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之“春意盎然”词十章

风后

<p class="ql-block">卷首语</p><p class="ql-block"> 《尧典》云:“三百有六旬有(后面的“有”,此处读四声,通又)六日。”《庄子·逍遥游》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读四声)五日而后到。”中国古代使用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转眼,十天一旬的时光又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清明开始的季春已过去了好几天。汉代班固的《终南山赋》这样描写季春(农历三月):“三春之际,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农历阳春三月也正是阳历四月时,浓烈的芳菲已扑面而来,最是人间四月天呢!春风柔和、温润。恰如晋朝曹氏诗《正朝》所云:“软节畅宇宙,和风被八区。”</p><p class="ql-block"> 春天又名软节。软节,太可人可心了。对此,唐代韦应物叹:“阳春美时泽,旭霁望山晖。幽禽响未转,东原绿犹微。”他又叹:“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留下了千古咏春诗话。</p><p class="ql-block"> 关于春天之美,言有尽而意无限。说不尽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自今年立春起,已先后推出了咏春词六大篇58章,并继续咏春,每日一词章,雷打不动。今天再推出《芳菲四月之“春意盎然”词十章》,与您分享。</p><p class="ql-block"> 愿您春安!愿您康乐!</p> <p class="ql-block">1,20220402。[老调新弹·清平乐·即感]</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20402,农历壬寅年三月初二,周六,晴天。</p><p class="ql-block"> 时间竟不知不觉已至四月了,但气温却较前阵子有所下降,那是春寒料峭、回光返寒吧。鸟鸣声暂时听不见了,抑或它们也忌惮天冷躲起来了?总之周遭似乎安静了不少。广播声仍此起彼伏,疫情的状况随时跟进。既来之则安之吧,时间会说明一切,该过去的总会过去或迟早会过去。</p><p class="ql-block"> 竟自然地想到了定数。竟又清晰地想起了先儒焦澹园的话:“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总之,非常时期,更得放低心态,谨记贤训,谨小慎微,清心寡欲,洁身自好,德法强身,守土有责,安身立命。</p><p class="ql-block"> 此刻,也是静处促深思。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给了人更深刻的理解。譬如,他的探索醒和梦、内与外、关闭与敞开、影子与身体、记忆与遗忘、时间和死亡等主题的诗歌,通过深度的意象和隐喻塑造内心世界,平静的文字里潜藏着强烈的情感。他的《尾声》回味无穷,令人难忘:“我像一只抓钩在世界的底部拖滑/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疲惫的愤怒,灼烧的妥协。/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静谧的房间,/家具在月光中展翅欲飞。/穿过一座手无寸铁的森林/我慢慢走入我自己。”精准和凝练的文字把人带入到了一个具体的时空,然后镜头一换,细节放大,成了特写,瞬间中生命展示了其旺盛和意义,一个全新的可感可触的世界由此诞生。</p><p class="ql-block"> 短暂浮生中,总是在探寻意义。仿佛惟此,生命才更有了意义,而生命的意义也才有了意义。</p><p class="ql-block"> 词云:</p><p class="ql-block"> 午阳何急,三月有三十。广播跟进听消息。绿野春光屏及。</p><p class="ql-block"> 倩谁春眠梦晓。意念心鼓频敲。心绪安平励付,年年春上翠梢。</p> <p class="ql-block">2,20220403。[老调新弹·青门引·上巳节]</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20403,农历壬寅年三月初三,周日,晴天。</p><p class="ql-block"> 今日,还是重要的日子:上巳节。</p><p class="ql-block"> 上巳节,古称三月三或重三,又称春浴日、中国情人节、女儿节,是汉族人的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因巳日不固定,魏晋以后便固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晋书·礼志》有载。虽然不限于巳日,但上巳节名固定不变。古代上巳节的活动很多,有人们结伴水边沐浴、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春游、用荠菜花桐花除虫防蛀治病等内容。上巳节也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之说,兰草香气袭人,被用作灵物,“兰汤沐浴”被认为是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p><p class="ql-block"> 农历三月三日,多逢巳日。但今日年月日干支壬寅癸卯丙戌,非巳日。虽非巳日,但上巳节在,节日的内涵仍在,古为今用,既可意会,也可仿效,关键取清洁、健康、快乐、赏春之主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p><p class="ql-block"> 词云:</p><p class="ql-block"> 午阳笼轻冷。风雨过去暂定。今年心祭宅清明,忆念上巳,最是祈无病。</p><p class="ql-block"> 门前庭园日照明。风和周遭静。昏昏欲睡此刻,柔曲跌宕幻象影。</p> <p class="ql-block">3,20220404。[老调新弹·唐多令·寒食节]</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20404,农历壬寅年三月初四,周一,晴天。</p><p class="ql-block"> 重要的是,今日是寒食节。</p><p class="ql-block"> 忙完中餐诸事项,照例要观察屋外。喜欢午后阳光下的庭院和园圃,绿植各自安好,安静而乖巧,茶花满枝绽放,截去上半枝干和华盖已有大半年了的含笑终于绽放了新枝和绿叶,给人惊喜和希望。总之,寒食节的今天,阳光是明丽的,花园是可人的,心中是祥和的,这清明节假期第二天的寒食节如此打开。</p><p class="ql-block"> 夏历冬至后105天,也即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为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禁火节、一百五。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食冷食。后逐渐增加了祭扫、赐宴、赏花、踏青、插柳、蹴球、秋千、斗百草、放风筝、牵勾(拔河)、斗鸡等风俗。寒食节绵延两千六百多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史载寒食节起源于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战祸而流亡他国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终成一代明君“晋文公”。但介子推却不图名利,与母归隐绵山。晋文公为迫其出山见面,下令放火烧山,而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后被活活烧死。晋文公感其忠诚之志将其葬于绵山和修祠立庙,并下令于每年介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p><p class="ql-block"> 唐以前,寒食节和清明节为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念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互为配合,关系密切。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此乃寒食与清明之内在文化联系。</p><p class="ql-block"> 关于寒食节,《全唐诗》就有名家名人诗作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多首。如唐代韦庄诗云:“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宋代苏辙有《新火》诗云:“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而宋代梅尧臣的《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云:“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p><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流逝,寒食节渐渐融入清明节,如《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记载有寒食清明放假四日、五日的规定。寒食节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千年如一。此外,寒食节倡导的禁火禁烟对于自然生态环保和身心健康也有裨益,而其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也可圈可点。</p><p class="ql-block"> 今日寒食节,愿你康乐!</p><p class="ql-block"> 词云:</p><p class="ql-block"> 寒食再登楼,故人心春秋。念芭蕉,屏中似飕飕。都道清明雨纷纷,却今明、阳光搂。</p><p class="ql-block"> 往昔尽已休,未来迎水流。节忆归、恩泽念留。含笑沐阳枝新住,生长是、有讲究。</p> <p class="ql-block">4,20220405。[老调新弹·虞美人·清明节]</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20405,农历壬寅年三月初五,周二,阴天。</p><p class="ql-block"> 重要的是,今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也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三月节。</p><p class="ql-block"> 这个清明节假期的三天,分别是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三节紧连和紧挨着,形成了含义丰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与大部分清明时节的“雨纷纷”不同,今日未雨,阴天。疫情信息仍在此起彼伏,形势严峻。因疫情之故,特定的日子便只能网祭、心祭,想必故亲能理解。</p><p class="ql-block"> 年年清明祭,岁岁祭清明。祭祖、追思、怀人、传承、感恩、担责、静心是清明节的主旋律。认知了清明,更悟了人生。</p><p class="ql-block">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清明物候有三:“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此时,白桐花开放。喜阴的田鼠不见了,躲回洞里了。雨后的天空可见到彩虹。此时,“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时节,出游踏青探春寻春也成习俗,《全唐书》即有记载,到宋代此风更甚,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即描绘了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热闹场景。古典小说中不少爱情故事也是男女在清明游春时彼此遇见发生的,如白娘子和许仙在西湖交结的故事。此外,民间还有折柳、戴柳、插柳习俗,说是为了纪念神农氏,后发展成为纪念和希望长寿之愿,还有辟邪之说。如:“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p><p class="ql-block"> 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祭祖怀人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重要习俗,这与丧葬礼俗有关。古代“墓而不坟”,即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故祭扫便不见于载籍。后墓而且坟,故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至秦汉代,墓祭已成不可或缺礼俗。</p><p class="ql-block"> 《清嘉录》载:“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指风筝)因之而起。”古时人们把放风筝不只当作游戏活动,还将其作为巫术项目,会将自己知道的各种病灾写在纸鸢上,待纸鸢飘高时,剪断风筝线,任其飞逝,这等于放走了病灾、晦气。</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气“春瘟”易流行,疫情期间,宅家居多,当应注意养生。尤应知:一是忌久坐卧。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可于室内适度运动。二是作息提前,以利于阳气生发,舒筋通络,畅通气血,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三是“春与肝相应”,重在养肝。如以肝养肝、以血养肝、以味养肝和以菜养肝等。四是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以防肝气过犹不及,对脾胃不利,乃至造成情绪失调和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p><p class="ql-block"> 清明花信也如人生之起起伏伏、生生不息。桐花、麦花、柳花应时而开,是春夏交替之际重要物候。真是:“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也告知人们,要顺应天时地利,促进天地人三者和谐,顺缘遂安。在自然的清明中体悟生命的缘起缘落,会少一份茫然,多一份释然。在拥抱春意盎然的当下中,找回自己内心的清明:清澈与明净。</p><p class="ql-block"> 疫情,令今年的清明节分外宁静,喧嚣的红尘静寂很多。“小窗分与读书灯”,挺好。更有道不尽思念、说不完的感恩。高堂大人,愿你们在天国安好。</p><p class="ql-block"> 愿你清明节安好!</p><p class="ql-block"> 词云:</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气心祭上,默语对罗帐。怀思跌宕起伏中,天人隔杳,云雀托东风。</p><p class="ql-block"> 冥想遨游寰宇下,恩泽永念也。浮尘聚散无常情,便任追远慎终心中明。</p> <p class="ql-block">5,20220406。[老调新弹·蝶恋花·阅读]</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20406,壬寅年三月初六,周三,晴天。</p><p class="ql-block"> 案上摊开的是关于冰岛的图书,这个神秘的国度于我的先入为主的印象是:沉静的、厚重的、朴实的、沉默的、荒芜的、寂廖的、冷峻的、寒冷的,是冰天雪地的、有点天然忧郁的……但却是热水瓶似的外冷内热型的、甚至是厚重冰雪覆盖下激情澎湃无限涌动的浪漫地域。</p><p class="ql-block"> 提到冰岛,我自然会想到冰天雪地,极光,“静止”的火山,壮观的瀑布……据网调介绍,微信上定位在“冰岛”的用户多达一千万人,足以证明国人对冰岛的浪漫想象。然而,真正去过这个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仅三十六万人口国度的人却不多。据说此国全年接待一百万游客已觉吃力。</p><p class="ql-block"> 我未去过冰岛,但我很想去冰岛,冰岛甚至成了我浪漫的梦想诗国。这个曾经贫困的国家,如今却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真正的冰岛究竟怎样?极光下的冰岛人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和我们有何不同?</p><p class="ql-block"> 冰岛最火的诗人和作家,做过屠宰工、砖瓦工、教师、机场管理人员等多种职业的约恩·卡尔曼·斯特凡松构建了其独特的冰岛文学世界,据说他被称为“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北欧作家”。他还被人誉为:“在最冷的地方,过最朴素的生活,用最热烈的心写作。”</p><p class="ql-block"> 冰岛冬季漫长的极夜,太阳似乎隐匿了,即使有极光点缀,还是会令人无聊,然而却适合酝酿故事,适合讲述故事,适合倾听故事。据说中世纪的冰岛,讲故事风已颇盛行。“萨迦”是一种贴近现实的文学形式,题材多来源于冰岛社会的日常生活。带点忧郁气质,一般都是记录冰岛两三代家人的故事,并且有着不可避免的悲剧宿命论底色。</p><p class="ql-block"> 斯特凡松的著作形式也多是“萨迦”,文字具有疗愈性。2005年,他凭《夏光,入晚》获得冰岛文学奖。他的四部作品——“冰岛三部曲”被国际文坛注目,写了三个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百年前冰雪世界的炽热故事,内容充满爱与希望。新作《鱼没有脚》则赤裸裸展示了人之不可被相互理解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斯特凡松的文字。如:“滚烫咖啡,同最黑的夜晚一样,但是咖啡里可以加方糖。如果能把糖加进夜晚,让它变得甜美,那该多好啊。”“我们的眼睛像雨滴,漫溢天空、纯净的空气和空无。”“一些词语是时间的贝壳,对你的回忆或许寓于其中。”</p><p class="ql-block"> 斯特凡松说:“我们的话语,就如同肩负残酷使命的救援队伍。要把以往的事和已故的人从遗忘的黑洞中解救出来,而这并不容易。”的确,谈何容易!时代在不断变迁,新陈代谢快速,而人往往容易遗忘或擅长遗忘。</p><p class="ql-block"> 疫情时期,读读斯特凡松的文字,会对生活荒原里的对立和迷茫,有更深的感悟,并更加感知疗愈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词云:</p><p class="ql-block"> 疫情周遭欢意少。祈泰平安,静守中道。清明时节春光好,花绽鸟语相彰照。</p><p class="ql-block"> 案前笔记摊潦草。开卷兴感,金句入怀抱。文学世界寻欢笑,深省韶光弥坚老。</p> <p class="ql-block">6,20220407。[老调新弹·阮郎归·怀念]</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20407,农历壬寅年三月初七,周四,晴天。</p><p class="ql-block"> 早上,看到少时好友从故乡发来的问安信息,记忆的闸门突然开放,一发而不可收。虽二十多年未回故乡了,但记忆中的那时那地那人那事却是如此清晰,而且现在回望过去,还有了一番新的感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这有点奇妙。仿佛时光知道人的心理,只把人愿意留住的或者好的留住。即便当时明明是痛苦愤怒怨恨等不良的感觉,如今看来也早已随风飘逝。俱往矣。但留下了随缘留下的。这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对故乡的怀念是更客观了,或者说是站得更高更超脱角度去看待故土了。观看的镜头在不断晃动,放远了又拉近,拉近了又放远。既是俯瞰也是近距离特写,既注重轮廓大局也关注脉络细节。既可放下,也能拿起。既能拿起,也可放下。这挺奇妙。</p><p class="ql-block"> 这种对故土的怀念既近又远,既远又近,而且时空随时可以切换,人事随时可以交替,既清晰又仿佛经过滤镜,既隐约又似乎清晰在前。这也挺奇妙。</p><p class="ql-block"> 当然,怀念中,故人和生活的距离似在无情增长,但铭记往昔却可令已故之人从遗忘的黑洞里得以拯救,并重新审视和找回当时的向往与眷恋。</p><p class="ql-block"> 这种怀念,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关联思考生命中的宏大议题,譬如希望,譬如命运,等等。回望过去也总是绕不开现在。因为现代性是社会发展无可避免的阶段。故土已发生巨大变化,但似乎对它的怀念有一种执着的不变的东西始终伴随着流动的怀念在定格并贯穿。也总是在叩问:人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生活的同时,可否逃脱生活的循环?个体的位置在加速变化的社会中能否真正适应?庸俗、无聊、无规则的事总在继续。那么,当童话消失后,人该如何面对滤镜卸下后生活的贫乏和残酷?</p><p class="ql-block"> 词云:</p><p class="ql-block"> 春风抚思绕往昔,历历眼前飞。清隐心池生涟漪,随性跨东西。</p><p class="ql-block"> 曲翩繾,日暮归。仍是舒展眉。翻书整顿收残思,稍息应不迟。</p> <p class="ql-block">7,20220408。[老调新弹·临江仙·开卷]</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20408,农历壬寅年三月初八,周五,晴天。</p><p class="ql-block"> 阅读总是得伴随思考才行,唯其如此,开卷才真正有益。</p><p class="ql-block"> 开卷的刹那,莫名有点醍醐灌顶。“让日常阅读成为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这是冰岛大作家斯特凡松的新作《鱼没有脚》的开篇献词,很有诗性和冲击力,狠狠地抓住了我心。同时,俨然打开了一扇宽敞的窗户,使人猛见天空是如此湛蓝、如此妙空和浩渺。这种透着清冷、深邃、孤独、虚无意味的强大文字,令人回味良久。又仿佛“世界尽头”和“黑暗之城”就在前面,令人欲往探寻、急觅路径。太不容小觑文学的这种震撼力和吸引力了!</p><p class="ql-block"> 开卷有益!“但一旦将自我意识视为起点的话,就难以在真正意义上理解他人。”约恩·卡尔曼·斯特凡松语的这种提醒,又给人打开了一扇窗户。</p><p class="ql-block"> 今日我的世界就是如此在开卷中打开。开卷使人拥有的不仅仅是从“我”的视角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有试图去理解他人立场和情感的惯性。譬如,会思考:究竟是何东西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何不能好好去理解自己的爱人和亲人?为何对外人很好却往往怠慢家人?等等。</p><p class="ql-block"> 斯特凡松说:“人类生活就是一场与世界的黑暗、背叛、残酷、怯懦的永恒的比赛。这比赛经常显得如此无望,可我们仍在跑。”这个“我们仍然在跑”说明了人类无论是处在荒芜的平原还是钢筋水泥铸成的城市,都希望彼此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分歧和误解。虽然如刺猬般保持彼此的距离是有益的,但希望他人靠近彼此取暖的愿望也是恒定的。</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于人何益?也许都是靠感受和意识在衡量和判定。我们活着的每一瞬间,无论醒着或者睡着,都是如此。各种情感、各种意识,无论有形还是无形,构成了短暂浮生的力量,促使人间前行,并覆盖和凝聚人们。</p><p class="ql-block"> 词云:</p><p class="ql-block"> 开卷相惜何曾散,犹见世界美村。沉浸其中如探春。鲜明示态度,更取其精神。</p><p class="ql-block"> 孜孜不倦书春色,为文推敲清新。仰观晴空带流云。心得点滴记,日影渐斜昏。</p> <p class="ql-block">8,20220409。[老调新弹·诉衷情·春意]</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20409,农历壬寅年三月初九,周六,晴天。</p><p class="ql-block"> 春眠不觉晓,辗转沉梦好。浑身酸痛,挣扎了几次,起不来。近晌午才不得不起来、无论如何得起来。终于起来了,先是在身体疼痛对应部位多处贴了膏药,一般白天贴五六个小时便得揭下,免得起泡过敏厉害。然后紧急张罗中餐。</p><p class="ql-block"> 阳光很好,映透屋内。流动之光辉映家什,使得室内千姿百态,明艳涌动。阳光照亮了心情,虽然气温骤然升高,但室内还是舒爽适宜,这也使得备餐的进程顺畅快速,加之食材昨夜已备,不一会两菜一汤煲(红烧蹄胖、洋葱炒蛋,虫草花蛤蜊肉汤煲)外加糯米白米饭便端上桌了。</p><p class="ql-block"> 餐后,照例是快速善后打理,清洁厨餐卫生,并准备晚餐食材,和处理垃圾。如此这般,已站立着干活有两个多小时了。差不多是下午两点多了,才有两三个小时是属于自己坐下来歇息和阅读创作的。</p><p class="ql-block"> 午后此时的阳光还是很好,虽然比中午时略有游移、略有流斜,但从室内观外,反倒更有了一种清净、平和质感。</p><p class="ql-block"> 照例地去前花园蹓跶观察了一番,把环绕鹅卵石曲径萱草上飘覆的落叶杂草清理了一番,把大理石桌椅清洁了。看着个头不大却硕花累累的茶花,不由得心生怜爱。红枫劲挺秀拔,万绿丛中一片红,很精彩。东南角那白色篱笆有一片木桩又被移开了,昨夜才拨正。此状况有好长时间了,每天晚上拨正后次日却发现总是被移开,想必是狗猫们爱我家园子,总是择时定时进出。曾想着把那片木桩修好钉死,却一直未实施,只是每日拨回原处而已,且不厌其烦,这挺奇怪,好像是既想“拨乱反正”,却实际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看来“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于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如此做,似乎也更像是告诉狗猫们,园子主人已知道它们每日在捣蛋,却还是不厌其烦给它们收拾烂摊子,这无疑也是在放纵它们。</p><p class="ql-block"> 由每日夜晚拨正篱笆木桩子的事也令我想到了人和动物的关系,仿佛也是一种心照不宣?斯特凡松在《鱼没有脚》一书里说:“你看见的世界,应该是我所看见的,应该按照我的意志而存在。”但实际如何呢?这话放到人与动物间的关系上,会如何呢?</p><p class="ql-block"> 芳菲的四月已开始,“最是人间四月天”!</p><p class="ql-block"> 词云:</p><p class="ql-block"> 人间江南春青青。连日多天晴。午后静室似睡,周遭欢鸟鸣。</p><p class="ql-block"> 思深细,乐音轻。落笔成。季春芳意,四月东风,最念人情。</p> <p class="ql-block">9,20220410。[老调新弹·南乡子·即感]</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20410,农历壬寅年三月初十,周日,晴天。</p><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很好,照例地干完活把自己扔在高背深椅里,可谓不容分说。</p><p class="ql-block"> 已经习惯甚至有点陶醉于被深椅裹挟的这种状态~这种椅子上的生活有五六年了,是接连手术后的常态,介于病床生活与疗养生活之间,因为虚弱只能选择“龟养”。数年来,虽总体上还属于孱弱身体的虚弱生活,但毕竟还是属于相对正常的生活,尤其是强大的意志力和清醒的头脑总在提醒和把握自己不致于迷失方向,并将尽力忍受身体痛楚和各种不适作为一种美德。这既是无可奈何之事,也是我引以为自豪之处。</p><p class="ql-block"> 蜷缩在高背深椅里,任皮囊放松,疼痛因躯体的静歇略微减轻,药膏在肉身多处表皮正辣滋滋、热辣辣发挥作用,但愿每天几个小时的热敷能多少起点镇痛作用。自觉生命的机能正在逐步减退,不过似乎对此也很平静,毕竟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运作的,除了臣服别无其它。</p><p class="ql-block"> 借助高背深椅栖息的肉身虽然此刻很安静,但头脑却异常活跃,视觉和听觉以及手指也很活跃。高背深椅和头脑、手指形成了奇妙的铁三角,由此创作文思汹涌,并保持了由思考带来的各种情绪,以致都可成为创作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米兰·昆德拉说:“我一直以为,文字是慢的历史,真正的文学不是为了使我们生活得更快,而是为了使生活中的慢不致失传。”“慢”需要品味,需要过程,需要雅兴。而“快”撇开其优点,往往会忽视过程只重结果,也往往会忽略雅兴和韵致。而文艺,是讲究美和爱的,是需要品味的,需要过程和细节的支撑。</p><p class="ql-block"> 疫情非常时期,蜷缩在高背深椅里,似乎成为了虚弱如我的一种个体和世界和平共处的方式。并更深刻地认识到:这场考验,是对人类体质、阅历、认知、人性、良知、勇气、道德、灵魂、理想、价值观的全方位“场筛选”,是大浪淘沙。想要战胜意外和不幸,需要提高身心所有的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词云:</p><p class="ql-block"> 慵懒起弄厨。辗转昨夜梦似余。蜷缩深椅暂午憩,空虚。思尽周遭事些许。</p><p class="ql-block"> 睹物忆相与。浮尘功利淡更疏。试问宅生乐与趣,何如。大浪淘沙看智愚。</p> <p class="ql-block">10,20220411。[老调新弹·好事近·时间]</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20411,农历壬寅年三月十一,周一,晴天。</p><p class="ql-block"> 今日气温明显又提高了,分明初夏的味道了啊,不知怎的情绪竟有了点莫名的气馁。这是咋的?似乎有点伤春迅逝,抑或遗憾今岁此春几乎都在宅春?不过,刚又听说接下来几天会又大幅度降温,似又释然不少。春的味道还未尝够呢。毕竟三春(孟仲季春)或九春(三个月九旬之春)哪能那么快过去!气温跌宕起伏,不过是展示春天的孩儿脸罢了,不过是反映春天的丰富情感和强烈情绪罢了。因为,“生发”~既生且发,是春天的关键词和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我却还是不得不感叹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仿佛这年才过没多久啊,怎么已到四月近中旬了,怎么七春就这么过去了并到八春了甚或连九春也望到了?!时光就是如此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地大踏步前行着,不容分说!</p><p class="ql-block"> 当然,对时光的这种感悟因地因人因事甚至因时制宜,因诸因而不同,并有不少是主观认知。既然是主观认知,那么可以管理、可以选择。由此我想到了时间管理~重点不是在意管理一个个目标是否达成,而是令人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往何处。有了方向,便会有实现的路径,并由此而建立时间觉知。有了时间觉知,便会有时间选择,而这“选择”便是你“想怎么活”。诚如王尔德说的:“活在世上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情,大多数人只是活在世上,但并没有活过。”</p><p class="ql-block"> “想怎么活”是个好课题。“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脑子里自然地又蹦出了这个从少时起就记忆犹新的诗句。时间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端看人的选择。让时间见证你的活法,尤其见证你活得充实、丰富、快乐、吉祥、幸福。见证你虽然经历生活的艰难险阻可仍拥有一颗软热鲜红的心,虽尽尝酸辣苦辛可仍然未磨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愿您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活出精彩,活得精彩!</p><p class="ql-block"> 词云:</p><p class="ql-block"> 天空澄清青,但久未亮明月。非常时期多处,舞飞见春蝶。</p><p class="ql-block"> 东风送去关心语,叮嘱释心结。不忘时听讯息,瞥屏樱满雪。</p> <p class="ql-block">备注:所配杰西大雁的画来自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