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保定古莲花池。

乐语

<p class="ql-block">保定行之(二)</p> <p class="ql-block"> 古莲花池是我到保定后要观光的第二站,其地理位置也在保定市裕华路,就在直隶总督署斜对面。我参观完总督署就去了古莲花池。</p><p class="ql-block"> 保定古莲花池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它有着800的历史,经历了私人园林、官府、书院、行宫、和公共园林的变迁,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为7900平方米。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一个值得寻古探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当你走进古莲花池,迎面而来是一座古牌坊。牌坊门前左右雄踞着一对雄狮,牌坊坐南朝北,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悬挂着“古莲花池”四个大字,据说是民国时期任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所手书。</p><p class="ql-block"> 在其背面是“涟漪夏艳”四个大字,是对古莲花池景观的精妙概括。也是对保定古莲花池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根据史书记载:明朝后期对古莲花池进行一次大规模修整和扩建后,使古莲花池恢复了它原有的美貌,并用“涟漪夏艳”作为保定古城的八景之一,古莲池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进入古莲花池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太湖石堆叠的假山,名曰“春午坡”。它是古莲花池十二景之一。春午坡是时人摘取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诗所咏的“午景发秾艳,一笑当及时”。作为古莲池的第一景,与一年四季之首的春相吻合,构思之巧妙,令人赞叹!在假山前有一方条石,上面篆刻古体“古莲花池”几个大字,为假山增添了一抹光色。</p> <p class="ql-block"> 在古莲花池的东面是直隶图书馆。它建于1908年,是一座二层西式楼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收藏2000余部图书,供老百姓借阅。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没有图书,只作为展室。</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古莲花池的池塘,也是古莲花池的中心景观。池塘分为北塘和南塘,以中心岛为界。蜿蜒曲折的南北两渠将两塘连通一体,北塘中间有石拱桥和凉亭非常漂亮。池塘里虽然不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没有荷花别样红,但莲叶翠绿,一泓碧水摇曳着接天莲叶,风姿优雅,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 古莲花池内有石拱桥三座,宛虹桥、曲桥和元建白石桥。最为著名的是通往临漪亭的南桥“宛虹桥”。宛虹桥是一座汉白玉石桥,两头各有十六级台阶,全长9.65米,宽2.65米,他北连湖心岛,南接中心洲。在桥上观景,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莲花池景观以池为主体,围绕池塘的主要建筑有水东楼、藏经阁、藻咏厅、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君子长生馆及临漪亭、濯錦亭、洒然亭、六幢亭、观澜亭、宛虹亭等。</p><p class="ql-block"> 水东楼,因位于池塘东面,因叫水东楼,建于乾隆行宫时代。临漪亭为古莲池最为有代表性的的景观,站在此处可以观看周围接天荷叶无穷碧,风光不与四季同。宛虹亭雕梁画栋,造型轻巧。亭内有旋转小梯可上顶层,倚窗四望有天高水远心旷神怡之趣。君子长生馆原是一座道观,现是一胜景。其台基延深进入水池中最宜垂钓和赏荷,清代时称为钓鱼台。</p> <p class="ql-block"> 古莲花池名声远扬和鼎盛时期还是在清朝。1733年也是雍正十一年莲池书院创立,当时直隶总督李卫为积极响应朝廷号召,在莲花池选址建书院,李卫认为古莲花池“林泉幽邃,云物苍然,于士子读书为宜。”</p><p class="ql-block"> 莲池书院建立后,聘请社会学识渊博之士,任山长(院长)和教师。并开设中文和西文学堂招收外籍学生聘请外籍教师,使书院声播四方。</p><p class="ql-block"> 后莲池建行宫,书院与行宫一墙之隔。学子们的朗朗的读书声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引起皇帝的光顾。乾隆皇帝三次亲临莲池书院,考察学员学业。莲池书院培养出一批批济世人才,清代末年状元刘春霖,民国时期大总统冯国璋就都毕业于莲池书院,</p> <p class="ql-block">莲叶托桃</p> <p class="ql-block">  公元1745年莲池又改建为皇帝的行宫。乾隆、嘉庆、光绪三位皇帝和慈禧太后曾下榻此处,园林规模日益增大,景点达到极致。</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年间就形成乾隆十二景。如春午坡、万卷楼、高芬阁、宛虹亭、藻咏楼、寒绿轩、含沧亭、绎堂等。</p><p class="ql-block"> 在莲花池有一景观,流传着慈禧太后一段民间小故事。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不顾国家安危和光绪皇帝连夜逃出了北京。后来在古莲花池修建行宫,有一工匠为讽刺慈禧这一行为,在园中一亭子顶上雕刻了一个莲叶托桃的独特造型。慈禧知道此事后,一怒杀了这个工匠。这一景观不仅是艺术还有很深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古莲花池最早建于元代,元朝将军张柔主持营建,当时名曰“香雪园”。后来赏给其部将乔维忠作为私家花园。元明之交园林一度废弃,偏偏一池莲花开的清雅高洁,一派生机,于是古莲花池开始名声远扬。明代万历年间又进行大规模扩建,成为官府所有,用以达官贵人宴席、聚会的场所。在明代古莲花池水清照人,被保定知府查志隆作为“水鉴”(鉴即镜子)来验照自己的度量是否宽宏,行为是否正大光明。因此古莲花池又多了个水鉴公署的雅号。</p> <p class="ql-block"> 在古莲花池院内还有着不少具有文物价值的碑刻,经幢。在假山右边有一个碑廊,东碑廊现嵌康熙皇帝御笔碑刻十六方,直隶总督方观成咏莲花碑刻十方,其中飞龙碑刻最为珍贵,为镇园之宝。1746年莲池改为行宫时,乾隆皇帝颁赐了这两个字。</p><p class="ql-block"> 在东碑廊东边还有一个院落,叫宸翰庭院。里面有很多石碑,上面摹刻着乾隆、嘉庆、道光皇帝的赏赐给数任直隶总督的诗文既有褒扬也有告戒和批评。</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处是是西夏人的经幢,也是西夏僧人的坟幢,上面有西夏文字,也就是以前的党项族文字。</p><p class="ql-block"> 西碑廊是直隶总督那彦成摹刻的家藏的唐朝以来的名贤墨迹和旧拓。其中有颜真卿、赵孟洮等人的真迹极为宝贵。</p><p class="ql-block"> 在寒禄轩里有几个高低不等的六面经幢,上面还有雕像。不如亭1903年袁世凯重修。</p><p class="ql-block"> 在古莲花池里以儒家文化为主,又容纳了佛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一般园林没有的。</p> <p class="ql-block"> 曾任清宛知县的施来米,来保定古莲花池游览,深让此地美景感染。</p><p class="ql-block"> 以《莲漪夏艳》为题,吟出古莲花池的美丽容颜。“一泓潋滟绝尘埃,夹岸亭台倒影来。风动红妆香细送,波摇錦缆鉴初开。宜晴宜雨堪临赏,轻暖轻寒足溯洄。宴罢不知游上谷,几疑城市有蓬莱。”</p><p class="ql-block">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无论春夏秋冬雨雪冰霜来此游玩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古莲花池故博得“城市蓬莱”之称。</p> <p class="ql-block">  光绪32年(1906年)直隶布政使增韫下令将莲池改为莲池公园,对外开放。民国九年(1920年)将莲池公园改名“古莲花池”。2002年——2005年进行大规模复原和修缮,恢复了莲池十二景中的九景。</p><p class="ql-block"> 古莲花池是一座即有北方皇家园林气势,又有南方园林的精巧秀丽的名园林。一木一石都是精心安排。它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非常值得大家前来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