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静谈养生】第493期精彩回顾:</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陈静老师前面讲到了,养生的目的是让人能够活得长一点,活得好一点,那治病的目的其实也是这个,西医的方法,养生和治病的区别更明显一些,但是对于中医来说,二者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一个方子是养生的还是治病的,如果是那种毒性很大的急救用的虎狼药,当然是治病,但是这种药毕竟用的还是少,大多数比较平和的方子,比方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它们的批号都是药准字,但是它又可以长期吃用来改善体质,养生还是治病的界限很不明显。但陈静老师有一天想通了,其实根本也不可能有个明确的分界线,如果硬要分的话,把治病换一个字,治症才能分得比较清楚。关于病和症的区别,症是症状,我们能感受、看到的或者现在通过仪器能测量到的都是症状,像酸麻胀痛、发烧、迷糊、恶心、记忆力下降、失眠、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这都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有个伤口发炎、肿了、痔疮、皮炎,这是能看到的,高血压、高血糖、甘油三酯、各种病菌病毒,这些都是通过仪器可以检测到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症状。那病是导致这个症状的原因,免疫力低才是病,血管堵塞才是病。那么反过来,一个病可以导致非常多的症状。所有的心脑血管病,还有股骨头坏死、肾衰、心衰、糖尿病的并发症,至少一半儿是因为血管堵了造成的,可以说,一切的老年病或多或少都与血管堵塞有关系。那么现在所谓的治病,降血压降血糖、治疗失眠、腰腿疼痛、肝炎、心脏,这都不是治病,都是在治症。</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对于治病的概念发生了偏差,把治症、缓解症状当成了治病,所以,那些治症的方法被我们认为是疗效好,但实际上只是在控制症状而已。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真正的治病就是养生。不要急于去纠正那些酸麻胀痛的症状,而是一门心思地去调整自己的体质,把体质调成一个不适合疾病生存的样子,体质调好了,症状自己就好了。不能拒绝控制症状,但是要知道控制好了症状是不够的,还需要去解决根本。中医治病,针对的是病根儿,一个病根儿有可能会导致很多症状,所以一个药方子解决了病根之后,可以治好一个人身上所有的症状。西药针对症状,快速缓解,是一种药只治疗一种症状,适合所有的人,中医是一服药针对一个人,所有的病都治好。但是不同的人身上的病毕竟还是有共同的地方,人的核心就是气血,气血又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要足,一个是要通,这是中医不管治病还是养生都要遵循的一个大原则,补气血、通经络。黄元御说培植中土,扶阳抑阴,培植中土就是调好脾胃,调好脾胃的目的是保障气血充足,扶阳抑阴就是要通经络。培元散和龟鳖膏可以形成一个组合,一个健脾,一个补肾,它俩是保障气血充足的,地龙参须汤是通血管,通经络,保障气血运行通畅的。这三个方子组合应用来调整气血经络,达到足和通的这两个要求,调好体质,可以让很多病得到减轻,再去治病的时候可以事半而功倍,这就是养生能够达到的效果,所以服用这些产品之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改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