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含笑,柳丝如烟,灿烂阳光下的武山湖畔两李村和熙安详。</p><p class="ql-block"> 三月二十九日上午,寂静的小山村突然热闹起来。村西头的老陶老伴搬出小椅长凳,孙子端出刚起锅的香喷喷的花生,一家七八口人聚在院子里,等待一位客人到来。同时,村东头的小陶和他母亲倚门远望村头的小路,似乎也在等待一位客人。村里陶婶等乡亲听说这位客人到来,也放下手中农活,纷纷赶到陶家大院。 </p><p class="ql-block"> 乡亲们盼望的这位客人其实就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来自武穴市中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潘凡大夫。潘大夫原在厦门一家大医院操刀执业,浓浓的乡梓情使他主动放弃舒适优厚的环境待遇回到家乡武穴。回乡三年来,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在病人回访路上从未间断他的脚步。每年随访入户数比他过去在外工作15年的还多。他走遍了武穴山山水水,他用自已的脚步将他的名字写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把病人当亲人,把回访当“走亲”。这天,是他带领团队第四次到两李村“走亲”,因为那里有他时刻牵挂的“老陶”与“小陶”,还有与他曾经朝夕相处的病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搭桥”与“摘葡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在沐浴阳光的老陶儿孙绕膝,面带微笑,小院其乐融融。眼前的情景,既让潘大夫十分欣慰,又把他的思绪带到生死竞速的那个夏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去年7月26日夜晚,病房送来深度昏迷、双侧瞳孔光反射很差的患者老陶。潘大夫立即意识到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就在面前。他立即穿上刚准备下班脱下的工作服。病情就是命令!潘大夫团队评估老陶不是简单高血压脑出血,很可能是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而致。来不及血管筛查,救命要紧!当即,他运用先进的神经内镜技术打通侧脑室与三脑室的连接处,置管引流。由于有效降低了脑压,此时病人瞳孔开始恢复灵敏,生命体征渐趋平稳。</span></p> <p class="ql-block"> 从死神中夺回了老陶的生命,潘大夫正准备松口气,谁知在进行血管筛查中又让他吸了一口冷气。老陶头颅C丅A显示颈内动脉交叉处约有1cm大的动脉瘤,而且仍在出血。病情就是命令,来不及半点拖延。摆在潘大夫面有俩种选择:一是微创介入栓塞。这种手术相对风险较小,但费用巨大,高达数十万元。作为靠种几亩田维持全家生计的农民,这自然是个天文数字。二是采用神经内镜下开颅手术动脉闭夹,费用低,清除血肿快,还可避免术口颅骨第二次修复。但患者已是古稀之年,心肺功能差,风险大。为了患者有限的治病钱获得最大利益,他和团队决定把风险和困难留给自己,铁肩担生命。经与家属反复沟通,决定选择过去只有省里三级医院才能做的后种手术。以往科室夹闭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采用内镜手术是尽可能加速老陶术后恢复。这种前沿神经内镜技术当时在武穴地区是首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手术小骨窗(手术口)不到5Cm,在空间狭小的脑壳里,摘下那颗“葡萄”肿瘤,操作难度难以想象。几个小时从手术台下来,身强力壮的潘大夫自已也快支撑不住了。真是幸运不负有心人,在潘大夫团队与死神搏斗中,老陶又一次闯过鬼门关,不知何时埋下的那颗“定时炸弹”终于得以排除。</p> <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本村的小陶也遭同样不幸,有幸的是也结缘于潘大夫。由于脑出血,他一次次倒下,在潘大夫的精准判断与精心治疗下,他又一次次神奇站起来。</p><p class="ql-block"> 一个暮色匆匆的日子,小陶由家人背进了武穴市中医院。经CT检查提示大脑出血。紧急中,潘大夫给他做了微创穿刺手术,很快,人清醒起来,不久也站起来。小陶上有老,下有小,小女儿只有3岁。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外做电工的小陶怕老板辞退,在没恢复好的情况下,他又匆匆踏上去福建的打工之路。农村出身的潘大夫对农民有种特殊的感情,他心情十分沉重,也十分不舍。无奈中,出院前,给他查明病因,原来得的是脑血管烟雾病。形象的说是血管影像如同烟雾。分别前,他又千叮咛,万嘱咐,叫他不要忘记严格注意的事项,三个月后还要回来做脑血管搭桥手术。日子一天天在平淡中流失,而潘大夫对小陶病情的牵挂短讯却很少中止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躭心的事还是来了。一天,小陶来电说自已得了怪怪的“感冒”,全身没劲,右肢乏力,工地附近小医院当感冒治久治未好。对小陶病情了如指掌的潘大夫立即意识到:上次脑室出血是左脑出问题,这次右肢乏力,也极像左脑又出血。立即叫他回武穴治疗。经磁共振检查,果不出所料,是左侧丘脑小范围梗塞。潘大夫给他做了脑血管搭桥手术,小陶第二次站了起来。还是因为经济原因,小陶又要远去他乡谋幸福,屡次回访催他复查,以决定是否需要右侧做搭桥手术,可因为生计躭搁,疫情阻隔,手术良机一次次被延误。</p> <p class="ql-block"> 烟雾病最怕的是冬天与夏天。去年11月20日夜晚10点多钟,潘大夫的手机来电再次显示小陶的号码。这么晚来电,潘大夫的神经立即绷起来。果然,他爱人边哭边说,小陶突然人事不知,左手左脚也不能动了,当地医院检查确诊是右侧基底节出血,建议转往一家省级医院治疗。听说省级医院光手术费用就要万,很难承受,正在为难之际,她想起了远隔千里之外的救命恩人潘大夫。病人的信任是他最大的动力,潘大夫和他的团队做好术前所有准备,病人次日凌晨到达医院,当日给他施行解剖定位急症手术。术后经过治疗与康复,小陶第三次站了起来。我们见到小陶时,他的自理能力已经完全恢复,左手还能提上十斤的東西,看上去无异于正常人。潘大夫说,脑出血是麻烦制造者,一次次将病人放倒,我们要做幸福的创造者,让倒下去的病人一次次站起来。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追求与幸福。“脑海探索”,硕果累累。在2019年湖北省神经年会上,潘凡作为武穴医疗界唯一代表在会了作了发言。2020年在全国神经内镜年会上,他又一次发表的《神经内镜治疗慢性硬膜下的血肿》的论文再次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首肯。为了表彰他在神经内镜技术上的突出贡献,2021年,市委、市政府授于他2020年度武穴市十大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这是卫生界唯一一人获得这项殊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做手术要干净,做人也要干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潘凡回乡只有三年多时间,但他的医术与名字已经蜚声武穴,他所领銜的武穴市中医院神经外科在黄冈市同级中医院中也是独一无二。“粉丝”不断刷新,花环接踵而来,患者络绎不绝送锦旗成为科室一道美丽风景线。而潘凡总是受宠不惊,对乡下送旗的病人和家属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旗以后就别送了,旗也要花钱的,以后别再浪费了。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对患者这种朴素的感情,来之于他对患者不变的初心和对医者仁心的敬畏。他的话更是大道至简:“做手术要干净,做人也要干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潘凡常经常谦逊地说,我不缺钱,我缺的是信誉。为了一已私利,丢掉了人格信誉划不来。一次,一个来之贫困山区的病人需要做颅脑手术。术前,其女儿给潘大夫送了个红包,并说:请您帮个忙,要你费心辛苦!为了让她和父亲吃个定心丸,红包暂时“保管”了。四五个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后,在第二天查房时,他将红包悄悄塞到病人枕头下。女儿发现后又将红包送到办公室塞进他的抽屉里,这样几輪送来推去,实在退不了,潘大夫只有交到医院收费室,给他代交了住院预交款。病人女儿最后再次上门口头表达感谢时,潘大夫却这样说,你们的信任就是给我的最好回报,你们才是我的恩人。还有个病人在住院期间,由于潘大夫对他治疗很到位,对他的病情不厌其烦地解释,与他交心谈心,解除病痛的苦闷,日积月累的交流,最后成为知已。出院时用微信给潘大夫发了个大红包。看到没收后,快过春节时,他又到处打听潘大夫住处,叫老婆上门表示感谢。可潘大夫守口如瓶,始终没透露自已的门牌号码。病人都知道潘大夫拒收红包态度坚决,很难说话,就别出心裁,常常用送水果方法掩饰。有次一个患者给潘大夫送了一篮柚子。看见放在那里的柚子原封未动,就打电话催他快吃。潘大夫知道话中有话,便打开柚子包装套,才发现里面夾了个红包。他知道病人固执难以推辞,只有用老办法将红包送到住院收费室。</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潘大夫干净做人,才带出了一个在医德医风上清廉干净的科室。去年全科室主动退还红包30多人次,廉洁行医已成为大家自觉的操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科普也是我的职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身兼我省脑血管病学会卒中分会委员的潘大夫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还是一位能说会道的宣传员。他总是说,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医生,科普也是自已的责任。科普对脑血管病人是超前预防性治疗,是最廉价最有效的益方良药,“平时多说一席话,病人就少出一次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查房,是他科普的主要场所,别人查一个病人只上10分钟,被动地听听病人的口诉就走了。而他却总要二三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特别是对卒中病人,在了解病情的基础上,用更多的时间给病人进行床头科普,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认识疾病的特点,预防疾病的知识。“烟雾病”是引进外来名称的一种脑血管病种,不仅患者很陌生,就连医生也知之甚少。潘大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活泼的视频对病人进行宣讲,病人了解理解后,主动默契配合治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访,是他科普的另一个课堂。脑出血病人出院后大都宅家康复治疗,他们其中有1/3可以恢复,也有1/3会复发,因此,预防尤为重要。他常对随行的医护人员说,送医送药授人以鱼,还要送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方法授人以渔,只有这样,回访才达到长效,不致于走过场。每次回访,病人咨询他一茬接一茬,他做到有问必答,病人没弄清楚他不走。以上所说的小陶,在家生活缺少规律,爱睡懒觉,不爱运动,母亲对他没办法。潘大夫当即给他规定作息运动时间,并以身示范教他如何做上肢运动,由于隔三叉五上门讲课,提醒注意事项,近两年经潘大夫手术居家康复治疗的危重病人复发率逐步接近为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口头宣讲外,他还采取座谈会、宣讲会、发宣传册、办宣传栏、做科普视频、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教。他还多次在医院与武穴融媒体中心共同举办的“健康大讲坛”讲座,《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与预防》等专题讲座观众收听量达几万人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让大家都当科普宣讲员,他建立科室科普日,每周两次进行科室全员培训,进行专项疾病知识学习,对自已所持的专科知识不仅自已懂,还要让患者有所解。不仅会做,还要会讲。让科普预防成为治疗方案中的一个创新的重要元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