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每周一篇临床危象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DKA)</p><p class="ql-block">avatar</p><p class="ql-block">一如丁香</p><p class="ql-block">心血管内科认证医师</p><p class="ql-block">关注</p><p class="ql-block">推荐</p><p class="ql-block">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p><p class="ql-block">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征。</p><p class="ql-block">重点提示:</p><p class="ql-block">1.酮体的检测推荐采用血酮,若不能检测血酮,尿酮检测可作为备用。血酮体≥3 mmoL/L 或尿酮体阳性(++以上)为DKA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B)</p><p class="ql-block">2.补液是首要治疗措施,推荐首选生理盐水。原则上先快后慢,第 1 小时输入生理盐水,速度为 15~20 ml·kg⁻¹·h⁻¹(一般成人 1.0~1.5 L)。随后的补液速度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电解质水平、尿量、心功能、肾功能等调整。推荐在第1个24 h内补足预先估计的液体丢失量。(A)</p><p class="ql-block">3. 胰 岛 素 治 疗 推 荐 采 用 连 续 静 脉 输 注(0.1 U·kg⁻¹·h⁻¹);重症患者可采用首剂静脉注射胰岛素 0.1 U/kg,随后以 0.1 U·kg⁻¹·h⁻¹速度持续输注。(A)</p><p class="ql-block">4.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糖、血酮或尿酮,并根据血糖水平或血糖下降速度调整胰岛素 用量。(B)</p><p class="ql-block">5. 血钾<5.2 mmol/L 并有足够尿量(>40 ml/h)时即开始补钾。(B)</p><p class="ql-block">6. 严重酸中毒(pH≤6.9)需适当补充碳酸氢钠液。(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临床表现</p><p class="ql-block">DKA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仅有酮症而无酸中毒称为糖尿病酮症;轻、中度 DKA 除酮症外,还有轻~中度酸中毒;重度DKA是指酸中毒伴意识障碍(DKA 昏迷),或虽无意识障碍,但血清 HCO- 3低于10 mmol/L。</p><p class="ql-block">DKA常呈急性起病。在DKA起病前数天可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的加重,失代偿阶段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常伴头痛、烦躁、嗜睡等症状,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现象,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到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p><p class="ql-block">(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p><p class="ql-block">首要的实验室检查应包括:血常规、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酮体、血电解质、血渗透压、血气分析、尿常规、尿酮体等。若怀疑合并感染还应进行血、尿和咽部的细菌培养[312]。还应进行心电图检查。</p><p class="ql-block">(三)诊断</p><p class="ql-block">如血酮体升高(血酮体≥3 mmol/L)或尿糖和酮体阳性(++以上)伴血糖增高(血糖>13.9 mmol/L),血pH(pH<7.3)和(或)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HCO- 3 <18 mmol/L),无论有无糖尿病病史,都可诊断为DKA。诊断标准见表13[313]。</p><p class="ql-block">(四)治疗</p><p class="ql-block">DKA 的治疗原则为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对无酸中毒的糖尿病酮症患者,需适当补充液体和胰岛素治疗,直到酮体消失。DKA 应按以下方法积极治疗[314⁃317]。</p><p class="ql-block">1.补液:能纠正失水,恢复血容量和肾灌注,有助于降低血糖和清除酮体。治疗中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第 1 小时输入生理盐水,速度为 15~20 ml·kg⁻¹·h⁻(¹ 一般成人 1.0~1.5 L)。随后补液速度取决于脱水程度、电解质水平、尿量等。要在第1个 24 h内补足预先估计的液体丢失量,补液治疗是否奏效,要看血流动力学(如血压)、出入量、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表现。对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在补液过程中要监测血浆渗透压,并经常对患者的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状况进行评估以防止补液过快。在 DKA 治疗过程中,纠正高血糖的速度一般快于酮症,血糖降至 13.9 mmol/L、DKA 得到纠正</p><p class="ql-block">(pH>7.3,HCO - 3 >18.0 mmol/L)的时间分别约为 6 h和12 h[317]。当DKA患者血糖≤11.1 mmol/L时,须补充5%葡萄糖并继续胰岛素治疗,直至血酮、血糖均得到控制。</p><p class="ql-block">2.胰岛素: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与静脉注射胰岛素在轻~中度的 DKA 患者的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越来越多的证据已推荐将小剂量胰岛素连续静脉滴注方案作为 DKA 的标准治疗,本指南推荐采用连续胰岛素静脉输注(0.1 U·kg⁻¹·h⁻¹),但对于重症患者,可采用首剂静脉注射胰岛素0.1 U/kg,随后以0.1 U·kg⁻¹·h⁻¹速度持续输注,胰岛素静脉输注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血糖,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输液速度以保持血糖每小时下降2.8~4.2 mmol/L。若第 1小时内血糖下降不足 10%,或有条件监测血酮时,血酮下降速度<0.5 mmol·L⁻¹·h⁻¹,且脱水已基本纠正,则增加胰岛素剂量1 U/h[313]。</p><p class="ql-block">当 DKA 患者血糖降至 11.1 mmol/L 时,应减少胰岛素输入量至0.02~0.05 U·kg⁻¹·h⁻¹[317],并开始给予 5% 葡萄糖液,此后需要根据血糖来调整胰岛素给 药 速 度 和 葡 萄 糖 浓 度 ,使 血 糖 维 持 在 8.3~11.1 mmol/L,同时持续进行胰岛素滴注直至DKA缓解。</p><p class="ql-block">DKA缓解标准参考如下:血糖<11.1 mmol/L,血酮<0.3 mmol/L,血清 HCO - 3 ≥15 mmol/L,血 pH 值>7.3,阴离子间隙≤12 mmoL/L[313]。不可完全依靠监测尿酮值来确定 DKA 的缓解,因尿酮在 DKA 缓解时仍可持续存在[313]。DKA缓解后可转换为胰岛素皮下注射。需要注意的是,为防止 DKA 再次发作和反弹性血糖升高,胰岛素静脉滴注和皮下注射之间可重叠1~2 h[317]。</p><p class="ql-block">3.纠正电解质紊乱:在开始胰岛素及补液治疗后,若患者的尿量正常,血钾<5.2 mmol/L 即应静脉补钾,一般在每升输入溶液中加氯化钾 1.5~3.0 g,以维持血钾水平在 4~5 mmol/L 之间。治疗前已有低钾血症,尿量≥40 ml/h 时,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同时必须补钾。严重低钾血症可危及生命,若发现血钾<3.3 mmol/L,应优先进行补钾治疗,当血钾升至 3.3 mmol/L 时[317],再开始胰岛素治疗,以免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呼吸肌麻痹[313]</p><p class="ql-block">4.纠正酸中毒:DKA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治疗后会抑制脂肪分解,进而纠正酸中毒,如无循环衰竭,一般无需额外补碱。但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可能会引起心肌受损、脑血管扩张、严重的胃肠道并发症以及昏迷等严重并发症。推荐仅在 pH≤6.9的患者考虑适当补碱治疗[313]。每 2小时测定 1次血 pH值,直至其维持在7.0以上。治疗中加强复查,防止过量。</p><p class="ql-block">5.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如休克、感染、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脑水肿和肾衰竭等。</p><p class="ql-block">(五)治疗监测</p><p class="ql-block">治疗过程应准确记录液体入量及出量、血糖及血酮。</p><p class="ql-block">(六)DKA的预防</p><p class="ql-block">我 国 的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当 随 机 血 糖 超 过19.05 mmol/L(血 清 酮 体 ≥3 mmol/L)时 ,可 预 警DKA[318]。良好的血糖控制,预防并及时治疗感染等其他疾病是预防DKA的关键。</p><p class="ql-block">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年4 月第 13 卷第 4 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 April 2021, Vol. 13, No. 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