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不知何时,政府一声号召,我们的家乡就挺进了一批园艺场的工作人员,家的周边有总场、一公区、二公区、三公区、红旗队、跃进队及五七干校等,国家把国营园艺场修建在我们的故土,无疑就占有了我们老祖宗留给子孙们的土地,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由我们这个生产队划一片山土,那个生产队划一片山土的山野。</p><p class="ql-block"> 园艺场的工人充分利用这些土壤,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茶树和橘树。从记事起,我的童年就是伴着采茶的节奏一天天长大。孩子们都靠勤劳的小手采茶,来维系自己的零花钱和添补家中的油盐,每当攒够了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去城里买布做新衣服,吃五分钱一碗的猪血汤,每每这时,心里美滋滋的,像灌了蜜汁一样甜。</p><p class="ql-block"> 园艺场的到来,给这块贫瘠的土地增添了色彩,使原本就贫穷的山坳坳变成了富有的热闹场所。让我们这些食不饱肚,衣不蔽体的贫苦农民的孩子羡慕嫉妒恨。</p><p class="ql-block"> 被生活所迫,为了填饱肚子,园艺场出什么我们就去“偷"什么,什么柑子、花生、西瓜等,我们用″拿来主义"的观点,像拿祖辈们的东西一样,无拘无束。尤其是每年那个新茶上市,我们在采摘茶叶的过程中,家家户户的孩子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弄点嫩茶回去,让大人制成青茶或红茶供自己家人喝上一整年。有时弄得多,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去买了换点糖果、豆腐或猪肉回来改善一下生活。</p><p class="ql-block"> 园艺场漫山遍野的茶园,能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更是解决我们贫乏的生财之道。春夏之季,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分时段节点,我们听各个分场的通知进行采摘茶叶活动。只要看到嫩绿的茶叶一长出来,我们就能打听到哪个分场要采茶了。有时,总是半夜三更起来,成群结队的去山上采茶,天没亮,只听到"唰唰唰"地采茶声,"叽叽喳喳"地叫喊声及"咯吱咯吱"的脚步声,场面真是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一般很少闲下来。这个场采完了接着又是那个场要开采了。采茶的手工费虽然只有五分钱一斤,但每季开采的头一天,摘得最多的时候亦上了50多斤,平时一般都是10斤左右,最少也能摘个3到5斤。</p><p class="ql-block"> 总之,摘的茶叶称了之后,不是一手交货一手发钱。而是先是把名字和数量挂在本子上,等一个星期后再听通知,分别到各个分场的财务室窗外排队领钱,领到钱后的愉悦感简直是无法形容。</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大队学着园艺场的模样,种了几片茶山,村民有了自己的茶园,既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又能让孩子们明白内与外,公与私的区别。于是,我们很少去园艺场弄东西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来,儿时采茶的情愫总历历在目,多少次梦回茶园,总想着哪个茶场的茶叶钱还没有领完,盘根问底地追问儿时的同伴:你去领茶叶钱为什么不告诉我?</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而今,事隔数十载,那红红火火的国营园艺场已变得荒凉,集体制成了个体制,那些茶叶树和橘子树已全部砍光,那时的老工人像农民一样,把土地承包出去搞项目,他们那些"红孩子"也要靠自己打拼出去才有好工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需求才有动力。最近三年,儿子喜欢喝茶,我已连续去自己的家园采些野生茶进行手工制作,让儿子喝上绿色环保纯天然的好茶,让传承的手工艺保持着妈妈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春天是赏春踏青的好季节,更是耕耘播种的美好时光;春天像一只贪玩的蝴蝶,更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她不仅有花红柳绿,菜花金黄梨花白,还有细雨滴洒在乡间那千层嫩绿吐露的茶园;醉了毛尖,乐了采茶人。</p><p class="ql-block"> 蔡家村的潘家所有一专业户,在原来的五七干校租了一片山土,重新打造出一个新型茶场,用科学技术的种植,人工施肥打药,加上机器的修整,平平叠叠的梯度式茶树构成了一幅美丽如画的茶园之乡。</p><p class="ql-block"> 采茶人的工资也是成倍成倍的翻。明前茶苞、毛尖的采茶手工费是每斤15至20元,相当于我们那个年代的300至400倍。</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如今,人们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大部分的人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吃穿用都讲究环保。那些农药化肥种植出来的食品,让人汗颜。于是,寻找野生茶成了我们的美差。</p><p class="ql-block"> 3月26日,我与朋友们到茶场徒步观景,望着新鲜嫩绿的茶园,便开始萌发摘野茶一事。不管工作是否辛苦,我们见缝插针,一下班或双休就去郊外采野茶。</p> <p class="ql-block"> 采茶累并快乐着。空闲时,我们邀约了几位朋友,结伴而行,有时她们没空,一个人也出动。</p><p class="ql-block"> 3月28日,我带着姣玉、娟玉夫妻俩,去到了娘家原来生产队的茅远山寻觅,因为那是我们大队曾经种过的茶园,多年之后,村上把茶树砍了重新栽种着枞树和杉树,在布满荆棘的树林里,里面还夹杂着参差不齐的野茶,现已无人看管,既没有施过肥也没有打过药,是纯天然的绿色环保食品,只管放心采摘。</p><p class="ql-block"> 4月5日正清明,因疫情的原因,全市中小学不放假。除清明没放假外,我们连双休日也上课,连续十二天的上班,心身已疲惫。但为了采得好茶,我们争分夺秒,利用下班后的两个小时,又与娟玉、坛子飞速跑到山上去采茶,直到山上看不清了才恋恋不舍地返城。</p><p class="ql-block"> 尔后,4月8、9、10日,连接采了三天。尤其是4月10日,朋友们都有事去了,我一个人骑上电动车,去到了原来大队部油刺塘的打米厂旁边上山采茶,那里祖坟成堆,随着微风吹起挂过清的吊挂″哗哗"作响,我一个人置身在阴森森的荒郊野外,看着鲜嫩如歌的茶叶,一点也不害怕,感觉儿时的同伴和亲人都仿佛还在自己的身边陪伴,父母催促的话语亦在耳边回放:孩子,天色已晚,快回家吧!心想:是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居然独闯祖山摘青茶。这难道不是自己一直热恋的故土和生我养我的父母给予的吗?</p><p class="ql-block"> 随着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山野,美丽的大云山与晚霞倒映在油刺塘里,一幅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亲切而熟悉的场景又让我回到了儿时的光阴,难道时光还会倒流?生命如茶,清正香醇,思念的风飘荡山野,烙印在心坎。</p><p class="ql-block"> 每次采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手工制茶。我把从山上采回来的新绿,先放锅里翻炒,这叫炒青或杀青,然后把炒凋萎的茶叶用手不停的揉捻,待搓凉了之后,继续放锅里回炒,这样反复揉炒三次成形成条,取出铁盆晾晒或电火烘烤,干后进行打包存封,日后慢慢品尝和回味。</p><p class="ql-block"> 今年采茶是最早最多的一年,清明刚过,已成功完成了六次采制任务,看着一包包自制的干茶,清香扑鼻,回甘立现,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感谢前辈为子孙后代造福,感谢母亲传授的制茶经验,让我们每年都能喝上自制的祖传秘制环保茶。</p><p class="ql-block"> 生命源于父母,生活是继承和发扬,生命的火光如同崇高而伟大的母爱一样代代相传。喝上一杯清香甘甜的家乡茶,便是思念的印记穿成串,跨过脑海,绕过脖子,拍在脸上,润在唇间,烙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生活的美好,不一定需要很多物质来丰富,一杯茶足以让你的生活变得很美。</p><p class="ql-block"> 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涩,第二口甘甜清香。苦涩是它的历程,清甜是它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茶,家乡的茶,母亲的茶,多么香醇而亲切的字眼,往后余生,我将返璞归真,重赴山野,与茶结下生命之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