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高平” <p class="ql-block">高平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的发生地,也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和闻名全国的“煤铁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和“上党梆子戏曲之乡”。</p> <p class="ql-block">2011年,“高平十大碗”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永胜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平十大碗”传承人。十大碗”也称“高平酒席”,目前是国内现存最古之汉族宴席。</p> 历史文化 <p class="ql-block">高平十大碗是来自于民间的传统美食,传承不知多少年,有民间传说始自于秦代的长平之战。高平古称长平县,属赵国的上党郡。古代著名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秦灭以胡服骑射改革而强大起来的赵国,坑杀赵卒四十万,完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王的统一国家。</p><p class="ql-block">赵国百姓为祭祀被坑杀的四十万赵卒,用猪肉为席。正好那天下大雨,做好的祭食被大雨淋了,碗里肉食上浮着雨水。老百姓认为是上天动容感念死难赵卒,以后干脆用雨水做祭品,也称为水席,后来配酒食用叫酒席,因祭品总共是十大碗,所以也叫高平十大碗酒席,用以办红白大事时侯宴请亲朋好友。</p> <p class="ql-block">高平十大碗在其制作方面十分精细,而且它的上菜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上桌的,因为这不仅仅是代表了一个完整的美味体系,更代表着高平的一种饮食文化。</p> 孙永胜:“高平十大碗”传承人 <p class="ql-block">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以《太行秋意》为题对千年传统宴席“高平十大碗”做了详细介绍,对十大碗的制作流程进行了全方位展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平十大碗”是以猪肉为主要食材的十道特色菜,传说它的起源不像现在一样汤汤水水,而是干货,做出来祭祀炎帝用的,结果,炎帝特别灵,当做好的十大碗干货一奉,天就下雨,于是这个干货就有水了,祭祀完炎帝后,大家一尝,味道还特别好,之后十大碗就成了现在汤汤水水的了。虽然历经千年,但仍延续了古老的烹饪方法,全部以羹的形式来表现。它要求选材非常考究,制作工艺非常精细,每逢重大节日、婚庆吉事,高平人都会用十大碗来款待亲朋好友,表达心意,显现出高平人不忘根本,勤劳质朴的民风和对饮食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平十大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永胜在片中说道,高平十大碗要用心去做,要做好传统文化饮食,需要匠心的培养,如果不具备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技术再好也做不出地道的高平十大碗。</p> “高平十大碗”品类 <p class="ql-block">高平十大碗:水白肉、小酥肉、天和蛋、软米饭、扁豆汤、水氽丸子、鱿鱼汤、鸡丝粉皮芥末汤、肠子汤。</p> 水白肉 <p class="ql-block">水白肉是十大碗的第一道菜。其选用猪瘦肉为材料,将猪肉切成片状,用蛋清,加盐、花椒面、淀粉加以搅拌打匀,放入开水中汆,裹着蛋清的肉片放在水里轻微一煮,原本鲜红的肉片立马变为白色,捞出来放入冷水中冷却一下,水白肉立刻形成。肉白,用水来汆,水白肉便得此名。</p> 小酥肉 <p class="ql-block">高平小酥肉味道鲜美,嫩脆可口,香而不腻。配之木耳、青菜,做成美味汤肴,酥软咸香、汤汁香醇。</p> 天和蛋 <p class="ql-block">天和蛋是十大碗中的一道甜食。天与甜谐音,和为和气生财,高平人将甜美与和气的寓意加到了这道甜食上面。红薯和面是这道菜的灵魂,拔丝天和蛋是最传统正宗的吃法,在刚出锅的天和蛋上浇上熬制的糖浆,用筷子轻轻一提,晶莹剔透的糖丝便根根闪现出来。</p> 软米饭 <p class="ql-block">软米饭同样是三道甜食之一,软米饭口感滑腻,容易消化,是十大碗中最有特点的一道甜食。</p> 扁豆汤 <p class="ql-block">扁豆汤是一道美味又健康的佳肴,而且很容易烹煮。放入扁豆、冰糖、樱桃后就不用再多做什么,只需偶尔搅拌,就能迅速、轻松地煮出美味的扁豆汤。</p> 水氽丸子 <p class="ql-block">水氽丸子就是用猪脖头肉后边的肉做主料,丸子鲜美弹牙不油腻,香油和香菜为这道菜增鲜不少,一向受到大家的欢迎。</p> 鱿鱼汤 <p class="ql-block">鱿鱼、猪皮、火腿肠、木耳,丰富的材料煲汤上桌即可。喝鱿鱼汤,既可养身,又是一种美味享受。</p> 鸡丝粉皮芥末汤 <p class="ql-block">吃一顿十大碗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每道汤都有自己独自的味道,而最刺激的莫过于鸡丝粉皮芥末汤了。喝粉皮芥末汤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被芥末呛得眼泪直流,印象也就自然深刻。</p> 肠子汤 <p class="ql-block">高平人在做十大碗的时候,将猪的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几乎都要用到,而猪大肠也是做十大碗的最后一种食材。一般十大碗的最后一碗都是用肠子汤来作为收尾。将猪肠肠衣洗净,然后切丝,放入开水中煮熟后,加入高汤、豆腐丝、胡椒粉、青菜、蛋皮、葱花。一碗味道独特的肠子汤就出锅了。</p> <p class="ql-block">它很本色,不重油,不重色,不重味,使得每道菜汤,都给人丰满、细腻、味道迥异的口感;它很精致,黄色的蛋皮,黑色的木耳,绿色的葱花,透明的银耳,红色的辣椒和山楂;它很朴实,一头上好的肥猪便能撑起整个宴席,杀洗过后,不论肥瘦、部位,都能做成美味佳肴;它很平和,它的味道传承始终如一,肠子汤的白色,糯米饭的斑斓,扁豆汤的清淡……</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高平十大碗在保留传统传统风味和特色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进:一是引进了海味品,如海参、鱿鱼、虾仁等;二是改碗蒸为盆蒸然后汤锅氽制;三是改油腻过大的东西为清淡适口的东西;四是增加了时鲜疏菜类食品(西红柿、青菜、白木耳等);五是制作更为简便适用。</p> <p class="ql-block">食物的回味其实就是人生的回味。无论你生在哪里、长在何处,舌尖上都有一个关于故乡、童年与成长的胎记。“高平十大碗”是人生的密码,至死都不会消褪。</p> <p class="ql-block">如今“高平十大碗”已成为晋城随处可以品尝到的地方特色美食。如果你来到晋城或高平,不尝尝地地道道的高平十大碗,感受一把高平的美食文化,那一定会留下不小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它的价值不单体现在传承人创作的作品,更在于传承人所拥有的技艺、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生存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没有任何文化形式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失去了传承和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但是保护非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要-一成不变的对非遗加以传承。创新是艺术和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保存非遗的模样,那它们就有可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脱离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非遗只会失去生命力。所以保护非遗,重要的是要结合当下的生活,发掘非遗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