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题记:时间过得真快,一瞬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俗话说,两周年是“忘周年”,可对我来说,随时间的推移,那曾经和父亲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幕一幕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久久不能忘怀。清明节,父亲两周年忌日前夕,写了下面短文,以慰思念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回家,这个字眼,如今对我来说,变得越来越成了一种奢望的事了。是呀,自从爸爸去了以后,妈妈随弟弟旅居他乡,所谓的家,只能说是几间空房子了。由于去年秋季雨多,院墙也已塌成了残垣断壁,已经破败的不能称之为“家”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又到一年清明节,因为家乡有长眠的父亲,还是要去“故居”看看,那也是我洒满半生欢乐和辛酸的地方。我的童年、青年大半时期都在那儿度过,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壑,都留下我深深地印记。每到夜深人静时,闭上眼睛,那道山梁上开什么样的花花,那条河边长什么样的野草,还历历在目。离家三十多年了,家乡的每一个变化,总让我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因为她是我深爱的家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以前每次回家,或是提前通知爸妈,或是神秘地给爸妈一个惊喜。无论怎样,到了门口,喊一声“爸妈”,总会看到爸妈匆匆的来开门,眼睛里显露出无比的喜悦。烧饭点炕,嘘寒问暖,唠叨家乡一些陈年往事,其乐融融。年节里,兄弟姐妹也来聚聚,那才有家的人气,那才有家的喜气,那才是家的温度!曾今的那个“家”是多么地令人向往,令人怀念呀!那时虽然日子过得有点紧巴,但充满了满满地亲情和温暖呀。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去了。“门后犹留教子棍,堂前再无唤儿声。”看到如今的老屋,不由人涕泪怆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次回家,家乡虽然还有叔父、弟弟,他们也很热情,然而自己总觉得没有爸妈在时,有自己的家那么自在。无论迟早,白天或黑夜,我都清楚知道那里有一扇门总为我开着,那是我们的家,是爸妈给我们的窝,是我们的根,我们在那里长大!爸妈不在了,兄弟们为生计各自纷飞,那儿再也没有家了,再也找不出回去的理由了。行完清明祭扫之礼,我要走了,车后卷起一团黄尘,回望故乡一片热土,视线里再没了爸妈送别的身影和目光,曾经那么熟悉的故乡亦变得渐渐陌生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回家,回家!这一平常小事,对我来说,现在变得越来越奢望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