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匾

徐帆

<p class="ql-block">在那个教师一个月工资是三十七块五的年代,扶养两个孩子,照顾一个生病的老婆,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及其困难和遭罪,于是利用节假日,爸爸给村里专门加工石碑和牌匾的小作坊写碑文和牌匾,用来补贴家用。碑文是写一块五块钱,而这样的门头匾爸爸几乎是不收钱的,妈妈说他傻,他说:乡里乡亲的,自己又会写,这么几个字哪好意思收钱?所以到现在爸爸在村里还是保持有求必应不收钱的规矩,但是现在人都熟懂世故的,没有一个让爸爸白写的。此次回到老家,跟爸爸共同交流切磋书法的种种,爸爸提起门匾的事,神态和语气多了几分惋惜和不舍。说现在人都有钱了,原来给他们写的门匾几乎都撤了,砸了,想想当年用过的心很是可惜。只有几家住的老人的家里还保留着。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立刻催促爸爸带我去拍下照片,留作纪念。真的没有几家仍然保留着,所以只拍了五家,但竟然各种字体都有,也甚是欢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