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半月茶居

<p class="ql-block">“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是元代诗人张明《琵琶记》中的诗句。意思是我十分真诚地对待你,但是你却并不领情,也不在乎我的真诚付出,徒唤奈何?家庭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有多好,那做“作”不堪的老人就有多坏。不是说做“作”的老人不值得尊重,只是说他们的行为,严重影响到子女们的生活。如:<b>过分精致利己的老人,会害了家庭;不懂得“体谅”孩子的老人,会让孩子活得痛苦;得寸进尺的老人,会让你对亲情产生怀疑;不明是非的老人,会辜负你的一片孝心,让亲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当中。</b>老人之所以会“作”,关乎以下几个原因:</p> <p class="ql-block"><b>1、道德绑架养育之恩大于天</b></p><p class="ql-block">“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父母生养儿女是有恩的,当儿女成年后,父母就可以理所当然的索取养育之恩了。养育之恩的回报方式,就是要求做儿女的一定要孝顺,不论父母有什么意愿,有什么要求,哪怕是无理取闹,做儿女的也要顺从和尽力满足。如果不顺从、不满足父母,就会被扣上不孝顺的大帽子,用养育之恩大于天的道德去绑架去谴责去要挟做儿女的不孝。</p> <p class="ql-block">碰上明事理的父母还能站在儿女的角度为儿女考虑,考虑儿女的工作,生活,以及种种不易,就会力所能及的靠自己,不给儿女增添不必要的拖累。如果碰上像苏大强那样的老人与像樊胜美那样的父母,自私、霸道、偏执、重男轻女,这样的父母是不会为儿女考虑的,他们只会用养育之恩把子女当成私人财物予取予舍,无限度的压榨儿女,得不到就寻死觅活地“作”,逼子女屈服以满足自己的私欲。</p> <p class="ql-block"><b>2、老小孩之说,人老了就真把自己当孩子了</b></p><p class="ql-block">人们常常会认为,人老了就会回归孩子的状态,这其实是一种误导。事实上,不论什么年龄的人,只要有人惯着,谁都想活得像个孩子一样,被亲人一直宠着不想长大、不想承担责任,时不时的“作作”,自己的要求还能被满足。老人能“作”,就是想让自己活得像个孩子一样被儿女宠着、惯着,以自己为重心,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私,只想无限度索取儿女的关爱,却从不考虑儿女的难处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b>3、希望引起子女的注意,得到家人的重视</b></p><p class="ql-block">电视剧老有所依中:方妈是一位老革命,离休干部,离休后精神空虚,找不到自己位置,便在俩个女儿家各种的“作”,不止在家“作”,在养老院也不省心,整天闹得鸡飞狗跳,方妈就是那种典型的属“没事找事”型人物,在位时过着优渥的生活,退下来时就浑身不自在,自己和自己较劲,最后在养老院经过同伴江开国,亚芝等的关怀和劝解下认识到自己问题,承认就是为了引起女儿们的注意,得到家人的重视,为此还向两个女儿道了歉。</p> <p class="ql-block"><b>4、躺平,心安理得接受子女的恩赐</b></p><p class="ql-block">某村有一60后“小老人”,年轻时就是夏天也从没有过汗流浃背的一天,整天躺尸,理由也是稀奇百怪。说:“你们一天到晚忙的像驼骡,不也三餐我没少一餐,你一张床我也一张床,我没砍柴不也一样吃熟饭”。他是尸位素餐不负年华不负卿,硬是把自己过成了“垃圾人”。夏天怕热,冬天怕冷,晴天怕晒,雨天怕淋,黄昏怕鬼早晨睁不了眼,一日三餐一斤劣质烧酒,一二碗素菜就够了。儿子在爱心人士资助下勉强完成义务教育后就不让读高中了,说家里困难、可怜儿子身高不足160cm,打工没人要只能去拣垃圾,市场贩小菜,饭店洗碗,就这样还动员、联合长辈给儿子施压,必须每天给他50元钱(十五六年前)供他抽烟喝酒,每天不是讲天下无不是父母,就是讲我们就这样没办法了,所有希望都寄托你了。还经常转发一些父母就是你最大的现世佛给孩子,试想这孩子能付房租自己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却也挤牙膏似的硬是挤了近十年,终因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三十六七了还是孑然一身,可父亲还在四处打听想讨要生活费,其实村里好多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村景区拔草搞卫生,一天也能赚个一二百元,可他宁愿喝着劣质酒,吃着咸菜也不屑干,一个只有眼前苟且的人,又怎能期盼孩子有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b>5、有人惯着,就有人作着</b></p><p class="ql-block">父母很会察言观色,能不能“作”,怎么“作”,对哪个儿女“作”,他们心里很清楚,他们只敢在惯着他们的儿女面前“作”。比如苏大强,他很清楚只有大儿子苏明哲会无限度的惯着他,所以他只敢在苏明哲面前想着法子“作”,一哭二闹三上吊直到无理要求被满足为止。而在苏明玉面前,苏大强连放肆点都不敢,那敢奢谈“作”,他知道明玉是不会惯着他的,更不敢在苏明成面前“作“,因为明成本身就是个还没断奶只知啃老,缺乏责任感又极度自私的巨婴,并且还是个二楞子。因此老人能“作”也看人,没人成全,达不到“作”的目的,也就不会“作”了。</p> <p class="ql-block">别拿十月怀胎邀功,别拿父母是最大的佛挂嘴边,更不要说当初是:“砸锅卖铁供孩子读书”,来证明自己对孩子的爱有多伟大。真正爱孩子的从不用“孝”去“绑架”孩子。这时代,每个孩子活得都不易,如果不能帮到儿女,也尽量不要给儿女制造麻烦,为本就不易的生活增添负累,当儿女难以承受时,两代人的关系将难以维系,最终谁的日子都不好过。</p> <p class="ql-block">白头若是雪可替,世上何来苦心人?其实人老了,那怕到最后出现一些意识障碍,一般的自理能力还是可以配合的,比如说吃喝拉撒等,做儿女的应该鼓励安慰老年人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能力,人一旦不愿意自己动手动脑,很容易泄气变成破罐破摔,把家庭搞的一地鸡毛,无法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