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中年级数学研修组赛课活动~与数学进行一场约会

宝清县第五小学

校本主题研修赛课 <p class="ql-block">  春风化雨露,结蕾正当时。为切实推进校本主题研修工作,打造高效课堂,更好的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2022年4月11日,中年级数学组内赛课活动也如春花灿烂开放。教务副校长冯雨帆和中年级数学组教师全程参与,共赴这场数学之约。</p><p class="ql-block"> 参赛教师们围绕自己的主题和近期要解决的问题,认真推敲,精心准备,课堂上尽显风采。</p> <p class="ql-block">  任艳翠老师执教的《复式统计表》一课,紧紧围绕自己的主题,让学习习惯成为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常态化的行为表现,通过课件再现了以往所学的单式统计表的内容,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直观的基础上意识到复式统计表产生的必要性。接着任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试一试、涂一涂的操作活动中感受:同样的表格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据,让学生突破了对应思想的负迁移,凸显了对复式统计表的本质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李婵娟老师执教的《除数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一课, 通过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在“画一画、写一写”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晰算理,并用自己已掌握的竖式计算方法表示出商的位置,化抽象为具体,掌握商的末尾有零的竖式算法,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突破了难点,有利于学生主动理解和建构知识,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出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的途径。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马微老师执教的《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围绕研究主题通过理法结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本节课预计解决一个小的目标:通过注重对比辨析,然后理清小数点儿移动的意义。课堂上马老师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特别抓住关键字“末尾”,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说一说末尾的含义,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事例更加深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算理理解,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班级里的学习气氛浓厚。</p> <p class="ql-block">  杜永波老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通过知识的迁移,区分相似除法知识点的差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的算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挖掘教材资源。学生经历主动探索计算过程。整节课不仅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逐步学会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董昕老师执教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一课,通过创设数学情境,去买花盆丰富我们校园环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生活。在探讨中发现口算计算的三种方法,一是看乘法想加法,二是竖式,三是拆分的思想,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索新知中计算能力得以提高。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中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探索主题进行了精心的备课,力求让课堂精炼、高效,突出了课堂的实效性。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引导下踊跃发言,积极讨论,他们端正的学习态度,正是对辛苦付出的老师们最好的回报。</p> <p class="ql-block">  评课中,冯校长以“主题研修”的实施为突破口,肯定了本次组内赛课活动的呈现效果。鼓励大家在“问题——学习——探究——问题”这一研修过程的指引下,教师们要多多采取“自我研修”与“组内研修”相结合的研修方式,构建起学校、研修组、个人三级联动的研培体系,实现主题研修常态化,促进教师们的成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本次赛课活动不仅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展示风采,自我提升的机会,也为大家搭建了观摩学习的平台,促进了教师间的教研和交流思考,激励着老师们不断去探索主题研修下的课堂,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春华今正浓,秋实自可期。</p><p class="ql-block"> 深耕主题研修,向课堂提质量。我们将以此次赛课为契机,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教育教学路上,磨砺成长!</p><p class="ql-block"> 我们,迎着春风,再出发!</p>

学生

研修

课堂

老师

教师

主题

中年级

一课

数学

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