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善学者明,善思者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整体的研讨、分享。为了全面落实“状态好,目标明,当堂清”的思想指导,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打造教学常态课。中学文科组自3月15日起,历时两个星期,开展了组内听评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进行的是教研组长示范课,张瑞芳老师的示范课是初三复习课《法不可违》,从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导入,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紧紧围绕高质量课堂的六个关键点为依据,有目标展示,核心知识点的梳理,核心知识的板书,学生背诵记忆,当堂检测和作业精选。既有基础知识的背诵又有案例分析,更有答题技巧与方法的归纳。整个课堂行云流水,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在示范课前,刘振锋副校长和刘涛、王志龙主任对张瑞芳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打磨。</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听评课活动中,文科组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备课评课。</p> <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从课标入手,围绕提高课堂质量的六个环节,精心设计,突出了学习目标、当堂背诵、当堂检测和板书、作业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郝僧海《伟大的历史转折》</p><p class="ql-block">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让学生主动思考,再加上清晰简洁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清晰明了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赵付田《北宋的政治》</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预习充分又高效,为这堂课增光添彩。</p> <p class="ql-block">石玉静《东南亚》</p><p class="ql-block">目标紧扣课标,在授课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们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王景超《情绪的管理》</p><p class="ql-block">在背诵过程中将记忆方法融汇其中</p> <p class="ql-block">刘振锋《印度》</p><p class="ql-block">将中国的古诗词与季风联系到一起,让枯燥的季风知识,顿时生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张运霞《中国近代史》</p><p class="ql-block">从侵略、抗争、探索三个方面,把中国的近代史复习串成了一张清晰的知识网。</p> <p class="ql-block">王志龙《公民的基本义务》</p><p class="ql-block">原本与学生距离遥远的法律知识,在王老师的讲授下顿时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焦忠武《情绪的管理》</p><p class="ql-block">你知道什么是“踢猫效应”吗?你知道怎么避免吗?焦老师用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告诉了我们答案。</p> <p class="ql-block">好的课堂,不光是学生们的收获,更促进了老师们的不断成长。</p> <p class="ql-block"> 刘校长认真听了每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并且在评课过程中对文科组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老师要认真钻研课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课堂氛围,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教师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听评课,文科组从打造高质量课堂的具体操作环节到如何备好课,上好课,不断进行反思、打磨。指出今后要在备课环节上下功夫,有舍有得的备课、授课。要“目标明确,核心突出,板书重点,背诵到位,检测核心”,让思维充满课堂,使学生真正的学有收获。通过本次的示范课与评课活动,教师们真正树立了“目标明、当堂清”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思想认识,优化了课堂教学,为落实好“高课堂质量”迈出了重要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