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家的大逃难史《闯关东》

梦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末年和民国期间山东、山西、河南遭遇了奇荒大旱。约有一千多万人饿死,为了活命较多的山东人开始逃难北上扎根和创业。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移,叫《闯关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逃往关东路途摇远,当时基本都是靠走路,我外公就是其中的一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时候听妈妈讲过,时间太长淡忘了许多,去年看望96岁姨妈时咨询了一些也不全面,只能初略描写。</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7月看望96岁姨妈时的合影,从左至右70岁的我、姨妈和大我三岁的姐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外公外婆是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婚后育有三个子女,第一个是舅舅,第二个是妈妈,第三个是姨妈。可生下姨妈后不久外婆就去世了。留下三个孩子再加上奇荒大旱,让外公一个男人很难把孩子养大。为了活命,于是涌进了北上的迁移大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年纪轻轻的外公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用担子挑起了全部家当,一头是破烂被褥和衣物加上简陋锅碗(要饭的工具),另一头挑着没滿周岁的姨妈,不到5岁的妈妈和舅舅跟着走,不认路就顺着铁路走,从山东一路要饭到辽宁(有的走到烟台龙口乘船到大连)走一路要一路,路人看到外公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可怜多多少少都给些吃的。就这样走了大半年终于走到了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大批的中原难民进入辽阔的东北发现当地匪患严重,少或三五,多或百十成群,忽聚忽散,出没无常。在此环境下外地人移居此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开垦荒田,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于是外公决定到清原县城以外的山沟里搭窝棚垒墙砌灶暂时先安顿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顿下来后外公要外出耕田种地,舅舅帮忙打下手。在家的妈妈只有5岁,带着1岁的姨妈,还要洗衣做饭。妈妈在世时亲口跟我说:“那时候我小,有时候玩着玩着忘记了在做饭,经常把饭烧糊了或夹生了,菜燒咸了。外公回来后从来没批评过,总是笑呵呵的说:“没事没事,好吃好吃”。多年的生活不管妈做的事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外公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心知肚明从小没妈的孩子够可怜了,已经很不易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本就胆小、老实、本份的外公带着三个没妈的孩子,加上在异地小山沟很少见人免强生存的环境,三个孩子自然也产生了胆子小、怕生人,做事谨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因如此,舅舅在19岁替外人放牛时,不慎丢失了一头牛,害怕躺在草垛上再也没起来,竞然吓死了。现在看来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就像个笑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子很快十年过去了,妈妈长大成人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外公让妈妈早点嫁出少个吃饭的人,经人介绍妈妈嫁给一个大十多岁的男人,这个男人30出头,浓眉大眼,威武高大,有把好力气,也是闯关东的山东人,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汗。这就是我的父亲。因有把好力气能干活,在抚顺城,南关市场较好的地段开了个小饭馆,小时候刚记事时,外人叫〈孟尖饼铺〉。早上用竹竿挑起挂幌正明开业了。晚上栅板按顺序一片片装上去,摘下幌正明关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亲因心眼好,性格豪爽又能干生意很火。妈妈16岁过门,没享过一天福,除了生育就在饭馆里干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亲一家三兄弟,还有一个姐姐和妹妹,父亲是老大,从小没父母,自然兄长为父。多年生意赚的钱都给二弟和三弟取了媳妇,最后自己30多岁才成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亲心地善良、豪爽,在多年生意中有小孩来要饭的就收留下来,大人要饭让进屋内管够吃饱,走时还拿些尖饼带走。在这条街上是有目共睹,都知道〈孟尖饼铺〉心眼好为人一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过多年打拼我家慢慢的建了四合院,院内有粮仓,有养鸡房,磨和驴。解放初期,我家二八双梁自行车,电风扇各两台,飞人牌缝纫机,收音机等等各一台应有尽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偷听大人讲话时才知道,我家建房时为了予防土匪抢劫,房山墙砌的是双层的,里面藏有一大号吕制饭盒的金银手饰,还放有几大麻袋的钱。(好像那段时期钱不值钱)经过了多年的打拼,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在辽阔的关东地区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4年哥哥出生。也正好赶上生意鼎盛时期,从小就是要星星不给月亮。一生没吃过苦,没受过累。只是过世早了点,享年77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年轻帅气的哥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年姐姐出生。随后相继还有我和两个弟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0年前的照片,从左至右我、哥哥、大弟、小弟,在抚顺市北高尔山留影。古塔建于1088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6年公私合营尾声,这时家里发生的大事我还蒙茏记得。家里所有财产归公。政府交给父母一张财产登记清单(文革时期被母亲烧掉了,怕红卫兵发现说是翻天账)从此父母也成为了公私合营后改为〈国营饭店〉的一名正式员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切财产归公后,我的家也搬进了政府分配的房子,听说是非常有钱的大财主归公的宅院。黑砖青瓦,宽敞明亮。长宽高至少比正常的住宅大出2米还多。纯木门窗相对也又宽又高大,两扇窗与窗之间,门和门框之间镶有纯铜碰珠。在一扇门窗侧面镶有带弹簧纯铜椭圆形碰珠,另一扇相同位置有同等大小的铜槽,当两扇门窗关好时碰珠会自动弹进另一扇窗侧面的槽里,特别方便与顺滑。门的锁匙口也有像葫芦形状的铜板挡住,防灰尘或雨水进入,用时拨开,不用时会自然归位。长期关闭门窗使铜碰珠磨合的非常光滑、亮丽。窗台至少也有六百宽水磨石的,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窗台上乘凉。地面也是一块块水磨石铺的,刚好大小的方块,方便了小时候跳方格。更方便了拖扫。总之与周边的住宅相比格外显眼。在五六十年代也算是较高档的住宅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哥哥参加工作后单位组织夏游可带二名家属。哥哥带我和小弟,乘坐单位的大客车去沈阳故宫游玩了一整天。在那个年代也是很少有人能达到的愿望。一九六四年夏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艰难岁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6年到1966年十年间,国内外交困,是国内经济最困难时期。自然灾害,大饥荒。1958年一1961年三年间是世界史上有记载的肌馑中最大的一次,至少饿死3千万民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家的产业公私合营后,父母成为了〈国营饭店〉的正式员工。此饭店是专门供应市高干及够级别的领导专门用餐的特供饭店。是由政府发用餐票,无票不许入内。小时候没事经常跑去特供饭店找妈妈,名义上是找妈妈,重要是有高干们吃剩下的水煎包和杠头还有紫菜蛋花汤。服务阿姨把剩下的拿到后厨给我吃。当时还不明白为什么不许在前厅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肌慌年代父母在〈国营饭店〉工作,每天捡剩下的吃差不多吃了大半饱,还经常用饭盒往家带,所以妈妈下班回到家我第一个办的事就是打开饭盒。7口人的供应粮5个孩子吃解决了很大难题。所以我们兄弟姐妹也很少受到肌饿状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亲因积劳成疾于1963年病逝</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娘家的大逃难史一一闯关东〉到此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期待下一篇〈我娘家的文革史一一文化大革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3月20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疫情封闭期编写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威海九龙湾新天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