烟,脱去了历史动荡的风尘。</p><p class="ql-block"> 日光岩在鼓浪屿最高处汲取天地的爱与能量,迎接着鼓浪屿每日第一缕阳光,送走最后一缕夕阳余辉。登上峰顶看日出日落,漫步沙滩观云卷云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漫步鼓浪屿的街巷,伴着海风不时地能传来流水般钢琴之声。鼓浪屿又被称之为钢琴之岛。据说在整个岛上一万多人口中,差不多有600架左右的各式钢琴。<span style="font-size:18px;">著名钢琴家殷承忠就出生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在东南隅的菽庄花园内由旅澳爱国华侨也是鼓浪屿之子的胡友义先生捐赠的近100架古钢琴现在被放置在钢琴博物馆。加上放置于古钢琴,有上百架。也给鼓浪屿钢琴岛的名声做了有力的注解。</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鼓浪屿出那么多的钢琴家?艺术家就是因为本身这里就是如诗如画的浪漫之岛。厦门诗人舒婷说:只要阳光常年都有,夏秋冬就都是你的花期,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p> <p class="ql-block">胡友义还捐赠了巨大的管风。</p> <p class="ql-block">  在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方居然还有一座足球场为主的人民体育场,又叫马约翰体育场。170多年前曾经是英国军人军训的地方。1870年后来由美国宿管领事租下来,后改成了军人体育场。1949年10月后成为人民体育场。1882年出生于鼓浪屿的马约翰先生是中国人,191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曾两次留学美国,1936年曾以总教练的身份率中国队参加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前后曾在清华大学任教52年。被毛泽东认定为“中国最健康的人。”</p> <p class="ql-block">  在此位置隔海相望可见对岸耀眼的最高建筑60多层的厦门双子塔。当时我还未想到相隔一天就会从这座双子星座的49层俯视鼓浪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60多年前郑成功曾经在鼓浪屿此驻兵操练。明末清初誓死抗清不降的郑成功以厦门鼓浪屿为根据地多次发起抗清战役。1658年他亲率大军乘船北伐南京,结果惨败而归,此时他面临军粮不足等问题,内外交困。1661年听取了从台湾逃回的华商何斌意见,为收复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做积极准备。</p><p class="ql-block">1985年落成的郑成功雕像位于皇帝殿前,鼓浪屿东南端的覆鼎岩。覆鼎岩高24米,三面临海,一面与鼓浪屿接壤。雕像高15.7米,宽9.2米,重1400多吨,由625块白花岗雕凿嵌接而成。分25层,地基深入岩层3米,并配备防雷设施,可抗12级强台风。郑成功雕像面朝波澜壮阔的大海,身披盔甲,手按宝剑,威武伟岸!</p> <p class="ql-block">  相传1661年郑成功挥师东征前,曾在此临海誓师,传令“拆除军灶,掀锅鼎于海中”,以示破釜沉舟之志;他又掷宝剑于沙滩,沉下印于海底,誓与厦门父老同在。后来,军锅变成“复鼎岩"。宝剑成了"剑石",玉印变成“印斗石”他誓师的地点也被后人尊称为“皇帝殿”、虽然郑成功从未称帝,最高官衔只为“延平郡干”。“皇帝殿”是拍摄郑成功巨型石雕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郑成功遥望台湾海峡。1661年他把台湾岛从荷兰人手中解放了出来,让宝岛回归了中华。但没过两年,他便因为长子郑经的乱伦丑事以及父亲郑芝龙被清庭杀害一气之下,英年早逝。而他的长子郑经又再次割据一方。直到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明末降清将领施琅再次收复台湾。如今假如郑成功泉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  遮天蔽日的榕树,几个人的手臂都无法将它抱住。无论土壤是多么的稀少贫瘠,每一个根系已经深深的扎在石头缝里。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街道旁边的小书吧里竟然还收藏着美国纽约时报192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  这栋“船屋”的私宅主人黄祯德,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鼓浪屿为数不多的福建省卫生厅任命的医师。</p> <p class="ql-block">  离开鼓浪屿前夜我做了一梦:临行前,君哥和我聊着想要给什么领导送礼,我突发奇想:打包鼓浪屿的日落和日光岩的日出吧!君哥说好主意!于是我取出相机里的SD卡打开笔记本操作起来,然后把它放在了一个黑色的夹子里。我还想着是把它快递走呢,还是自己一直带着?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把打包好的鼓浪屿的日落和日光岩的日出带在身上。</p> <p class="ql-block">在厦门南普陀寺拍的双子塔。</p> <p class="ql-block">  离开鼓浪屿的前一天的夕阳余辉里,在15米高的郑成功雕像下我打量这对60层楼300米高的厦门双峰大厦,而第二天下午,我和君哥便与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杨少衡先生一起站在这对大厦其中一栋的49层高度俯瞰比手机1/4还小的鼓浪屿。</p> <p class="ql-block">与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杨少衡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厦门最高建筑双子塔之一49层楼上隔着窗户用手机拍摄的鼓浪屿。王君摄</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用手机在49层楼上拉近焦距拍摄的郑成功雕像。</p> <p class="ql-block">  当我坐在飞机上在空中俯视厦门,鼓浪屿更成为一个渺渺小点。随后在我的梦中, 不知怎么我从太空船上凭窗眺望,只看到一个飘渺的蓝色星球……。而那小点已经被我打包装在了心中,在飞行的梦中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