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些年也去过不少地方,虽不敢自比李太白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但至少也领略过泰山的博大厚重、黄山的如梦似幻、华山的雄奇险峻、老君山的人在画中,当然还有秀丽江南的烟柳画桥、青砖灰瓦和邻水人家的那份宁静与悠闲。</p><p class="ql-block"> 在华山之行以前,西北我还去过一次宁夏的青铜峡,因为孩子的舅舅在那里。十几年过去了,那次西北之行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前,西北给我的印象,要么是歌曲里唱的“黄土高坡”,要么是电影里演的大漠风沙,还有就是诗歌里咏叹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p><p class="ql-block"> 但那次西北之行,几乎颠覆了我脑海中关于西北的所有想象。</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所以我们临行前做好了挨冻的准备。心想:在家里,偶尔零下八九度的时候,夜里盖两床被子还要缩成一团,而那里是西北,动辄零下二十多度,这样的漫漫寒夜该有多难熬啊!可是没想到,到了以后一进屋,只需穿一件毛衣;夜里睡觉,床上只一条薄薄的被子,而且不大——盖了脚露了胸口,盖了胸口露了脚。睡到半夜,额头竟然微微冒汗了。为什么?因为人家房间里有暖气!沙发后、窗台下、茶几旁,每个房间只要是能装得下的地方几乎都装有暖气片!想想我们在家时,冬天的晚上坐在沙发上看个电视都得抱一床被子盖上,也真是可怜!</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是零下二十二度,我们便“全副武装”上了街。 </p><p class="ql-block"> 青铜峡与邳州同为县级市。相比之下,青铜峡的面积还要略大于邳州,但其总人口却只有二十多万,大约只相当于我们的一个运河镇,而邳州市总人口当时约有一百七十万!因此青铜峡的街头不像邳州那么拥挤和繁华。</p><p class="ql-block"> 这不足为怪。奇怪的是,这么冷的天,街上竟然很难看到像我们一样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并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行人。来来住往的人们大多只是一件小袄,再围上条围巾。尤其那些爱美的年轻女人,有的上身只穿一件长毛衣,再套上件短祆,露着腰;下面是长靴,膝盖以上露着看上去并不厚实的紧身裤!也许人们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早已适应这种寒冷了吧?而我们则有一种干冷干冷的感觉。但是除了犀利的西北风像刀子一样割耳朵之外,似乎也并没有来之前想象中的那般寒冷,甚至感觉比在家里零下七八度时还要暖和些。这真是没想到!</p><p class="ql-block"> 让我没想到的还有西北人的喝酒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里(苏北鲁南一带)喝酒时每人面前一个杯子,斟酒、提酒、敬酒、对饮,边聊边喝而已;西北汉子不仅酒量大,嗓门大,而且拳划得好,不论何种场合,哪怕是新女婿第一次上门,跟老丈人喝酒也要先划两拳!划拳时,六个小杯倒满后放在一个托盘里,一般先由年长者或东道主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与全桌人划拳喝酒,赢的喝两杯,输的喝四杯,这叫“打通关”。然后由其左手边的一位,依样再划一圈,每人“坐庄”一次。我不会划拳,只好请邻座代划,酒我来喝。一圈下来,已是不胜酒力。要知道,全赢的话也要一连喝上十几杯,何况输赢各半。还有,那酒是五十三度的“老银川” !</p><p class="ql-block"> 看着他们划拳的样子,不由地心生羡慕,并想起单位后勤的老宋来了。老宋是复转军人,转业之前好像是在兰州军区某部的连队做司务长。他的拳划得也好。早些时一起吃饭,席间看他与别人划过几次,其他人和我一样只是瞧热闹,少有人懂。后来大概是没有了对手,渐渐地就不再见老宋划拳了。真后悔来宁夏之前没找他学上两手!</p><p class="ql-block"> 西北人喝酒不像我们这儿很多人一样偷奸耍滑——倒酒时遮遮掩掩地给自己少倒点儿,端起杯来未醉装醉看似无意洒一点儿,动作夸张地似乎要一饮而尽杯底却偷偷留一点儿。西北汉子喝酒,无论杯大杯小,他们只要端起来再放下,酒杯里绝对一滴不剩。这样的豪爽终于眼见为实了!</p> <p class="ql-block"> 让人难忘的,还有白杨树。</p><p class="ql-block"> 关于白杨树,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中说它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又说它 “伟岸 ,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房前屋后也常种着杨树,也是高大挺拔,因此读中学时我曾误以为那就是茅盾先生作品中的“白杨树”。 后来有了网络,上网一查,才知道我们这儿的杨树叫“意大利杨”,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而白杨树则喜光、耐严寒,在我国只生长在西北地区。</p><p class="ql-block"> 在宁夏我见到了真正的白杨树。它们果真如茅盾先生所写——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因为正是冬季,白杨树落光了叶子。远远望去,每一棵白杨树都更像一把扎得很紧的巨型的扫帚,大头向上直挺挺地插在地上。而且真的很难见到一棵孤零零的白杨树,它们要么如卫兵一样整齐地分列于公路两边,要么一大片一大片地挺立在田野之上。在呼啸而过的寒风中,它们依旧昂然挺立,枝干如铁,直刺青天! </p><p class="ql-block"> 不由地又记起了茅盾先生的由衷赞叹——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p> <p class="ql-block">(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