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绘本TAXI 你知道的好书,都可以借回家。让好书踏着幸福的步伐,来到你身边。</p><p class="ql-block">愿故事带给你快乐,让你获得力量。</p> <p class="ql-block">《西尔维娅和小鸟》荣获2009年凯特·格林威大奖提名,凯瑟琳·雷纳的第二本图画书《哈里的大脚》即荣获2009年凯特·格林威大奖,此后更是四次获得该奖项提名,此外还荣获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幼儿读物奖最佳新人插画家、凯特·格林威大奖得主,英国信托基金会十佳新人插画家,是英国童书界炙手可热的插画家。</p> <p class="ql-block">《西尔维娅和小鸟》 西尔维娅是世界上后一只龙,她非常、非常孤独……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小鸟。小鸟的身材那么小,但却很活泼,和体型巨大的龙一点儿都不一样。小鸟的到来改变了西尔维娅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是写给孩子看的,它就是孩子们纯真友谊的真实写照,孩子之间的友谊往往就是这样单纯而美好,只要彼此能够在一起就足够。所有的孩子都能读懂,所有的孩子都会与这个故事产生心灵的呼应。这部作品从儿童的内心出发,直击孩子的内心。向作者凯瑟琳·雷纳和翻译者谢沐致敬,这是你们为孩子创造的心灵财富,因为这个故事,让世界变得不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馆长分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孩子没问题 大人有问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应引导,却喜欢教导的大人</p> <p class="ql-block">★当运动会或郊游活动结束时,有的孩子会将感受变成文字,有的则通过画画来表达心情,这就是个性。但也有那种玩得很高兴,转眼就忘了这事儿,嚷嚷着“咱们接着玩点别的”的孩子,其实这类孩子人数还相当多。不过,他们最后也不得不写感想作为。于是,孩子们只好勉强写出一些乏善可陈的句子:“昨天的运动会我得了第三名。明年我一定要更努力”“做缆车上山很有意思”。而面对连这都写不出来的孩子,老师还会在旁边启发:“总有点什么想写的吧。是什么呢?再想一想。”孩子被这种“不得不写”的做法折磨了几次之后,自然就会觉得写文章是件很烦人的事。若再被要求写某本书的读后感,那么读书、写作都要成为孩子讨厌的事情了。真是太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大人都喜欢被感动。尤其是在过往的人生里很少体味到感动的人,更喜欢被感动,而且这类人还很喜欢让孩子体会感动。但大人眼中的这些“感动”都比较模式化,比如经过努力拼搏获得成功、克服困难之类,“人心厚道”“坚持正义”等也列在其中。孩子们写作文,与其说是在写“如何拼命地努力”,不如说是在“拼命努力地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想更仔细地感悟人生百态,这种模式化的“感动”显而易见是行不通的。真正的感动,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无法预料的。“感动”也没有好坏之分,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感动”。“感动”绝对不是“大家一起感动吧”之类,“感动”是很私人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这种刻意让人感动的讨厌的想法,大家似乎也都乐于做“大家一起感动吧”这样的事情。连日本的高中棒球联赛、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也都充斥着这种感觉。“感动”沦为了廉价的商品。无论书籍、戏剧还是电影,都喜欢用“感动之光照耀你我”“带给你一份感动”之类的宣传语。这些做法都是在贱卖“感动”。</p> <p class="ql-block">★《一碗阳春面》正是这样一个传递着“感动之光”的故事,听说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文章讲述的是一位母亲和两个孩子三人一起进了一家荞麦面店,因为没有钱,三人只要了一碗面分着吃。店主发现后,就做了一碗大份的面。这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故事,但不知道聚焦的是母子之爱、兄弟之爱还是店主之爱。不过在相互依靠的爱的面前,只点了一碗面,却占了三个座位这样的问题就不能去讨论了。</p> <p class="ql-block">只要有了“感动”,自然而然就不必在意那些礼节了。(要我说,非要三个人分吃一碗面的话,正确的做法是一个人尽量吃掉三分之一,然后换第二个人尽量再吃掉三分之一,最后的三分之一留给第三个人。默许他们这样进进出出的打扰,才真正体现了店主的气量,而不应该改变荞麦面的量。但怎么能把碗里的面汤分成三等份,切实是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大人们面对孩子时,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一副毕业生、老校友的架势,甚至还有人自认为是评论家。而且总有些人喜欢去讲“性教育”,结果造成了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孩子们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而讲解的人因为缺少经验,嘴里说着“双方相互认可对方的人格,相互疼爱……”之类的蠢话。万一被学生问到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老师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那个问题先放一边,这个问题一般来说……”这种时候,拿“互相认可对方的人格,相互疼爱……”这种说辞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对于从一开始就被大人无视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说法他们自然不会相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向馆长咨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东大街学巷54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未来儿童图书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