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引言</b>——2022年4月4日下午,惊悉雷锋的战友洪建国病逝。为了确定消息的来源,专门电话询问谭卫兵同志,确定洪老病逝于4日上午11点40分,享年90岁,让人心情沉重,万分悲痛。结识洪建国是几年前,通过谭卫兵找到的洪老家的联系电话,之后的时间里先后多次通话,了解洪建国陪同雷锋作报告及他与雷锋相处的经历,并两次自费前往河南郑州洪老家中采访,记忆力好,对雷锋充满敬意,交谈逻辑清晰,故事情节感人,讲述有理有据,给人印象深刻。洪老的病逝,让笔者心中空荡荡的,脑海中不停的涌现与洪老相处的难忘画面,他那亲切的声音,许久不停的在笔者耳边回绕,督促自己连夜撰写文稿追思怀念。1932年洪建国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干事,秘书处副处长、处长等职。(图为雷锋。拍摄周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最难忘的是雷锋参加了他的婚礼</b></p><p class="ql-block">2016年与洪老通上了电话,了解沈阳工程兵宣传雷锋典型的成长历程。他在电话中,语气很随和,声音洪亮,谦虚低调,一再感谢部队对他的培养教育,对沈阳军区深厚的情感,对雷锋战友的思念。洪建国说,最难忘的是雷锋参加了我的婚礼,应该说这是雷锋唯一参加战友婚礼的历史记忆,沈阳是东北政治文化的中心,在新中国成立和发展中沈阳人民是做出重大贡献的城市,也是我的第二故乡,能在沈阳军区服役,在沈阳这座大城市里工作过,让我很光荣、很骄傲。我的婚礼就是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机关承办的,当时办婚礼不像现在能够在正课时间,到地方酒店摆上几桌,请亲戚朋友前来聚聚,热闹热闹。当时,我和爱人白天都正常工作,下班到了晚上才有空邀请大家前来热闹一下。非常巧的是正好赶上雷锋在工程兵政治部机关,那天雷锋来工程兵机关宿舍参加我的婚礼来的比较晚,雷锋他字写的好工整,处里面的同志就让雷锋在门口负责接待来宾签到,当时机关的同志专门为婚礼准备一块粉红色的绸布,让来宾签到用上,至今这块红绸布我还保留着,让我们一家都非常珍惜。雷锋的签名就在这块红绸布的中间,雷锋参加我的婚礼是我一生的荣耀。笔者第一次与洪老通话,聊了近1个半小时,让我印象深刻。由于到了饭点,放下了电话,洪老说,晚上接着聊。资料记载:1961年7月28日,洪建国与杨玉兰结婚时,恰逢雷锋来沈阳执行任务,参加了洪建国的婚礼。洪建国回忆道,婚礼当天,工作繁忙的雷锋主动帮助布置房间、摆放桌椅餐具,并帮忙招呼前来祝贺的战友们。婚礼的高潮是新郎和新娘同啃一个苹果,雷锋上前鼓动并促成了节目的成功表演。雷锋还出“点子”让新郎和新娘唱歌,带动来宾呼喊、鼓掌。雷锋同其他战友一起动手,找来一块红绸布,制作了别具特色的来宾签到簿,他在红绸布正中位置认真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雷锋”。第二次来郑州采访中,笔者与洪老专门举着当时那块红绸布合影留念,让笔者十分珍惜。(图为1961年7月28日,洪建国与杨玉兰结婚时签到用的红色绸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工程兵党委安排他陪雷锋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笔者在电话里,向洪建国老人介绍了采访的意图和要求,他知道了这是组织行为说到,新时代宣传雷锋意义重大深远。洪建国在电话中说,雷锋是沈阳工程兵党委宣传出去的典型,我有幸陪同雷锋同志作报告,是我一生的荣誉。1960年11月,雷锋被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12月,沈阳工程兵政治部指派洪建国协助雷锋整理报告材料,陪同雷锋负责沈阳、南片沈阳工程兵部队、海军旅顺基地官兵作报告,受到部队的热烈欢迎,反映强烈。沈阳工程兵党委作出决定关于开展向雷锋学习的决定,工程兵政治部机关专门抽调人员组成宣传班子,有负责文字宣传的,有负责图片宣传的,有负责艺术创作宣传的。当时沈阳工程兵专门从工兵10团抽调了团俱乐部主任陈广生,工程兵政治部机关抽调摄影干事张俊,还有画漫画的杨宝威,同时还将雷锋从连队抽调到工程兵政治部机关来,便于机关与雷锋交流,更重要的是请雷锋作报告。洪建国说,沈阳工程兵党委高度重视宣传雷锋典型的工作,王良太等工程兵首长十分喜爱雷锋,亲自与雷锋交谈,鼓励雷锋,关心雷锋,爱护雷锋。王良太主任还亲自向雷锋赠送毛主席著作书籍,鼓励雷锋努力学习和工作。政治部机关特别是宣传处的同志与雷锋走的就更近一些,雷锋来机关作报告有时回来晚了,机关的同志就把雷锋请到了干部宿舍休息,第二天继续工作。说到这里,洪建国稍微停顿了片刻,接着说,雷锋虽然是个战士,但是他是一个有文化肯学习有理论水平的战士,他作的报告让许多人流泪,他的日记写的真实并赋有哲理,读了雷锋的日记让人受到鼓舞。雷锋在南片区先后作了20几场报告,你像沈阳实验中学、沈阳军区政治部八一剧场、沈阳师范学院、沈阳市八一小学、沈阳市39中学、辽宁省公安厅、沈阳军区长话连、沈阳军区后勤部八一钢厂、沈阳铁路中学、沈阳空军部队、旅顺海军部队、葫芦岛市海军基地、海城炮兵第10师等单位,都留下了雷锋的足迹,特别是沈阳,雷锋作的报告场次最多,雷锋在沈阳的时间最长。洪建国回忆,陪同雷锋在旅顺作报告那几天时间里,雷锋给洪建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作完报告后,雷锋都会吃不下、睡不好。雷锋每次讲完自己亲人的不幸遭遇,他都要难过好一阵子。部队首长为了照顾雷锋的身体,特意在就餐时给他开了小灶,准备了炒肉丝、炒鸡蛋补充营养,这些菜在当时很少能吃到。让雷锋发现后,雷锋坚决不同意,怎么都不肯吃。他跟部队的首长说,自己不能搞特殊。(图为 1960年12月9日,洪建国与雷锋在大连合影。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在大连与雷锋合影让他永生珍惜</b></p><p class="ql-block">笔者第一次去河南郑州采访洪建国他说,我和雷锋合过影。那张照片是我和雷锋在大连火车站候车去旅顺海军部队作报告前拍摄的唯一一张合影。今天回过头来说,当时能和雷锋拍摄一张照片非常不容易。沈阳军区机关拍摄雷锋的有董哲、周军,沈阳工程兵政治部机关有张峻,工兵10团有季增。这些同志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没有用胶卷给自己与雷锋合张影。讲到这里洪建国喝口水自豪地说到,能做到这一点真是太不容易了。今天,对于工作中的干部来说用公家的一张胶卷拍摄一张照片算不了什么,可在当时那是非常严格的要求,以身作则,对党忠诚,风清气正,公私分明。洪建国说,学习雷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不丢失。新时代学习雷锋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不忘初心,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新闻摄影工作者董哲、周军、张峻、季增做到了。他们当时还有彩色胶卷,别说黑白照片没有照上,彩色胶卷更不能私用,但是宣传雷锋他们从来没有吝啬,而是全力投入,用照片记录雷锋的成长历程,这是沈阳军区各级党委宣传雷锋典型的重要举措,至今雷锋的宣传照片都是当时抢救性的工作保留下来的结果。洪老说到这里,让我等一下,他从屋里找来相册,打开让我看说,这就是当时我和雷锋在大连地方照相馆拍摄的照片。虽然照片上有了裂纹,但是它很有历史意义。董哲是沈阳军区的知名新闻摄影工作者,他和爱人都去朝鲜参加过抗美援朝,他在工作中,培养了好多摄影工作新人,这是他与人不同的地方,经常给军区首长和中央领导拍摄照片,让人尊敬和怀念。周军是前进报社给雷锋拍摄照片的编辑,最有名的作品就是雷锋戴棉帽子挎冲锋枪的那张照片,风靡世界,听说那张照片还获奖了。张峻和季增都是沈阳工程兵机关和部队负责摄影工作的同志,他们拍摄的照片要多一些。张峻将生命停留在宣传雷锋的讲台上,季增在生命的最后将自己拍摄雷锋的全部照片捐给了组织。洪老的思路很清晰,他讲的很投入,他没有更多的在讲自己,而是始终在讲别人的故事 。镜头回放:1960年12月9日,洪建国和雷锋从沈阳出发后抵达大连,准备换车去旅顺。趁着换车的空当,他们在大连的一家商场里的照相馆拍下了这张照片。 洪建国说,这张照片是雷锋后来寄给他的,他把底片也一同留给了我。( 图为 1960年11月20日沈阳军区《前进报》刊登《毛主席的好战士》通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宣传陈广生他一天打来七次电话</b></p><p class="ql-block">之前虽然笔者与洪老不熟悉,当他得知笔者要宣传雷锋、宣传写雷锋的陈广生时,他像遇到了老熟人一样,从下午一点开始,到夜里12点,他先后打来7个电话,讲述过去的故事。洪建国说,陈广生是写雷锋的人,他从发现雷锋到宣传雷锋他是最了解雷锋的人。1960年1月,在欢迎新兵大会上他结识了雷锋,雷锋在大会上的发言,让陈广生发现了雷锋,这是一名政工干部的敏锐触角,这都源于雷锋的出色表现。雷锋当选团里艰苦奋斗标兵,团政委让陈广生写雷锋事迹材料,稿子写好后征求雷锋意见,雷锋在稿子上写下了“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让陈广生记忆深刻。洪建国讲到这里说,我喝口水,继续讲到,陈广生当时任团俱乐部主任,工程兵组织文艺汇演,雷锋被调入团演出队,让陈广生近距离的了解了雷锋,由于雷锋口语表述家乡方言比较重,正式演出前团审查节目发现了问题,将上台表演节目的雷锋换了下来,陈广生与雷锋交谈后,雷锋不但没有情绪,反而正确对待组织安排,并将全部精力放在了保障其他同志演出上,受到了大家的好评。陈广生在雷锋生前,就将雷锋事迹写成报告文学《向阳坡上长劲苗》,该报告文学后来改编成《雷锋的故事》,这是全国第一部完整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权威专著。史料记载:1960年9月,雷锋荣立了二等功;11月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雷锋以“模范共青团员”的身份,被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邀请为特邀代表。新战士雷锋的成长,让陈广生看到了雷锋身上具有的不同寻常的宝贵精神财富,促使陈广生不得不再次拿起笔来。于是,他决定尝试着用报告文学的体裁进一步宣传雷锋。为赶写稿子,陈广生常常忙到半夜,甚至通宵达旦。因不能按时起床出操,当时的团政委韩万金还批评过他。但韩政委同时也表扬和鼓励陈广生写雷锋。为让他集中精力,还特意在沈阳军区工程兵部招待所给他要了一间房子。陈广生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为把稿子写得有深度且真实感人,他两度深入到雷锋入伍前工作过的鞍钢化工总厂和弓长岭铁矿采访。经过数十个日夜苦战,他完成了4万多字的《向阳坡上长劲苗》的初稿。陈广生写的《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雷锋事迹材料下发上报团党委,雷锋成了全团指战员心中的模范人物,团党委决定树立雷锋为全团艰苦奋斗的“节约标兵”,号召全团官兵都要像雷锋那样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共同度过我们国家经济生活遇到的暂时困难。由此,雷锋的名字在全团叫得更响了。洪建国说,雷锋牺牲后,陈广生先后在抚顺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诵雷锋故事,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洪建国说,陈广生写的报告文学先后被《前进报》《解放军报》《辽宁日报》和中央报刊等媒体刊登,这是人们了解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第一手材料。之后,陈广生先后13次前往雷锋家乡采访,为总政出版再版《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转业到了郑州铁路局工作,曾多次邀请陈广生来郑州讲雷锋故事,他很低调,他很真诚,每次报告都要亲自写好报告材料,用雷锋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给郑州留下了雷锋的形象。笔者与洪老添加了微信后,交流的机会多了起来,经常为了一个地名,一个人名,一张照片,一个说明,一个日期,一个标点符号,打来电话,有时后半夜1时许他想起来了也要叮嘱一下,让笔者心里很是温暖。( 图为 1962年2月18日,雷锋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原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并作为青年典型发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编后</b>——相识洪建国虽然时间比较晚,但是相处当中就像老朋友一样,他给人的印象像师长一样,他与雷锋相处亲密,了解雷锋的成长历程,熟悉宣传雷锋的历史过程,曾参加了总政组织的审查《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的工作,但是他没有把自己放在宣讲雷锋的“权威”上,没有定位自己是宣讲雷锋的第几人,而是平易近人地、热情地、毫无保留地帮助后来人。他说沈阳军区是他成长的摇篮,沈阳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对沈阳工程兵政治机关充满了留念。洪建国1976年转业到郑州铁路局工作,转业不转志,继续传播雷锋精神,让郑州铁路工人、郑州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了雷锋,成为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的雷锋战友。工作中,他先后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回忆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1992年退休后,洪老仍不忘致力宣讲雷锋故事、弘扬雷锋精神。1995年被郑州市委聘为“爱国主义教育九老报告团”的成员,累计作报告200多场,无私地将珍藏的150多张雷锋照片资料提供给地方单位举办雷锋事迹展览。今天重温洪建国昨天的故事,让我们寄托哀思,让我们深切怀念。这源于他曾是沈阳军区一个宣传雷锋见证雷锋成长的重要见证人!发生在他身上平凡的故事让我们永远传诵。</p><p class="ql-block">洪建国同志千古!</p><p class="ql-block">洪建国同志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写于沈阳2022年4月4日23时38分。 (1963年1月21日,沈阳军区召开国防部授予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运输连雷锋生前所在四班“雷锋班”命名大会。图为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把“雷锋班”锦旗授予四班。)</p> <p class="ql-block">(供稿:沈阳军区历史资料丛书编写办公室 杨永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