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读《广州旧闻》上高蕴明先生的文章《何谓“龙津”?带你闲逛60年前的龙津路》,勾起了青少年时期在龙津路居住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龙津中路旧地图,可以找到石桥头、清华新巷)</p> <p class="ql-block">(从高德地图上下载的龙津中路、龙津东路目前地图。与旧地图对照,石桥头、清华新巷一带,变成世和街、世通街)</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龙津中路2005年面貌)</p> <p class="ql-block"> 本人从小住在龙津中路石桥头清华新巷,直到1960年代中期离开。</p><p class="ql-block"> 龙津中路中段,有一条河涌从下面横向穿过,这个位置就是石桥头(河涌后来加了上盖变成暗渠)。从这里往北沿河涌走一小段路,右拐转入连元南街、清华大街,走不远,左边有条巷子,那就是清华新巷。这是一条只有十几个门牌号不长的小巷,用麻石铺路面,人们穿木屐走在上面发出“拍拍”的清脆声音。我家开始住在3号的阁楼上,是租住的。屋主我叫她“四姑”,他丈夫老吴是踩三轮车的,她本人则在家里糊纸盒。厅内支起一件床板,作为做工的案头。我自小就帮她做些小工作——将平直的纸版按摺痕摺成盒状,她再贴上外包的图案纸固定成盒形。完成任务后她就给我几分钱让我买糖果吃。</p><p class="ql-block"> 后来四姑的儿子要结婚,我家搬到隔壁的5号。这间屋子比3号深些,一共住了三家人。屋主住前房前厅,另一家租住阁楼,我家租住阁楼下的后房后厅。后厅其实是通往阁楼的过道,这里铺了一张床供我睡觉。这张床同时兼作他用:吃饭时是一家人的饭桌,我和妹妹做作业时是书桌,我从小学到高中读了9年书,都是坐小板凳以床作书桌完成作业的。</p><p class="ql-block"> 住阁楼的租客,夫妇俩是做皮鞋的个体工匠,屋门口就是工场。他们后来入厂了,就到芳村上班。屋主罗伯,开始也是个体户,在厅里摆上两台烧炭火的压模机,生产电木粉瓶盖(当时未有塑料这个名称)。后来也入厂了,厅里就不作工场了。</p><p class="ql-block"> 斜对面6号,住着一个穿长衫的白胡子老伯,写得一手好字,每年春节前,他就在巷口摆摊写挥春卖,我常站在旁边看他写字。他除了用墨,还用金色水写,写好了挂上墙让街坊选购。</p><p class="ql-block"> 隔一間屋的9号住着一家木匠。那家的哥哥仔是我的好朋友,常在自家做的黑板上画图画給我看,他的古代武將画得好像,还经常給我讲故事。他有个木箱子,装着好多公仔书,他的故事就是從公仔书上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清华新巷巷口对开的清华大街,有个店铺是卖香烛纸钱的,每逢中秋节前,都扎纸灯笼出售,造型有飞机、瓜果、五角星等,挂满店铺里。童年的我常在那驻足观看叔叔如何用竹篾扎灯笼。</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代,内街的店铺并不多,但走街串巷的流动小贩却常见。比如挑担卖芝麻糊、杏仁糊的,挑担卖猪肠粉、濑粉的,胸前挂个小木箱卖糖果的,用脚踏机器即做即卖棉花糖的,支个小案板现场用彩色面粉团揑制公仔的,还有放炮制作爆米花的,更有身挂公鸡模型口吹唢呐叫卖鸡公榄的……走街串巷的还有做工的,比如:拉个小风箱熔铁水补铁镬,支张床板背个大弓翻打旧棉胎,踩动小砂轮磨铰剪铲刀,还有用手动金刚钻打孔码钉修开裂磁碗碟……</p><p class="ql-block"> 清华新巷巷口,是童年的我等父亲放工回家的地方。父亲在茶楼打工,放工的路上必会买少许零食,比如甘草榄、嘉应子、山楂饼之类带回家给我们兄妹俩。每天晩饭后,我就站在巷口等父亲。</p><p class="ql-block"> 在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的年代,夏天清华新巷的老屋里是闷热的,一到晚上,男女老少都搬张椅子或铺张小席子在门口,或坐或卧纳凉。透过窄窄的小巷上空,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不时有流动小贩在巷中走过,叫卖晚炉面包、和味龙虱、南乳花生等。有时还会见到有人腰挎小竹笼,手举一端缠着粘胶的长竹竿走进巷内,粘下在街灯旁墙壁上活动的盐蛇(壁虎),然后放进竹笼。</p><p class="ql-block"> 清华新巷这些老屋基本上都没有厕所,除了到石桥头那间公厕解决问题,家家户户都备有贮存大小便的坛坛罐罐,关门睡觉后就将它们摆放在门外,形成一溜的坛坛罐罐阵,相当壮观,留待深夜里由环卫工人倒入粪车收走。我读初中时,就参加过这样的劳动,几个同学一组,深夜里拉一辆粪车穿街过巷收粪。</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在清华新巷居住,每年都会遇到水浸街。对于大人来说,水浸街还会浸入屋,是件烦心事,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却是好玩的事。到了汛期,我们就关注着街巷的水渠,看水位上涨了没有,涨了多少。看到水漫上街面就来了精神,盼着水越深越好,然后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在街上趟水,把一切能在水上漂的东西放水里玩。</p> <p class="ql-block">广州街头补铁镬的流动工匠。(叶健强摄)</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街上流动的磨铰剪铲刀)</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流动商贩在广州街头卖鸡公榄旧照)</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西关水浸街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 走出清华新巷,走过清华大街,在石桥头走上龙津中路。龙津中路对着文昌北路的位置,是公立龙津路第一小学。当年我想读这间小学,竟然没有通过老师面试,只好改读私立的星光小学(我妹后来读上龙津路第一小学)。</p><p class="ql-block"> 上学读书,是我人生的第一件大事,父母为此作了隆重的准备。首先是按照旧时读书人的样子,给我做了一件蓝布长衫。再给我买了一个藤编的小箱子用于装课本、练习本,添置了铜墨盒、毛笔等文具。开学后发现只有我穿长衫很另类,以后就死活不肯再穿了。</p><p class="ql-block"> 星光小学在龙津中路内街,具体街名忘记了。该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没有教学楼,6个年级6个班的教室分散在龙津中路内街多个出租屋内,读6年书换了几处教室。其中一处在石桥头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州制造厂(广州卷烟二厂前身)之间,是离我家最近的。5、6年级时教室设在一间民宅的前厅,后厅有一老人长期患病卧床。学校没有操场,故没有体育课。</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当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香烟烟标。其中白金龙烟我见过,据网上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抽过这个牌子的烟。)</p> <p class="ql-block"> 虽然是私立学校,星光也成立少先队组织,建队仪式是借用别的学校场地进行的,本人在仪式上担任鼓手。后来我当过中队副。</p><p class="ql-block"> 星光小学校长是谢素月女士。当过我们班主任的有三个老师:叶星老师,矮矮胖胖戴个眼镜。黎保禄老师(调皮同学背后叫他泥补镬),高个子镶金牙。五六年级时是陈维章老师,高瘦的青年,语文、算术都是他教。考中学前,陈老师将部分成绩较好的同学召集到他家里进行了一星期强化复习,不然我不会考上四中。他的板书字写得很秀丽,我写字就是模仿他的。</p><p class="ql-block"> 小学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除了陈维章老师,还有陆桂成同学。他喜爱读书,知识面比我宽,上六年级后,假期和星期天经常约我去逛书店,从龙津路步行到下九路、太平南路(现人民南路)、北京路的新华书店,上九路、文德路的旧书店,这些书店全都光顾过,站在书架前看书。我们还去文德路的中山图书馆,凭我们的小学学生证在阅览室借阅期刊合订本。在他的指引下,我认识了鲁迅、瞿秋白、马克思、特别是毛泽东。在他带动下,我开始读毛主席著作单行本。考上四中以后,我从校图书馆陆续借来《毛泽东选集》,如饥似渴地通读了四卷。我这个读书引路人,考上32中与我分开了,后来因病变痴呆,我们再也没有联系了,十分遗憾。</p><p class="ql-block"> 龙津路第一小学往西走,在土兴巷口旁边有家德昌茶楼,这里的咸煎饼以皮脆心软、味美松香而驰名。咸煎饼是西关特色美食,据亲戚说,我父亲也是做咸煎饼能手,但他不在德昌打工。我知道父亲起初在龙津东路的大利茶居做厨师,后来改在龙津东路与光复北路转角处的群乐茶楼。有一段时间,某单位在群乐包餐,而茶楼将这项工作交给我父亲一个人负责,读小学的我,每天提早食完晚饭赶到茶楼,帮助忙不过来的父亲卖饭票。我帮了父亲,父亲常打赏我。茶楼工会时不时给职工发电影票,父亲全都给了我去看。当时多数去长寿西路的美华电影院,有时也去中山七路的中华电影院。父亲老迈以后,我每月到龙津东路的荣华楼帮他领退休金。</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驰名美点德昌咸煎饼)</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美华电影院历史照)</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中华电影院历史照)</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荣华楼外观旧照)</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荣华楼内茶客边饮茶边听粤曲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龙津中路与文昌北路交汇处内街是龙津肉菜市场,可以从龙津路入也可以从文昌路入。我年幼时常被没有工作的母亲带着去这里买菜,但我非常不乐意,因为我讨厌那里地面湿漉漉,还有一股难闻的市场气味。</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位于内街的龙津路肉菜市场2018年旧照)</p> <p class="ql-block"> 我家附近还有一个肉菜市场:从清华大街往东走,在一条南北走向内街的高基市场。市场北面出口是中山七路,我上学就是从这里过马路进入对面街,走到就读的广州四中。</p><p class="ql-block"> 龙津中路石桥头旁边,有一个人力三轮车站,经常停着几辆车候客。那个年代,公共汽车线路少,很多地方坐公共汽车到不了,就坐三轮车。那时坐三轮车相当于现在的打的。每逢父母带我们兄妹返乡下探外公,都是从这里坐三轮车到黄沙码头,坐船过海(老广州人称过珠江为过海)到石围塘坐火车。</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载客的人力三轮车旧照)</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一辆空载的人力三轮车正行驶在太平南路上)</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当年坐三轮车的报销单。)</p> <p class="ql-block"> 石桥头往东走不远,有一个公仔书租书摊,摊主是一位戴眼镜的慈祥老伯。不大的书摊内,东西两边靠墙摆放两张长条矮凳,供小朋友坐着看书。摊主将全部公仔书的封面取下来贴在墙上,写上编号,小读者看封面选书,选好了将编号告诉老伯取书。租金每本1分或2分钱。小学生的我经常光顾这个书摊,特别喜欢看《三国演义》,陆陆续续几乎看了整套。刘备手下五虎将,我最喜爱赵云。说来也巧,我的男外孙也喜欢赵云。</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广州街头的公仔书租书档旧照)</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此旧照的场景,与我当年租看公仔书的情景十分相似)</p> <p class="ql-block"> 在龙津中路至龙津东路,有许多家私人诊所,其中最负盛名的有三家:高健伯、杜明昭、杜蔚文。西关群众流传这样的说法——“一篙撑两渡,威震龙津路”,“一篙”是指高健伯,“两渡”是指杜明昭、杜蔚文兄弟。童年的我体弱多病,父母常带我去看病的是杜氏兄弟开的两间诊所。两间诊所相隔不远,杜明昭在龙津东路南侧,杜蔚文在北侧。他们诊所的人气都很旺,早上未开门就有很多人排队等取号筹,开诊后病人等叫号看病,我每次去看病都要等很长时间。现在知道杜明昭是岭南儿科名医,杜蔚文是广东名老中医,他们医术高超,难怪来看病的人这么多。</p> <p class="ql-block">(网上资料:高健伯诊所悬挂的牌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