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美食

逆行者

春天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苏轼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吃货道:“挖荠菜包饺子、清炒蒲公英、春笋炖咸肉、芦蒿炒干子、揪把枸杞头做个汤、槐花甜榆钱圆、蕨菜炒酱超下饭……” 即使不去挖野菜,你只要到附近的菜市场逛逛,也能发现“舌尖上的春天”已扑面而来。正如汪曾祺说的:“看着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春风解冻冒春芽,积蓄了一个冬天的生命与活力,从泥土中一扭一扭地钻了出来,食春芽也是对春天的一种尊重。 在农村,餐桌上最早见的莫过于荠菜了。早春的荠菜,历经一个冬天的风吹霜打,悄悄汇集着大地的能量。作为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荠菜捷足先登,在田间地头播撒出成片的绿意。<br> 荠菜又名地菜,据说,魏晋南北朝时,便有若干《荠赋》问世。宋代陆游曾吟《食荠十韵》,苏轼《与徐十二书》曰:“今日食荠极美……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荠菜饺子、荠菜馄饨、荠菜包子、荠菜春卷……荠菜香气浓郁,一般都是焯水后切碎起香增色,和鲜肉拌成馅,清新的田野香气和粗犷的肉香,就在此刻握手言和,相得益彰。<br> 春食“芽”是中国人对春味的认知。“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早在汉朝时中国人就有食用香椿的记录,香椿和荔枝同时成为南北两大贡品。有言道:“灵山生珍奇,椿芽三月鲜。葳蕤君采去,稀疏我自安。”“椿”字是木和春的合体,有“枯木逢春”之美誉。“春吃香椿,医食兼得。”香椿营养丰富,远高于其他蔬菜,又有补虚壮阳固精、补肾养发生发、消炎止血止痛、行气理血健胃等功效。 香椿每年只有十几天最佳赏味期,一般在清明前发芽,清明到谷雨前后是香椿芽最佳采摘期。第一次采摘的称为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 在农村,香椿最家常的做法就是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炸香椿鱼儿等。如果想长久地留住香椿的味道,可将香椿做成香椿酱。

香椿

荠菜

春天

椿芽

野菜

苏轼

饺子

清明

浓郁

香气